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企業董事長去世了!
3月26日晚間,上市公司嘉華股份有限公司上交所發布公告稱,該公司董事長、實際控制人之一的吳洪祥于3月23日病逝。
據了解,嘉華是知名的大豆蛋白生產商。主要產品大豆蛋白、大豆膳食纖維出口美國、日本、俄羅斯等6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口量位居全國蛋白質行業前列。公司于去年9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最終市值28億元。吳洪祥直接持有嘉華股票2900萬股,持股比例為17.63%,市值超4.9億元。
國際消息方面,朝鮮首次公布新型武器——核無人潛艇攻擊艦“海嘯”號。軍艦編隊和主要作戰港口。
此外,據美國媒體報道,Twitter首席執行官馬斯克員工提供了估值近200億美元的股票獎勵,這還不到馬斯克收購Twitter所支付的440億美元的一半。下降如果上述報道屬實,則意味著馬斯克收購推特給他帶來了接近240億美元的賬面損失。
嘉華股份董事長去世
3月26日晚間,嘉華在上交所發布公告稱,該公司董事長、實際控制人之一的吳洪祥于2023年3月23日因病去世。
嘉化股份表示,吳洪祥作為該公司的董事長和實際控制人之一,是該公司創始團隊的核心成員。為廢止做出了巨大貢獻。
吳洪祥持有的公司股份將按照相關法律法規辦理繼承程序。此外,公司將盡快完成董事補選和董事長連任工作,并及時對外公布。現在副董事長將暫時接管董事長的權力。
公開資料顯示,吳洪祥出生于1967年,中國國籍,擁有澳大利亞永久居留權,本科學歷,現任嘉華董事長。主要工作經歷:1986年1月至1996年1月,在山東省外經貿委工作,任科員;1996年2月至1999年5月在山東省特藝進出口公司任副總經理;1999年6月至2002年7月,就職于嘉華Aussenhandel公司,擔任總經理;2002年8月至2009年2月在新嘉華集團任職董事長;2009年2月至今,就職于嘉華集團,并擔任董事長職務。據了解,嘉華是一家知名的大豆蛋白生產公司。公司主要產品包括大豆分離蛋白、大豆油、大豆膳食纖維等,并與雙匯發展、安井食品、中糧集團、金龍魚等國內知名企業建立了合作伙伴關系。良好的合作關系,在國際市場銷售方面,主要產品大豆蛋白、大豆膳食纖維遠銷美國、日本、歐盟、澳大利亞、俄羅斯、南非等6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亞地區,出口量居全國蛋白質行業第一。
(來源:嘉華集團官網)
大豆蛋白產品主要包括大豆分離蛋白、大豆濃縮蛋白及大豆組織蛋白等。嘉華的大豆蛋白產品主要為大豆分離蛋白。據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大豆蛋白分會調查顯示,截至2020年底,大豆蛋白分離行業排名前四的廠家分別為宇王生態、山松生物、裕鑫生物和嘉華。
嘉化股份于2022年9月9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最終市值28億元。根據業績預測,嘉華預計2022年實現全年凈利潤1.04億元至1.25億元,同比增長約31.15%至57.30%。吳洪祥直接持有嘉華股票2900萬股,持股比例為17.63%,市值超4.9億元。
朝鮮首次公開秘密武器
據新華社24日援引朝中社報道稱,朝鮮近日進行了新型潛攻擊武器系統試驗,以應對國家安全面臨的“嚴重挑釁”。朝中社稱,美韓反朝戰爭演習使朝鮮半島軍事政治局勢陷入不可逆轉的危險局面。
報道稱,朝鮮派出“海嘯”號核無人潛艇攻擊艇21日前往東部海域,沿預定航線在水深80米至150米處潛航約59小時,目前已達到目標點。23日在假想敵港口海域進行彈頭試驗。水下爆破。訓練驗證了武器系統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朝中社稱,這種潛式核戰略攻擊武器系統旨在“將潛艇潛入作戰水域,通過水下爆炸引發超強放射性海嘯,從而摧毀和摧毀敵方軍艦編隊和主要作戰港口”。該武器系統于2012年開始研制,已經進行了數十次各種形式的最后階段測試,可以在任何海岸、港口或拖船上作戰。
此外,朝鮮22日舉行戰略巡航導彈發射演習,據報道,朝鮮當天向東部海域發射了兩枚“箭1”和兩枚“箭2”戰略巡航導彈,準確命中目標經過后按照預定的模擬路線飛行。
朝鮮領導人金正恩指揮了上述軍事活動,并再次警告美韓停止反朝戰爭演習。Twitter最新估值還不到收購價一半?
據路透社援引美國媒體報道,Twitter首席執行官馬斯克員工已提供估值近200億美元的股票獎勵。
據美國《信息網》披露,馬斯克3月25日在推特上發給員工的電子郵件中表示,他已向員工提供了估值近200億美元的股票獎勵。該估值還不到馬斯克為Twitter支付的440億美元的一半,表明Twitter的市值正在下降。不過,推特尚未對此消息發表評論。
當地時間2月25日晚,Twitter進行新一輪裁員。裁員人數至少200人,占公司員工總數的10%。Twitter此次裁員的目的是為了緩解馬斯克接管Twitter以來公司收入暴跌的影響,為公司削減成本。
去年10月底埃隆·孔夫子(ElonKong)接管Twitter時,該公司擁有超過7500名員工人。經過幾輪裁員,公司目前只剩下約2000名員工人。據知情人士透露,Twitter的裁員將影響多個工程團隊,包括廣告技術、大型應用程序等。
責任編輯:林根
校對:王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