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 id="sukte"><source id="sukte"></source></b>
      1. <b id="sukte"></b>
      <b id="sukte"><tbody id="sukte"></tbody></b>
    1. <source id="sukte"><menu id="sukte"></menu></source><b id="sukte"><small id="sukte"></small></b>
      1. <u id="sukte"><address id="sukte"></address></u>
          <source id="sukte"></source>
        1. 2021年資本市場的變與不變-有哪些新的行業龍頭值得挖掘

          • 作者:愛知君
          • 時間:2020-12-06 17:31
          • 評論:3

          臨近年關,基于目前的信息,愛知君最近梳理了一下對明年市場的思路,和大家分享一下。其實“年”只是一個記數的方式,是地球公轉的周期輪回,而市場的周期變化有其自身規律和慣性,并不是說每年都在變化。展望來年,跟大家聊聊一下愛知君對市場的看法。

          第一,政策監管。愛知君認為對于政策監管,我們小散一定要有非常清醒的認識,提什么樣的高度都不為過,可以說中國市場本質上還是一個政策市。我們要經常思考一下我們處于一個怎么樣的市場中?我們股市發展到了什么階段?我們的監管對股市是什么樣的態度和管理手段?目前市場中什么樣的生存策略更加合適?

          總體上,近年來監管對于股市是呵護,而不是打壓,經過了熔斷和疫情等歷練,市場更加健壯。股市對于我國科技發展,產業轉型至關重要,上升到國家戰略,現在投資股市是理直氣壯的“為國接盤”,接的資產是金子還是沙子,就看自己的眼光了。

          另外我還有一個觀點,也許很多人并不認同,但是愛知君仍要強調,縱觀全球市場,中國的A股是機會最多,最好賺錢的市場。很多外國資金的配置比例在疫情后時代又重返中國市場。

          為什么?

          因為中國的股市目前還不成熟不完善,定價扭曲情況時常發生,永遠存在套利空間,這是其一。其二、A股散戶規模占比最多,雖然這一比例近幾年略降,但仍然高居不下,給成熟投資者留出大把交易性機會。

          A股的這一特點愛知君敢說在未來十年到二十年都不會發生根本變化。但近年變化的是監管的一系列市場化改革,雖然監管在裁判員的位置上也偶爾下場客串一下運動員,但這兩年可以看出,監管在制度的完善上下了很大功夫,希望更多用無形之手來管理市場。退市制度的完善和注冊制的推出是近年最大的變化,明年可能會更加深化,這樣一來會對原來市場上一些小市值的垃圾股造成價值毀滅,形成一批無人問津的仙股,300開頭的部分股票風險陡增,這一點需要特別注意,我奉勸各位300的非機構票一定要少碰。

          第二,資金面。這段時間愛知君研究了一下市場貨幣政策和信貸政策,信貸政策上確實在邊際收緊,債券和貸款利率上漲了一些,疫情最緊張時候的寬松政策難見。但貨幣政策上對市場還是呵護有加的。

          今年宏觀杠桿率上行幅度過大,達到25%,堪比09年次貸危機時期,但本輪信用擴張靠的不是居民和企業部門,而是靠政府債務擴張,因而不需要通過提升利率來抑制。

          所以明年資金面整體來說應該不緊不但由于各種項目開工上馬較快,所以可以看到資金邊際上略為收緊。所以明年股市不會像今年賺錢效應這么強,結構性行情將更加結構化,個股分化和輪動效應更加明顯。

          此外資金面上還有兩點長期趨勢,這兩點利好不會改變。

          一是理財資金從債到股的搬家效應。今年其實也有所體現。銀行理財子公司開張后,市場化競爭更加激烈,為給客戶更高收益,部分債權投資轉到股票投資上。這種搬家效應將為股市引入長期的活水。

          二是機構對散戶的替代效益。今年買基金的往往比散戶賺的多,可能很多家庭中,風險偏好低的老婆買基金,中年危機的老公炒股票,一年下來老婆賺了個愛馬仕,而老公在家庭地位進一步下降。這個可能是普遍情況。散戶按照之前看K線炒短線的策略可能進一步失效,而機構的基本面投機方式賺的盆滿缽滿,這樣一來市場機構投資者的比例可能進一步提高。但這一現象也有待觀察,因為亞洲人的賭性不是幾年能夠轉變的。

