雖然客戶中有富士康這樣的知名企業,但是研發投入不足、反常的高毛利率,以及激增的應收賬款都顯示出,福立旺的IPO之路不會太順利。
文|翠鳥資本
還以為要沖上市的科創板企業有多么不同。
近日,福立旺精密機電(中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福立旺")向上交所遞交招股書,擬沖擊科創板IPO,保薦機構為東吳證券。福立旺本次擬發行不超過 4335萬股,擬募集資金5.43億元用于精密金屬零部件智能制造中心項目、研發中心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福立旺成立于2006年,公司位于江蘇省昆山市千燈鎮,主營業務為精密金屬零部件的研發、制造和銷售,主要為3C、汽車、電動工具等下游應用行業的客戶提供精密金屬零部件產品,主要客戶有富士康、偉巴斯特、博世等。
福立旺曾于 2016年12月登陸新三板,代碼為839734,并于2019年8月13日從新三板終止掛牌。
招股書顯示,福立旺的控股股東直接持有公司64.14%的股份,注冊地在英屬維爾京群島的WINWIN OVERSEAS GROUP LIMITED(簡稱:WINWIN);公司實際控制人為許惠鈞、洪水錦、許雅筑,其中許惠鈞與洪水錦系夫妻關系,許雅筑系許惠鈞與洪水錦之女。許惠鈞、洪水錦、許雅筑分別持有WINWIN 30%、60%、10%股權,并通過 WINWIN 合計間接持有公司 64.14%的股份。
圖片:福立旺股權結構圖
雖然客戶中有富士康、博世等這樣的知名企業,但是福立旺自身研發投入不足、反常的高毛利率,以及激增的應收賬款都顯示出:福立旺的IPO之路不會太順利。
科創成色略顯不足
福立旺招股書中聲稱,公司符合科創板科創屬性認定要求,在有關研發投入方面聲稱"公司最近三年累計研發費用占累計營業收入的比例為 5.41%",而根據證監會3月20日發布的《科創屬性評價指引(試行)》,符合標準的科創企業在研發方面的認定標準為"最近三年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例 5%以上,或最近三年研發投入金額累計在 6000 萬元以上"。
圖片:福立旺研發投入情況
招股書顯示,福立旺最近三年中有兩年的研發費用占比不足5%,累計研發費用三年研發投入總計金額為5439.71萬,不足《指引》規定三年最低6000萬元以上的標準。
我們對比了精密金屬零部件制造領域2019年各公司的研發投入情況,發現2019年福立旺與目前在上交所上市的科森科技,在深交所上市的瑞瑪工業,以及在創業板上市的精研科技在研發費用、研發人員數量以及員工受教育程度三個方面幾乎沒有任何優勢,反倒是差距十足。
數據來源:各公司公開披露年報
對此,福立旺坦言,公司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的比例相對于同行業公司略低,主要因為公司的研發投入以客戶需求為導向,因此公司研發投入相對較少;同時核心技術和關鍵生產工藝的研究、開發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專業人才,尤其是核心技術人員,若未來公司核心技術人員流失甚至核心技術或關鍵生產工藝泄密,將對公司的生產經營造成不利影響;短期人才儲備的不足將會對公司進一步擴大生產造成一定的限制。
不僅如此,如何衡量一家公司的技術實力如何,關鍵看研發投入及研發技術人員,除了投入不足之外,福立旺研發技術人員的學歷整體并不高,大部分研發技術人員學歷為專科及以下,核心技術人員薪酬與可比上市公司研發人員平均薪酬相當,而近4年申請的發明專利卻均未獲批。
毛利率遠高于同行業上市公司
招股書顯示,2017-2019年,福立旺分別實現營業收入2.7億、2.91億、4.43億,分別實現毛利1.01億、1.06億、1.90億,綜合毛利率分別為37.47%,36.37%,43.07%。福立旺主營業務收入主要來源于 3C、汽車和電動工具等行業精密金屬零部件的銷售。
其中,3C 類精密金屬零部件銷售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分別為 38.81%、29.88%和 50.69%,汽車類精密金屬零部件銷售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分別為 36.29%、42.42%和 28.74%,電動工具類精密金屬零部件銷售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分別為 15.06%、14.13%和 10.33%。上述三類產品合計毛利占主營業務毛利的比例分別為 93.61%、86.81%及 90.94%。
圖片:最近三年福立旺主營業務毛利率及占比情況
眾所周知,毛利率是企業經營獲利的基礎,高毛利率可以為企業帶來更大的獲利空間,因此毛利率是反映企業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標;相對的,對于擬IPO企業來說,高毛利率顯得尤為重要。
然而,對比福立旺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科森科技最近三年29.33%、24.07%及18.19%的毛利率,福立旺明顯高于科森科技,甚至高出一倍之多;而相比行業平均35.53%、33.5%及32.74%的毛利率,福立旺也是高出不少,且毛利率呈現相反的增長態勢。
那么,福立旺究竟有何過人之處,能夠獲得如此高、甚至可以說有些反常的毛利率呢?對此,福立旺僅以"工藝技術及產品類別方面專業從事 MIM 零部件生產的公司較少以及下游應用領域公司主要產品在規格型號及技術要求方面存在差異"的解釋含糊了事。
應收賬款及存貨雙雙劇增致風險激增
招股書中,福立旺坦言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復工復產進度整體延后,2020年第一季度的生產經營受到一定不利影響。目前國外疫情形式不明朗的情況下,可能會影響終端產品(如 3C 產品、汽車及電動工具等)的市場需求,導致下游客戶減少產品訂單的情況發生。
與此同時,福立旺同時面臨的還有:近年來3C 行業因用戶滲透率趨于飽和導致產品出貨速度放緩甚至小幅下降;汽車行業則受銷量基數及宏觀經濟環境等因素的影響產銷量出現下滑;電動工具行業整體發展緩慢的行業問題。
而主要收入嚴重依賴于這三個行業的福立旺,疊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卻出現了公司應收賬款逐年提高以及存貨增長迅速的問題,可謂是風險驟增。
招股書顯示,2017-2019年,福立旺應收賬款賬面價值分別為 10964.54 萬元、12810.83 萬元和 22892.8 萬元,占流動資產比例分別為 39.64%、48.53%和 51.86%;存貨賬面價值分別為 4362.6 萬元、6437.13 萬元和8219.92 萬元,呈持續增長態勢。
雖然福立旺一再強調公司的客戶主要為下游各領域的知名企業,在行業內具有較高的市場份額,具備較強的經營能力和良好聲譽,但過高的應收賬款已經反映出,福立旺在實際經營中處在議價能力較差的一方。
此外,由于福立旺采用根據訂單及需求預測進行生產的生產模式及"以產定購"的采購模式,在當前需求疲軟及下游終端產品尤其是 3C 行業的終端產品更新換代相對迅速的情形下,目前存貨極有可能面臨滯銷或價格下降的情形。
對于許惠鈞家族和福立旺來說,IPO的路依然漫長,經營上的棘手問題仍有待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