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閱讀一點點,每天記錄一點點。
********
9月19日晚,中國建筑發布了一個公告,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公告稱,大家人壽將持有的10.38億中國建筑換購成三只央企創新驅動交易型指數基金。
也就是說,大家人壽對公司股票進行了變相“減持”,持股從46.44億股降至36.06億股,股比從11.06%降至8.59%。
********
一開始我對這個大家人壽還沒有什么印象,去查看了中國建筑的股東名單,這才想起來,安邦已經改名為大家了。
除了中國建筑以外,大家人壽還對萬科進行了變相減持。
兩次減持計算下來,總市值超過了100億元。
********
不過,大家人壽用股票換成了基金,并沒有完成全部的減持,他這只是第一步,把持有的股票換成了更加分散的基金組合,這樣有利于降低持有股票組合的波動幅度。
下一步,我預計大家人壽的管理層還會繼續采取類似的換購行動,讓持有的股票陸陸續續變成基金。
最后再對基金進行贖回,從而既降低了資本市場的負面影響,也可以解決大家人壽目前資金流動性極度饑渴的現狀。
********
目前換購行為還不會對中國建筑、萬科這兩只股票造成市場上真實的拋壓。
********
另外一個值得資本市場注意的重大事件是關于科技股的。
據媒體報道,9月21日,總投資超過2200億元的合肥長鑫集成電路制造基地項目在2019世界制造業大會上簽約,其中長鑫12英寸存儲器晶圓制造基地項目總投資約1500億元,是中國大陸第一家投入量產的DRAM設計制造一體化項目,一期設計產能每月12萬片晶圓。
我之前在文章中透露過,國內其實芯片的自主性其實還算好的,存儲器國內幾乎是空白,三星是存儲器領域的集大成者,西部數據,東芝等海外廠商也有絕對的市場份額。
這次合肥長鑫投資超過1500億元發力存儲器晶圓制造,是我國科技加速奮起直追的一個寫照,對于科技股的趨勢會有加持作用。
科技股的重視程度仍然會是市場上最好的,科技股負責繼續牛,藍籌股負責繼續穩。
********
此外,9月22日,武漢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華為智能網聯汽車、東風電驅動生產及研發中心、T3出行華中區域總部、德國德凱智能網聯與新能源汽車檢測中心、融創智造中心、京東云“互聯網+”數字經濟華中研發和產業化基地等40余個重大項目落戶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簽約金額1100億元,涵蓋智能網聯、下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檢驗檢測、科技孵化、人工智能等產業。
合肥2200億,武漢1100億,這種投資額下去,對于新經濟的轉型和發展大有裨益,我們也要堅信中國的經濟騰挪的空間還十分巨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