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老胡入市,已經有個3個月左右時間了。
整個市場經歷了一次政策和資金的雙向洗禮,也就是政策不斷發利好,市場不斷創新低的過程。
就自己炒股那么多年的經驗而言,很少有在3100-3200區間內,連續發利好的。
大部分的利好,都是在2800以下發的,除非市場岌岌可危了。
比如2015年,要去場外配資,市場的資金要大幅度的抽離,需要有資金接盤維穩。
那段時間,每天都是利好消息,直到市場第一輪維穩發生,那是2015年的8月底,行情一直持續到12月。
但其實那一輪的低點,是2850,反彈的時間,其實是維持到了11月底。
而之后的一個月,其實是高位盤頂的一個月,部分的“救市”資金出逃了。
政策有意強行呵護市場4個月左右的時間,其實是出于兩個目的考慮的。
第一,減少資金離場對于市場的影響,保護投資者的部分利益。
這一輪資金的離場,一方面是部分內資對于市場的不看好,但更多的是外資離場。
隨著匯率貶值的加劇,以及市場經濟恢復的疲軟,大量的外資從資本市場撤退。
部分外資基金清倉,其實也是一個很好的寫照,還有那永遠停不下來的北向資金。
比起2015的強行去配資,這一輪的外資出逃,其實緩和不少。
但鈍刀子割肉,同樣難受,而且嚴重打擊了市場的情緒。
之所以提前出臺一系列的政策,是限制了部分仍要套現,要出逃的內資。
比如管控大股東減持,比如管控做空等等,以此去保護一部分的投資者利益。
這里要強調,政策能保護的投資者利益,其實是非常有限的。
并不是大家想象的,政策可以給市場送錢,給投資者口袋里塞錢,那是兩回事。
第二,撫平市場的創傷,恢復一定的信心,維持市場正常的秩序。
A股市場,有時候確實需要人為干預,否則,會大起大落的更加厲害。
因為市場里散戶多,投機心理就特別重,資金也會刻意的放大情緒去割韭菜。
當市場遭遇了長期的熊市,或者短期的暴跌之后,市場情緒是一個谷底。
投資者不一定需要一輪波瀾壯闊的牛市,但至少需要幾個月的行情,去恢復信心。
存量的市場里,就是主力資金反反復復的割散戶韭菜,看似市場不怎么跌,但散戶會集體躺平,關燈吃面。
當市場失去信心之后,整個市場理論上就會一潭死水,這個時候就需要刺激。
否則,你會看到大量的新股破發,甚至是棄購,導致市場融資功能都會下降。
如果沒有人為干預,市場的熊市周期可能會更久,中間連反彈都沒有,秩序混亂不堪。
這也是為什么在當下,會有連續的政策刺激,去給股市注入強心劑,是因為保經濟的基礎,有一部分就在股市的融資功能上,另一部分是在市場的信心上,兩者都需要A股市場出力。
我先強調一個觀點。
任何的市場上漲,政策呵護,目的都是為了維持市場正常的運轉,并不是為了讓散戶賺錢。
散戶是不是參與,有多少散戶參與,多少賺錢,多少虧錢,其實并不關心。
政策的呵護,是看市場的全局,有沒有出現一些非常糟糕的情況,比如信心缺失,市場不夠活躍,IPO出現問題等。
政策不會單純針對誰,而是針對某個現象,為了達成某種目的。
至于政策呵護之后,如果迎來上漲,到底是主力賺錢了,還是散戶賺錢了,上面并不關心。
你只有明白這一點,才能看清政策的導向,看清投資的本質,同時也明白為什么市場沒有直接開啟大幅度的上漲。
因為,政策呵護下,大資金要賺錢,而不是要做慈善,市場依舊是在博弈。
市場的本質沒有變,但是風向標變了,規律沒有變,只不過共同的目標有了點小變化。
為什么說現在適合做投資了,不僅僅是因為政策,是因為政策背后,資金想要做行情了。
只不過,資金想做行情,第一步是先拿點帶血的籌碼,否則行情沒法開展。
之所以在當下說,認為可以投資股市了,不是因為胡主編帶頭往里沖了,而是因為幾個市場現象。
1、市場的情緒,適合行情的開展。
市場的情緒,是悲觀的,而且是以散戶為首的悲觀。
但凡是散戶悲觀的時候,都是適合開展行情的,因為同樣有韭菜割。
散戶悲觀的情況下,不是在地板上割肉,就是稍微一漲就賣出,廉價籌碼一大把。
這種大環境下,在行情初期是很好拿籌碼的。
而且,根本不用擔憂市場情緒不會反轉,當行情來了,散戶情緒自然會反轉過來,想要出貨也并非難事。
比起高位逃頂的難度,買到低位籌碼,才是主力資金主要關注的。
而市場情緒,就是主力資金判斷能否開展行情的一個重要因素。
2、市場的估值,適合行情的開展。
市場的估值,指的是整個指數的估值,已經進入一個相對低位。
相對低位和絕對低位是兩個概念。
絕對低位講的是反轉,相對低位,是隨時可以展開行情,有安全邊際。
在市場沒有特別悲觀的情況,政策又呵護備至的背景下,估值出現極低情況是比較困難的。
高安全邊際的時間段,可上可下的時候,跌了就會漲,這也是非常正常的。
3、市場的周期,適合行情的開展。
市場的周期,指的是市場從前一輪見頂到現在的時間點。
目前已經是132周了,可以回顧一下幾輪大牛市結束后,130多周的情況,基本都是在130-145周,有一輪不錯的反彈。
一年是52周,130多周就是2年半左右的時間,市場的信心已經嚴重不足了,需要一輪行情去挽回一下信心,這也是市場周期的一個規律。
只不過,行情具體是在哪一周見底,哪一周開始,并不好精確預測。
只能說這個周期背景下,比較適合一輪行情的開展。
4、市場的政策,適合行情的開展。
市場的做空勢力,幾乎已經消耗殆盡了。
對外的北向資金流出已經差不多了,匯率也臨近拐點,對內做空的勢力瑟瑟發抖。
再加上減持新規的發布,政策已經為市場掃空了做空的勢力。
賣方市場逐步轉變為買方市場的時候,行情就可以適時的展開了。
投資這個事情,它既復雜,又很簡單,你只要跟大部分人反著來就行。
當你發現市場里人人都賺錢的時候,要小心了。
而當市場已經哀鴻遍野的時候,就可以悄然入場了。
從歷史的情況來看,這種做法幾乎從來沒有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