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跌的市場正在為投資者送來大禮包,敢不敢收?
波動是股市的本質特征。股票市場每日、每月、每年都在變化,個股亦然。投資者不應把精力浪費在理解為什么股價會波動,為什么股價會在當前水平上。我們關心的重點應該是這種現象是否會重演,公司的內在價值有沒有發生變化。而對于那些想要獲得較高回報的人來說,股價的持續波動給我們創造了低價買入成長股的機會——這正是市場給我們的禮物。
格雷厄姆曾說,股市短期內是一臺投票機,長期來看是一臺稱重機。換句話說,股市在短期內是隨機的,在長期內卻是絕對的高效。
N多因素導致股市成了一個不穩定的短期投票機器。面對市場短期波動,最重要的是投資者心理和生理的反應。股價波動來臨,投資組合凈值下降,基于多巴胺和情緒本能的反應,大腦會告訴我們,我們正處于致命的危險之中。面臨危險時,個體會選擇加入旅鼠羊群一起奔跑,遠古以來的人類和動物一樣都有類似的反應。然而,這種生存的本能不是投資人在證券市場賴以生存的本領。
凈值的波動表象確實會造成所謂的“虧損”,但我們認為,在內在價值沒有發生變化的情況下,這種虧損只是“虛虧”,因為投資者手中的股權數量并沒有發生變化,如果按照“逃離危險”的本能反應在此時賣出,那就會造成實實在在的虧損。因此格雷厄姆老人家建議,在股價劇烈波動的時候,不要倉皇賣出手中的股票。
在股價處于巨幅波動時,投資者需要做的最重要的工作是理性思考:1.公司的內在價值有沒有發生變化,如果沒有,那就持股不動等待估值的回調。2.已經下跌的股價有沒有帶來更大的安全邊際,如果有,那么投資者可以選擇加倉。
當然,在動蕩之中讓一個人冷靜下來不容易,但正因為不容易,理性的思考才顯得珍貴、稀缺。在手中的公司股價發生波動的時候,在全世界的媒體頭條和身邊朋友都在傳遞悲觀信息的時候,如何才能讓自己“淡定”?最近和朋友們聊天時說到可以用自由現金流折現思路暗示自己。這里我拷貝了幾年前做的一張圖表。面對這張圖表,我們可以嘗試問自己:1.公司的基本面發生變化了沒有?2.公司的長期增長預期發生變化了沒有?3.公司未來10年的內在價值變化了沒有或者變化的幅度有多大?4.市場是不是過度解讀了悲觀的信息?5.此時是不是一個更好的介入時點?這張圖表給了我們一個十年的視角,可以讓我們把眼光放得更加長遠。我們可以基于公司內在價值(未來自由現金流折現之和)有沒有發生巨大變化的數據分析基礎上做出自己的判斷。
在之前的逆向投資專題分享中,曾提到“要有超額回報肯定要逆向投資。我們回過頭去看那些歷史上很優秀的公司,在不做交易的情況下,長期持有的復合回報率也就是年化20多個點,這還是在它們沒有被證明優秀的時候參與并長期投資的結果,也就是說這個市場要掙超過這個回報的錢是很難的,因為你不可能全部投資都選擇到了這些優質公司。所以選擇好公司是一方面,非常便宜地買同樣重要”,在公司的長期內在價值沒有發生根本變化的情況下,過低的股價往往機會難得。但是在別人出逃時,選擇逆風進場需要極度的理性和極大的勇氣。在2018年特朗普開啟貿易戰、2020春季新冠疫情的背景下,股市劇烈波動,市場資金倉皇出逃,基于類似的反問、思考和安全邊際原則,我們選擇了加倉中國平安、隆基股份、生物股份等我們長期跟蹤的優質公司,而今都獲得了滿意的投資回報。
市場先生是一個特別夸張的瘋子,經常極度興奮,又經常極度悲觀。極度興奮時會把股價抬到天上去,極度悲觀時又會把股價踩到腳底。然而,理性的投資者會把市場先生的表現看得一清二楚,他們還會利用市場先生的悲觀表現,在股價更低、有更大安全邊際的時候買入更多他們想要的好公司股權。因為買價更低,所以他們未來的收益也會更高,這份收益就是市場先生送給理性投資者的禮物。接受禮物的心情沒有悲壯意味的勇氣,而是嗨嗨的興奮。
今天是平安夜,祝福大家平安快樂!
(發現價值,提示風險,全球股市估值圖每周更新,歡迎指正)
全球股市市盈率估值對比12月17日,
上證指數上漲了0.1;
滬深300上漲了0.1;
創業板指上漲了2.4;
標普500上漲了0.5;
納斯達克指數上漲了2.1;
德國DAX上漲了2.6;
法國CAC40上漲了0.3;
恒生國企指數上漲了0.2;
俄羅斯RTS上漲了0.6。
日經225下跌了0.4;
英國富時100下跌了23.8;
香港恒生指數下跌了0.2。
特別提醒:本文為投資邏輯分享,不構成投資建議。
投資理財##巴菲特##股票##財經頭條#
巴菲特讀書會
價值投資理念、知識經驗學習與交流平臺,投資風險教育平臺。
發現價值,踐行價值。書會長期開展獨立投研活動,定期發布原創研究報告,組織線下分享活動。
“行穩致遠”,秉持“專業、謹慎、誠信”的精神,努力與會員和客戶共同實現長期價值穩步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