          第三,是行業個股層面。愛知君認為不變的是個股的龍頭效應將會進一步提升,這點我已經闡述過很多次了,這點不會發生改變,甚至更加強化。但明年變化的機會是在于一些新的產業龍頭,尤其是盈利有拐點預期的產業龍頭,這些應該是能貫穿全年的機會,因為之前的龍頭行業已經估值過高。

          這里我要重點說一下愛知君研究的兩個行業,以及這兩個行業的龍頭,第一個氫能源行業,最近愛知君跟業內人士也深入交流了一下這個行業。氫能源實際上是終極能源,比電力這種二次能源要更加清潔,在更遠的未來可能氫能源汽車甚至會替代電池能源汽車,另外電池新能源汽車沖擊了石油石化等行業的利益,但氫仍是石化行業工業副產品,對石油石化行業反而是新的增長點,所以從長遠政策來看,氫能源的發展想象空間更大。此外目前的發展階段其實跟鋰電池五年的階段比較象,但國家推進的力度會更大,布局將更加科學,會吸取新能源電池車騙補的教訓,重點扶持龍頭企業的發展,變化速度可能超過預期。目前上市的純正龍頭是億華通,非上市的純正龍頭是國鴻氫能,億華通雖然現在業績還是負的,但明年大概率會盈利,甚至是暴利。明年公司冬奧會鎖定2500臺氫能源大巴訂單,約30億收入,此外還有青奧會幾百臺。考慮到明年政府還會計劃推廣2萬臺公交,謹慎估計明年城市公交推廣6000臺,億華通占有3600臺。明年億華通有望實現7000臺左右銷售,兌現50億收入。因此目前看股價還是比較低估的。

          氫能源大巴明年會越來越多

          第二個行業是網絡安全行業,這個行業很有潛力,有點十年前的安檢設備市場,那時候也出現了海康威視等大牛股。這個行業涉及國家安全,相當于網絡的軍工行業,近年的復合增長率在20%以上,2021年市場規模預計達到近1000億元。奇安信這個公司也很年輕,以前是360的TO B端業務,從360剝離之后五年就發展成了行業老大,而且研發形成的壁壘把后面幾名的差距拉的更大,上市融資后將會進一步加大投入,發展速度會更快,龍頭效應更強,市場份額進一步提升。最近愛知君跟他們高管聊,覺得管理層也非常年輕,具有戰略眼光和干勁,相信未來幾年高速的增長慣性不會改變,同時明年也將引來盈利的拐點,兌現盈利目標。

          網絡安全越來越重視

          以上這兩個公司是最近愛知君發掘的兩個行業翹楚,目前都是剛上市的未盈利的科創板公司,但機構調研非常的火爆,從三季度機構入股的機構來看,有些公募基金已經布局,奇安信還有牛散葛衛東加持。但整體來看機構比例還比較低,這主要是很多機構由于自身規定不能投資未盈利的上市公司,因此未來這些公司盈利拐點后不乏更多資金加持,我想這個時候也許還處在炒機構底的階段吧,對于科創板的好公司,投資人實際上能夠陪著公司從山腰爬上上頂,享受最肥美的一段。當然這些公司波動特別大,得有強大的小心臟和戰略眼光才拿的住。這兩個行業只是目前看到的兩個不錯的賽道,還有一些新的產業龍頭也等待大家去挖掘。

          周末啰嗦這么多,從政策面,資金面和行業面展望了一下2021年的市場情況,希望對大家有用。原創不易,希望大家多多轉發,關注愛知君的頭條。

          —————— 分享 ——————

          評論 3

          • 北漂民工的日常 2020-12-06 19:45

            轉發了

          • AAA郝胖 2020-12-06 19:18

            干貨滿滿!態度明確!值得認真學習!感謝@愛知君

          • 狗寶睿 2020-12-06 17:57

            謝謝老師指導,弱弱的問下老師:在2021年配置寬基,比如滬深300,是不是可以規避一些波動,實現風險與收益均衡?謝謝老師解答[玫瑰][玫瑰][玫瑰]

          熱門股票

          1. <b id="sukte"><source id="sukte"></source></b>
              1. <b id="sukte"></b>
              <b id="sukte"><tbody id="sukte"></tbody></b>
            1. <source id="sukte"><menu id="sukte"></menu></source><b id="sukte"><small id="sukte"></small></b>
              1. <u id="sukte"><address id="sukte"></address></u>
                  <source id="sukte"></source>
                1. 亚洲欧美婬色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