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仔細想過一個問題,基金為何跌跌不休?
尤其是那些規模比較大的主動管理型基金,都快變成市場的血包了。
市場一言不合,就宰一些大白馬,反饋到基金上,就是一路下跌。
反彈的時候,比指數弱,下跌的時候,比指數兇,都快把基民搞抑郁了。
究其本質原因,不是這些基金的管理人能力不行,而是市場規律如此。
市場在上漲的時候,基金募集是相對比較方便的。
也就是后續的資金補給比較充足,彈藥充足的市場里,資金更容易抱團一些白馬股。
等到了熊市里,基金公司募集資金非常困難,整個市場都缺乏彈藥。
在一個不斷抽水的市場里,這些大漲過的白馬股,就成了市場的血袋,不停的抽走資金。
而大型的基金,船大不好調頭,壓根不敢拋售,只能強行硬扛。
結果就是,熊市不止,資金斷檔,基金的下跌就不會有盡頭。
相反,你會發現一些規模不大的小基金,反而總體表現不俗,至少能跑贏指數。
那是因為,這部分小基金,相對操作比較靈活,自主選擇空間比較大。
在結構化的市場里,只要能夠把主要倉位調整到市場主線上來,還是有很大的機會賺到錢的。
所以,買基金并非一定會虧錢,而是買什么樣的基金,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如果你沒有挑選基金的能力,沒有交易基金的能力,想要通過隨便買基金,長期持有就能賺錢,那肯定是想多了。
這樣的鬼話,聽聽就好了,市場才沒有那么慷慨。
如果所有人,只要買個基金,然后傻乎乎的等著就能賺錢,那還有誰去工作賺錢,全民買基金就行了。
這種天真的話,也就只能騙騙低認知的韭菜,來接盤基金,貢獻管理費了。
其實買基金,其實并不復雜,核心也就三個主要的問題。
問題1:什么樣的基金值得買。
小白買基金的時候,大部分都喜歡跟著排名來買。
亦或者,跟著收益率來買基金。
所以經常會買到一些,過往業績不錯的基金,但持有后,走勢卻不盡如人意了。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本質上就是在挑選基金的時候,沒有搞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如果你單純的想要基金的收益好,選擇的方向,應該是過往波動大,但凈值趨勢向上的基金,并且當下經歷了比較大的跌幅。
因為只有這種基金,如果你買的價格到位,才有可能出現比較大的漲幅。
什么樣的基金值得買,本質是要找到符合你收益預期的基金,而不是過往漲的就是你要的。
如果你的收益預期,只有5%,那去債基里挑選不錯的基金就行了。
何必還要冒著風險,在股票型基金里找機會呢。
如果你的收益預期,是跑贏指數,那么在指數量化和指數增強里尋找合適的基金就可以了。
如果你的收益預期,是長期的高回報,那或許很難有基金能夠滿足,畢竟基金的投資風格決定了長期回報率不會特別高。
什么樣的基金值得買,并不單單指的是基金的漲幅有多大。
還要考慮到基金總體的投資方向,投資方式,管理規模,回撤控制情況,等多個維度。
絕大多數的基金都有投資價值,就看從什么維度去衡量和匹配了。
畢竟不同類型的基金,投資的方式也并不完全一樣。
如果對基金不懂,才剛剛入門,不妨去看看一些指數基金,相對更容易弄懂。
問題2:什么時間點買基金好。
基金的選擇是一方面,買入的時間點,才是重中之重。
所謂的定投,其實也只是降低基金買入風險的一種方式。
但定投并不能完全成為買基金穩贏的方法,如果選錯了標的,定投都很難賺到錢。
從原則上來講,基金的買入時機,肯定是價格越低越好。
很多人會問,價格低怎么定義。
那我們換一種說法,就是市場越低迷的時候,買入的機會也就越好。
原因很簡單,市場低迷的時候,往往總體的估值偏低,風險小,安全邊際會比較高。
尤其是一些行業基金,指數基金,寬基基金,都可以參考行業估值去選擇買入點。
通常,市盈率達到歷史較低水平的時候,都是不錯的建倉時間點。
基金的買入建倉,建議分批進行,不用一次性滿倉。
我們投資基金,目標不是買在最低點,而是建倉在一個相對合理的位置。
分批建倉,可以有效的分散風險,避免買在半山腰的情況。
當然,越跌越買的方式,也是一種不錯的建倉形式。
建倉有一個前提,就是基金的挑選沒有問題。
否則,垃圾的基金,即便是分批建倉,即便越跌越買,也不一定能夠賺到錢。
問題3:什么時候該賣出基金。
千萬不要去相信基金不用賣出的鬼話,長期持有基金。
因為基金持有是有成本的,即便在熊市周期里,照樣要收管理費。
這意味著,牛短熊長的市場里,你大部分時間是在為基金公司打工。
僅有一小部分的時候,基金公司才在給你創造價值回報。
因此,基金賣出贖回,是一門必修課,必須要在買基金之前,就想明白。
否則,你買基金,就是不斷的重復著坐電梯,還要指望這電梯要一路往上走。
在指數長期徘徊在3000點的市場里,這種做法最終能賺錢的概率,相當的低。
即便最后看似賺了點錢,你也會發現實際回報,還遠不如債基,甚至不如貨幣基金。
一定要把握基金在波動過程中的盈利機會,把賺到的錢,落袋為安。
贖回基金最好的方式,和買入基金一樣,看估值,看情緒。
當市場的估值到一個相對比較高的水位時,千萬不要猶豫,賣就對了。
當市場的情緒達到巔峰,人人都在買的時候,同樣不要遲疑,賣就對了。
買在無人問津時,賣在人聲鼎沸處,是基金投資的精華所在。
最后做個簡單的總結。
不是買基金不賺錢,而是投資基金的方式不對。
把基金當做股票炒不對,認為基金只要長期持有就行也不對。
基金投資想要有結果,選基,擇時,策略,一個都少不了。
投資不可能隨隨便便就有結果的,還是需要投資者能夠有足夠的認知,才能賺到錢的。
如果已經入了基金的坑,卻不知道怎么爬坑,趕緊花時間補習,從了解基金的本質開始。
等你對基金的規律明明白白的時候,就會發現,基金市場比起股票市場,更容易成為你的提款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