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 id="sukte"><source id="sukte"></source></b>
      1. <b id="sukte"></b>
      <b id="sukte"><tbody id="sukte"></tbody></b>
    1. <source id="sukte"><menu id="sukte"></menu></source><b id="sukte"><small id="sukte"></small></b>
      1. <u id="sukte"><address id="sukte"></address></u>
          <source id="sukte"></source>
        1. 估值研習|該不該用消費電子的視角看樂心醫療?

          樂心醫療的‘R’客戶在印度已成為僅次于小米的第二大手機玩家。


          研究員:剛好

          編輯:tuya

          出品:財經涂鴉


          2016年上市的樂心醫療(300562.SZ),一直被認為是醫療器械類的上市公司。的確,在公司上市之前,收入的80%以上來自于醫療健康類的產品,上市之后雖然有過短暫的一段時間可穿戴業務占比的提升,但2018年之后占比又再次下滑,直至2019年,在收入的占比中,醫療健康類產品又重回80%。

          來源:公司財報,財經涂鴉整理

          回看公司的股價,2017年是公司上市以來的峰值,在這一年也是公司可穿戴設備收入占比的峰值。除去2016年次新股的估值溢價,也可以看得出資本市場對可穿戴設備的估值與純醫療器械的估值有著明顯不同的風險偏好。畢竟可穿戴設備代表是萬物互聯IOT的未來,想象的空間顯然更大。恰逢2016-2017是上一輪可穿戴設備的景氣周期,正是在景氣周期的頂峰,樂心醫療的股價也創下了當時的股價高點。

          樂心醫療股價月線(來源:wind)

          然而好景不長,是周期便有峰和谷。過了上一輪景氣高峰,同時在各大消費電子巨頭紛紛加碼可穿戴設備市場,相較蘋果、小米、華為等巨頭而言,缺少C端品牌力的樂心醫療業績開始出現下滑。2017年收入增速放緩至12%,利潤出現下滑77%,2018年收入也隨之開始下滑11%。

          面對競爭,樂心醫療的可穿戴設備營收的占比節節敗退。但為何我們在現在卻要將公司的估值重新切換回消費電子的視角呢?

          公司情報專家《財經涂鴉》觀察到了公司的變化。

          2019年是樂心醫療戰略轉型之年,公司放棄了自有品牌 C端的打法,轉而將可穿戴設備的市場瞄向了 B端客戶。老話說的好,樹挪死,人挪活,既然競爭不過消費電子巨頭,但又要擁抱IOT物聯網的未來,公司憑借著技術的積累和一體化解決方案,開始了為消費電子巨頭做ODM的生意。在2019年公司所做的轉型便是進入消費電子企業的供應鏈體系。

          據《財經涂鴉》了解到,2020年可穿戴設備是樂心重點發力的業務板塊,公司于2019年底成功的獲得了國內手機廠商“O”客戶與“R”客戶的訂單,并且單量都在百萬單以上,今年即可看到業績的貢獻。其中“R”客戶于印度市場的開拓可謂生猛,已成為僅次于小米的第二大手機玩家。

          這樣的變化意味著公司將以新的方式重新參與到可穿戴設備的新一輪景氣周期。并且轉變方式之后的樂心醫療將借勢其他消費電子巨頭的發展,可穿戴設備的量有望比之前進一步擴大。

          進入B端客戶,公司有競爭優勢嗎?

          《財經涂鴉》認為是有的。得益于公司健康醫療器械的研發背景,在心率監測等領域公司是有著深厚的積累,以運動手環為例,數據的準確性非常重要,在生產過程中,樂心從前端的傳感器、芯片的選型到結構設計,再到外觀與數據收集后的算法,其一體化的設計能力尤為突出。

          有生產和設計能力,ODM的方式,樂心可以專注于研發與生產,而品牌方可以專注于市場的投入與推廣,彼此的合作是可以節省雙方的投入與時間,更快的擁抱行業的景氣周期。

          進入B端客戶,樂心的利潤會變薄嗎?

          從《財經涂鴉》的了解來看,并不會。原因在于之前公司C端的打法,毛利率確實會更高,但是市場的營銷與投入更大,相較其他消費電子的品牌力及市場投入而言,樂心是難以抗衡的,所以可以看到公司在18、19年逐步的退出這個領域,也可以看到公司在業績上的下滑。所以B端客戶的毛利率雖然更低,但公司因為有技術也不僅僅賺的是薄利的代工錢,在省去市場投入費用之后,B端業務的綜合利潤率反倒好于了C端業務。

          樂心的B端業務可以做多大?如若熟悉消費電子的投資者應該了解,當某一產品進入到某一個大客戶的供應鏈體系,對于小公司而言將獲得非常大的成長空間,信維通信、歌爾聲學、水晶光電等耳熟能詳的消費電子供應鏈企業,都是伴隨消費電子大客戶成長起來的。

          但是進入大客戶的供應鏈體系有需要漫長的認證周期與過程,當前營收還不足10億,市值才35億的樂心醫療,還有很大的空間去進行探索,能夠進入“O”客戶,那么未來“V”客戶、“H”客戶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只要公司的技術與生產過硬,那么剩下的就是時間了。

          最后,我們總結一下,通過觀察樂心醫療在可穿戴設備的戰略調整,《財經涂鴉》認為樂心醫療的消費電子業務占比有可能重回升勢,而此時,我們是該試著換個角度來看這家“醫療”公司的估值了。


          —————— 分享 ——————

          熱門股票

          1. <b id="sukte"><source id="sukte"></source></b>
              1. <b id="sukte"></b>
              <b id="sukte"><tbody id="sukte"></tbody></b>
            1. <source id="sukte"><menu id="sukte"></menu></source><b id="sukte"><small id="sukte"></small></b>
              1. <u id="sukte"><address id="sukte"></address></u>
                  <source id="sukte"></source>
                1. 亚洲欧美婬色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