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 id="sukte"><source id="sukte"></source></b>
      1. <b id="sukte"></b>
      <b id="sukte"><tbody id="sukte"></tbody></b>
    1. <source id="sukte"><menu id="sukte"></menu></source><b id="sukte"><small id="sukte"></small></b>
      1. <u id="sukte"><address id="sukte"></address></u>
          <source id="sukte"></source>
        1. 點名保護的中證500,國慶后上漲邏輯最強的股票有哪些?


          就在一周之前,價值君預判市場提前休假,讓小伙伴們直接等待長假休市前的布局機會。然后股市階段性見頂,一天比一天低迷,“資金提前休假”的關鍵字也開始充斥著后知后覺的各種頭條標題。

          直到周一晚上,一道很諷刺的消息,一個詭異邏輯的出現,價值君讓小伙伴們等待的節前布局機會總算來了。



          還記得9月中的時候,那道“禁止做空中證500”的消息嗎?禁止做空股市是一國的緊急措施,不到極其兇險的時候,輕易不會祭出來。上一次是疫情爆發,春節后的開盤初期。雖然沒有講明是不允許做空中證500,但是拿一家老牌基金下手(這款500ETF產品是嘉實基金的),暗示得也足夠明顯了。



          祭出這個大招來單獨保護一個板塊,背后必然是有深意的。我們來看看中證500這個指數有什么特別之處。

          上一篇文章已經初步介紹過,官方前段時間打壓沒有業績的低價創,然后又擠壓過度高估的大消費泡沫。打兩頭,就是要發展中間。最對口的就是代表中等市值的中證500板塊,這個板塊里既有科技成長,也有傳統產業,分布在各行各業,是很有廣泛代表性的一個板塊。

          這個板塊的最大特點是,整體估值偏低。比其它幾個主流指數的相對估值都要低。

          中證500,很便宜

          我們都知道,PE(市盈率)是用來比較股票的相對估值,PE越低越便宜。但是不同類型的股票是不能直接用PE來對比的,例如10倍PE的銀行股很可能嚴重高估,30倍PE的前沿科技股分分鐘被低估、很便宜。

          所以除了對比業績增速之外,常用的一種方法是跟自己的歷史估值縱向比較,叫PE分位。比如說過去10年以來自己PE最低的時候10倍,最高的時候是30倍:

          那么,如果現在PE是20倍,那么PE分位就是50%,處于歷史估值的中等水平;如果現在PE是28倍,那么PE分位就是90%,處于歷史估值的偏高估水平;如果PE是14倍,那么PE分位就是20%,處于低估的安全區域。

          對于另一個相對估值指標PB(市凈率),也是同樣的方法,用PB分位作為更客觀的指標。

          中證500的最大優勢就是,PE分位和PB分位都很低!



          雖然中證500的PE分位已經略高于50%,屬于中等水平,但是另外幾個主流指數的PE分位已經超過80%,相比之下中證500就是個價值洼地。再看PB分位,已經接近20%,這種估值優勢就更加突出。

          官方力挺中證500,就是要把市場印象價值投資的正軌。在股市的百般蹂躪下,太多投資者對價值投資存在各種誤解:

          有人認為價值投資就是像巴菲特那樣只買最好的,不看價格;有人認為價值投資是炒小炒差,因為這些股票有可能被低估,想象空間巨大。

          巴菲特之所以不怕買貴,是因為他的投資周期足夠長,把視野拉到5-10年,當年的高點就非常渺小。但是大多數人的視野只有5-10天,一旦買在高點,那一不小心就是生離死別了。

