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這種事呢,有的是人為的是我們能把握的,比如我們通過一些財務手段去分析,去研究某家公司,然后給它估值,最后通過一些手段買入。
但有些事不是咱們所能掌控的,比如疫情,疫情的突入其來誰都沒想到,比如今天下午的跳水,據說是因為歐洲那邊疫情又爆發了,這些都是我們不能掌控的。
這種不可預料的事,你要么就抗,要么就走。
今年要說最牛逼的板塊,莫屬白酒了,什么新能源,什么光伏,什么醫藥,在白酒面前就是個小弟弟。
對于這個板塊,咱們不做評價,因為之前我在《決定開始減倉了~》也和大家說了,我自己也持有洋河,40pe以上的洋河到我認知了,所以那時候我就決定開始減倉了,但為了不錯過后面的行情,所以從40pe以上我也和大家說了,盯著最高價看,啥時候從最高點回撤10%~20%,開始減倉1/3或者1/4,但幸運的是從我發這篇文章開始,洋河就一直沒觸發我的賣出價還創了新高。
這是我自己對待股價超過我認知減倉的方法,一方面,咱們不直接清倉,另一方面,咱們還能享受一點泡沫的滋味。
這個行業我不做太多的評價了,現在白酒成了神了,誰只要說點負面的言論,絕對被噴,何必自找沒趣,但我只是告訴大家我的想法。
*****
我今天除了每周二,自動智能扣款買入的中歐醫療健康以外。
和我每天堅持定投的睿遠基金外(睿遠基金每天每只限額最多只能買1000元),別的就什么也沒干。
這些都是直接從銀行卡里面扣,中歐醫療健康設置的是每周二,睿遠這兩只設置的是每天。目前收益還不錯,所以我近期也沒有停止的打算。
股票方面的東西,我還是想等等再加倉。
因為之前在《為什么我不繼續加倉了》這篇文章和大家說過,我們給一家公司加倉與否不是根據市場的漲跌來判斷的。
我個人是根據某只股票的下跌空間和持續時間來決定的。
拉不開價差的補倉沒有任何意義。
另外,還有一個關鍵點,我們在給自己資產配置的時候,一定腦子里要過一遍,進攻倉位買多少,防御倉位買多少,這個股票最大多少倉位,那個股票最少買多少.....
這些,都是需要我們在投資前,從你的腦袋里面過一遍的,而不是說跌了我就買,咱們也得注意倉位的均衡。
舉個例子,比如我打算倉位方面,進攻和防守的股票一半一半,如果你防守類的股票已經是5成倉了,那么跌的時候,應該著重去考慮布局進攻類的股票,這樣才能達到均衡的意義。
再比如個股,我們每個人對每家公司的了解程度不同,那么你對它的倉位分配也就不同,比如我自己單只股票一般倉位最大就是30%,大多數情況是20%,那么如果這個股票你的倉位已經快超過這個閾值了,除非市場的非理性給這些公司砸了一個黃金坑(價差拉大),不然就沒有一直加倉的意義。
很多朋友就是因為提前沒有計劃好,沒有規劃好,結果把不該加的股票加到大倉位,該加的股票跌下來卻沒錢了。
加倉千萬不能以市場為標準,不要以你覺得為標準,當然,我這個也只是對于有倉位的朋友來說的,對于輕倉或者空倉的朋友來說,市場的每一次的調整都是你建倉的時機。
當然,這個是我自己目前的做法,具體情況還得根據你的實際情況來定的,每個人是不一樣的。
*****
最近,歐洲疫情加劇甚至變異,這些消息都會傳導給金融市場,因為股票本來說的就是預期,他們疫情的爆發也就意味著全球經濟復蘇的預期弱化了。
這就會給股票市場帶來一定的波動。
很多朋友說害怕,市場會不會又跌回到3000點以下?害怕你明天就賣!你看,你又舍不得離開。
人都是矛盾的,在場的時候怕失去,不在場的時候怕錯過,震蕩的時候想離開,上漲的時候想買入。
不過大家也不必太擔心,市場對疫情的悲觀情緒,肯定是邊際遞減的,最悲觀的預期早就在上半年反應了,接下來只要不出大花兒,大概率不會跌太多,畢竟現在咱國內的經濟是復蘇的。
震蕩市最難受,上去下來,下來上去,就是磨人,但市場上賺錢,95%的時間都是等待,賺錢的時候只有那5%的時間。你要想把這個5%全部賺到,你就得忍受95%的漫長的等待。
全文完。
更多干貨,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價值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