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當前最缺乏的是什么?其實就是增量資金能夠入市,于是大家呼吁,并且市場也一直在傳聞平準基金要入市,恰恰在這個時候,有位過去的游資大佬開始發聲了,觀點非常犀利,認為市場最強的增量資金不是平準基金,而比平準基金更震撼的則是巨大的回購盤。
市場低迷的時候,這樣的觀點確實挺新穎,也是近來我聽到最靠譜的說法了。游資大佬有句話說得非常對,市場上缺錢靠國家不是什么本事,市場的問題還是要市場自己解決,平準基金即便近來幾萬億也是無法推動巨大的市值。
游資大佬舉了個例子,說美股過去十年的長牛本質上就是回購形成的長牛,蘋果公司的分紅與回購的比例是1比4,過去的十年時間里蘋果公司注銷了流通股的50%,其實美股的牛市都是微軟等一批權重股的回購注銷帶動了美股長達10年的牛市。
回購注銷為什么會產生牛市呢?
我想這是我們應該思考的,回購的本身說明了上市公司對自身發展前景的看好,關鍵是告訴大家一個信號,股價已經很便宜了,這樣會激發市場的做多熱情。
回購然后注銷,這個過程往往能給市場帶來增量資金,同時上市公司在外的流通股的籌碼變少了,這種情形一邊是源源不斷的回購帶來的增量資金,一邊則是市場上的流通籌碼變少了,如此就形成了股價向上的核心動力。
2022年A股分紅金額高達2萬億元,這個金額中有一半能夠拿出來回購,那么市場的增量資金就是1萬億元,關鍵還是這種習慣的形成,一年時間1萬億元可能感覺不到什么,主要是A股市場每年都能累計達到了這樣的回購帶來的買盤效應,那就非常的強大了,我相信A股市場也能產生牛市。
如果這種氛圍形成,最利好的會是誰呢?我想中特估是一個突破口,在A股市場應該說中特估的估值不僅僅低,業績還很優秀,并且分紅的能力很強,尤其是銀行為代表的大金融,這些都是國企為代表,倘若中特估能夠帶來將每年分紅的一半資金用來回購并且注銷的話,那么中特估的牛市就有希望了,低估的局面也會改變,市場走勢也將完全與現在不同。
中特估中一些公司的股息率在10%,按照游資大佬的話說股價太便宜了,這些公司的估值應該最少漲1倍,到時候上證指數的合理點位就可能在4500點之上了。
我想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能夠給A股市場帶來源源不斷的買盤的一種方式,接下來就看媒體的呼吁程度了,假如有一家公司能夠形成比較好的典范,并且走出牛股特征,那效仿的效應就會大大增強了。
免責聲明:文中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操作建議或提示,股市有風險、投資請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