          既然是“差”的股票,就不是價值股,就不存在低估,不存在價值回歸,即使再小,也沒有足夠的上漲邏輯。

          價值投資的正確姿勢,是低價買入有價值的股票。現在的中證500就是活生生的例子。當然,到大部分人都認同的時候,中證500的PE分位至少已經在80%以上了。

          在官方禁止做空中證500之前,機構和游資為什么拼命推兩頭的股票?他們不知道中證500這個價值洼地嗎?——當然不是,他們有苦衷的:無論高價還是低價的東西,都很好講故事,很容易煽動市場情緒。但是市場沒有正確的價值投資的認識,資金很難講中證500的故事,所以明知高估,也拼命去推兩頭。

          官方表態之后,初期資金還可鬧一下脾氣,提前度假去。但是國慶回來又是新的一個季度的奮戰,正經事兒還是要做的。所以機構資金終究還是要把中證500作為下一個布局重點。

          中證500的選股邏輯

          股市里有句話說得很好:便宜,不是沒道理的。雖然低估的機會時時刻刻都有,但是不管真的低估還是事實上就不值錢,便宜都是有道理的。

          細心的小伙伴看上面各大指數PE分位表格的時候會發現,最后還有一列ROE(凈資產收益率)的數據,ROE是反映企業賺錢能力的一種重要指標,外資特別重視,價值投資里也特別重要,ROE越高,往往越能獲得高估值。

          中證500的估值雖然比其他指數低,但是ROE也明顯低于其他指數。這就是中證500便宜的直接原因。所以我們選股的第一步,就要把低ROE的股票去掉。考慮到疫情對上半年的沖擊,我們留下年化ROE大于6%的股票。

          由于在非寬松的貨幣政策背景下,資金永遠只能做一小部分股票,所以第二步,要把機構資金關注度不高的股票去掉。持股基金家數是反映機構關注度的一個有效指標,我們只留下持股基金家數在前30%的股票。

          中證500雖然整體低估,但是內部還是有一小部分優秀股票被炒上天的。PEG是一個綜合考慮PE與業績成長是否匹配的指標,一般而言,1倍PEG是合理水平;好賽道或者地位高的股票,2倍PEG也是相對合理水平;3倍以上的PEG就無論如何都過分了。所以第三步,把3倍PEG以上的股票去掉

          三步下來,剩下來的股票還有100家以上,所以暫不貼圖,繼續往下選。第四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選的是賽道

          一些行業是不能碰的,例如強周期行業里的煤炭、房地產、鋼鐵、有色金屬等,在Q4(第四季度)大概率“不在狀態”,這是很可怕的;又例如風口浪尖上的消費電子、增量空間開始飽和的IDC(數據中心)、此消彼長的中藥等,這些行業都要無條件回避。

          一些行業的Q3業績很強,而且在Q4可以大概率持續;或者在Q4容易爆發業績。例如新能源車、通信、集成電路、互聯網服務、軍工里的航空裝備、工程機械上游基礎件、建材里的水泥和玻璃、家具、醫藥CDMO、醫療服務,這些行業可優先考慮。



          還有一些行業可以按個人偏好參與,例如食品行業和醫療器械、醫藥商業,雖然長期高估值,但是大的回調風險也很小;又例如大幅回調后具備估值優勢的PCB、今年一直強勢,但Q4持續性不確定的化工。這些行業的確定性次之,但對于某些投資者可能有解不開的情結,所以這部分名單也列一下,供有需要的小伙伴參考:



          如果喜歡價值君的內容分享,請分享給更多的朋友,讓我們共同探討、共同進步。有見解或疑問的小伙伴,歡迎評論或私信交流!

          —————— 分享 ——————

          評論 1

          • 比特財經網喵喵 2020-09-30 09:07

            想了解數字貨幣嗎?

          熱門股票

          1. <b id="sukte"><source id="sukte"></source></b>
              1. <b id="sukte"></b>
              <b id="sukte"><tbody id="sukte"></tbody></b>
            1. <source id="sukte"><menu id="sukte"></menu></source><b id="sukte"><small id="sukte"></small></b>
              1. <u id="sukte"><address id="sukte"></address></u>
                  <source id="sukte"></source>
                1. 亚洲欧美婬色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