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牌3日后,匯付天下(01806)帶著私有化公告于12月23日正式復牌。
據公告顯示,為實施私有化計劃,匯付天下為投資者提供了兩個選擇,其一是每持有一股公司股份收取現金3.5港元;其二是每持有一股公司股份可收取要約人約2.71股新股份。兩種方式不得同時選擇,若未做出選擇或做出無效選擇,將視為以收取現金的方式做出選擇。
從每股收取3.5港元現金來看,該方式較市場價格有明顯溢價。智通財經APP發現,該價格較12月21日(停牌日)的價格高出26.81%;較12月21日止10個、30個、60個、90個、180個交易日的平均價格分別高出41.76%、47.04%、55.38%、44.86%、45.74%。
與此同時,該私有化價格較匯付天下2019年12月31日應占經審核每股凈資產1.65元人民幣高出78.88%,較2020年6月30日應占未經審核每股凈資產1.63元人民幣高出81.48%。
受益于高溢價私有化價格提振,匯付天下12月23日開盤大漲,截至收盤漲幅高達21.38%,報價3.35港元每股,距3.5港元的要約價格僅一步之遙。
事實上,匯付天下私有化退市在業內人士看來早已注定,這主要因為融資功能的散失以及交投活躍度頹勢難以扭轉。企業之所以選擇上市,最核心的原因便是可從資本市場進行直接融資,以滿足公司發展對于資金的需求。若融資功能完善,上市融資是與對手拉開差距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如今,匯付天下的融資能力基本散失。
在過去三年中,匯付天下的業績表現穩健,怎奈股價卻一路向下,持續的下跌使得匯付天下的成交量長期低迷,周交易額最低時低于400萬港元。二級市場流動性的缺失,使匯付天下的融資能力明顯受挫。
與此同時,匯付天下業務經營受疫情影響。據中期財報顯示,匯付天下2020年上半年的收入同比下滑9%至17.1億元人民幣。其中,綜合商戶收單業務收入同比下滑14%,行業解決方案收入同比下滑41%。收入下降后,公司經調整凈利潤下滑45%至8463.6萬元人民幣。
面對公司在資本市場中的現狀,私有化退市對于匯付天下來說是一條不得不選擇的道路。而在離別之際,如何妥善處理投資者退出已是匯付天下需要解決的問題。與港股市場中同等規模的私有化企業對比,匯付天下給出的要約價格合理。
據智通財經App不完全統計,自2019年以來,港股私有化退市的企業有7家,其中包括了長壽花、卜蜂蓮花、中國自動化、BBI生命科學、中國恒石、ASIA SATE LLITE、昂納科技。該等企業分布在食品、工業機械、基礎化工、通信、醫療等行業。
從要約價格來看,7家公司要約價格較30個、60個交易日時的股價溢價的均值分別為35.6%、42.91%,匯付天下的該指標則分別為47.04%、55.38%,明顯高出一線。與此同時,7家公司要約價格較30個、60個交易日股價溢價的中位置分別為42.45%、46.8%,仍低于匯付天下。可見,從市場角度而言,匯付天下的要約私有化價格稍高于過往兩年私有化企業水平。
不過,投資者應該注意到,匯付天下當前的股價走勢雖會以3.5港元為錨點,但市場情緒的變化以及突發事件都會導致股價異動,特別是近來外圍市場并不寧靜,在海外疫情的擾動之下,港股市場亦波動明顯。因此,在匯付天下目前股價大漲20%接近要約價格后,投資者及時退出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