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小米股價漲幅翻倍。就在股價高位運行時,小米聯合創始人、第二大股東林斌開啟80億大減持!
小米股價翻倍的背后,是業績反轉,還是估值偏高了?今年以來,小米的業績發生了哪些變化?
1、小米手機銷量下降,均價上漲,毛利率下降!
2020年上半年,公司實現收入1032.4億,同比增長7.87%,其中,手機營收619.52億,同比增長4.95%;IoT與生活消費品營收282.37億,同比增長4.63%;互聯網服務營業收入為118.08億,同比增長33.62%。總體來說,小米的收入表現還是不錯的。
第二季度,小米手機銷量2830萬部,同比下降11.84%,手機均價1116.3元,同比上漲11.8%。手機均價上漲,主要得益于5G占比提升。
手機均價上漲,當時也是小米對外重點宣傳的亮點。怎么說呢?均價低的時候,小米就說自己是良心商家,貼近成本價出售;均價上漲時,小米就說,向高端邁進,高端手機放量。怎么說都是有理哈!
當然啦,對于一家硬件企業,產品均價上升,是一個好現象。
小米手機均價能否持續上升,還是需要打一個問號的。
雖然,小米手機均價大幅上漲,但是,手機業務的毛利率卻出現下降。增收不增利啊!
第二季度,手機業務毛利率7.2%,較2019年同期的8.1%,下降了0.9個百分點。公司解釋稱,二季度線上購物節期間增強了促銷了力度。當然啦,還有一個重要原因,5G手機的成本上升幅度高于售價上升幅度。
2、利潤靠投資收益拼湊!
2020年上半年,小米凈利潤66.53億,同比增長29.3%;經調整凈利潤56.73億,同比下降0.7%。
凈利潤的大幅增長,主要靠投資收益貢獻!
2020年上半年,投資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權益法投資收益)共37.35億,較去年同期的18.05億,增長幅度高達106.92%,投資收益占經營利潤比例高達48.28%,近一半經營利潤由投資收益貢獻。尤其是第二季度,投資收益32.58億,占比經營利潤60.18%!
剔除投資收益,小米經營利潤同比下降!
小米常年以來,一直都有巨額的投資收益。這也反映了一個問題,就是小米的主營業務盈利能力弱!
2020年6月末,按權益法入賬之投資120.82億,按公允價值計入損益之長期投資247.12億,按公允價值計入損益之短期投資171.59億,應收貸款130.89億,這四塊投資資產共計670.42億。剔除掉銀行存款和現金,投資資產跟經營資產基本可以持平!
小米一半的資產是經營手機、電視等硬件業務,一半資產是投資類業務。所以啊,小米不僅是一家手機公司,也是一家投資公司。
投資業務產生的利潤,對應的估值是偏低的,無法跟硬件業務二三十倍的估值相比。
另外,在資產端還需要注意的兩個事項是,存貨的大幅增長和應收貸款計提撥備的大幅增長!
2020年6月末,存貨388.56億,較2019年末的325.85億,上漲19.24%,較2019年6月末的266.75億,同比上漲45.66%。存貨出現積壓,后期去庫存情況,值得關注!
2020年上半年,信貸虧損撥備11.83億,同比增長161.14%。截至6月末,應收貸款130.89億,應收貸款主要是現金貸和消費貸。信貸虧損撥備已經對凈利潤產生了重大影響,信貸資產是否會進一步惡化?值得持續關注。
高息的信貸業務(現金貸和消費貸),收益在前,風險在后,前期把利息收了,利潤釋放了,后期,部分本金可能收不回來,提取壞賬準備,吞噬利潤。
3、回歸硬件邏輯,林斌職位的淡出和80億減持!
9月15日,小米公告稱,公司副董事長林斌通過高盛轉售3.5億B類股!據媒體報道的交易條款顯示,擬出售價格在每股22.55港元至22.85港元,減持金額約80億港元。
這不是林斌第一減持,2019年8月21日,林斌連續三日減持小米股票,共減持4130萬股,減持價格約9元,套現約3.7億港元。那次減持是發生在小米比較艱難的時候,股價持續低迷。
林斌的這兩次減持,間隔在一年左右,第一次是在低位減持3.7億,這次是在高位減持80億!
在這兩次減持期間,林斌的職位也發生了變化。林斌已經辭去集團總裁和手機部總裁,取而代之的是高通前高管王翔和中興通訊前高管曾學忠,今年6月,林斌也連續卸任多家小米系企業的法人代表。
二當家林斌職位變化和減持,應該跟雷軍有所博弈和溝通。小米現在的高管大部分都是硬件背景的,互聯網背景的林斌,不一定適合硬件企業小米的發展。
林斌的巨額減持,一方面有上市后的套現需求,一方面也有對小米估值的看法,畢竟二十多塊錢的股價不便宜了。
小米從上市之前鼓吹的互聯網公司,到現在回歸硬件公司,大量引入硬件背景的高管,這是一個硬件邏輯的回歸,小米自始至終就是一家硬件公司。
作為一個硬件公司,小米的業績一般般,不管是毛利率,還是凈利潤規模,都不太好。而且,小米已經是一個成熟期的公司,規模增速是有限的。
從硬件邏輯去看小米,股價就比較高了,市盈率有50倍。此前,小米股價的上漲,并不是業績驅動的,更多的是一種預期炒作,比如某手機巨頭被打壓可能導致的萎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