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一群打板賺錢的高手在討教,為什么有些人打板能賺錢,有些人打板就巨虧。
我以為,他們會告訴我,各種技術的細節到底是什么。
但他們告訴我,打板本身就和炒股一樣,少部分人賺大部分人的錢。
如果打板真的百分百能賺錢,或者大概率能賺錢,那么直接做個量化打板,每年得賺好幾倍吧。
但實際情況是,量化打板的收益率,是整個量化策略里,相對最低的。
因為量化上的爛板,遠比好的板要多的多,失敗才是常態。
那這些高手到底是怎么賺錢的,核心是什么。
打板的核心,不是技術的規律,不是圖形的規律,而是人性的規律。
人性的規律,并不反饋在單純的圖形上面,更多的是反饋在量能上面。
也就是成交量決定了,打板的成功率,到底有多少。
成交量的學問,又特別深奧了,不同的上漲周期,需要的成交量其實是不同的。
比如,高位連續放量,是資金接力,高位一根單量,是資金出逃。
同樣的位置,成交量不一樣,反饋的事實也就完全不一樣。
這些對于散戶而言,是非常難判斷的,只有開天眼的主力,它們清楚的知道自己要怎么玩。
所以,對于散戶而言,想要通過短炒,通過打板來賺錢,可以說難于上青天。
但打板能賺錢的人,享受到的收獲,肯定是遠高于其他的炒股方式,所以入場嘗試的人并不少。
這也給打板賺錢的主力,創造了割韭菜的空間。
這也是為什么,主力也喜歡打扮,因為跟風的韭菜特別多。
也有一少部分的投資者,能夠相對準確的區分漲停,哪些能進,哪些不能進,通過打板賺到自己認知內的錢,而且是大錢。
一部分的頂級游資掌門人,都是這些打扮派中的佼佼者。
在這背后,是他們對于規律的研究,對于人性的把握,足夠充分,足夠有實力。
可以這么說,他們對市場的情緒感知能力很強,是交易中的天才。
和大家一樣,我也問了關于打扮的核心,這個人性到底體現在哪里。
得到的答案,有兩個詞。
1、預判。
打板是需要做預判的,不是隨隨便便的。
主要的預判,分兩種。
一種是盤前判斷,哪些個股具備漲停的潛力。
另一種是盤內預判,上漲的時候,這只個股能不能最終漲停。
預判本身,是根據自己的經驗,交易模型,去尋找會漲停的股票。
但預判終究只是預判,并不代表預判就一定百發百中。
2、跟隨。
比起預判,更重要的是跟隨,跟著主力資金走,千萬別犟。
跟隨指的是,如果走出了超出預期的走勢,該怎么辦。
比如,原本不認為會漲停的個股,如果漲停了,要買還是要賣。
比如,如果預期要漲停的股票,炸板了,沖高回落了,該怎么處理。
要懂得跟隨市場的變化而變化,因為資金和預判走出了不一樣的走勢,就要修正自己的看法。
真正的高手,不僅僅是預判很準,而是臨場的應變能力,幫助他們減少了損失。
他們掌握了市場里的情緒,也就是人性,做出了截然不同的選擇。
結局是一部分人虧錢了,而他們卻堂而皇之的跟著主力賺錢了。
人性最軟弱的一面,在股市的打板里,體現的更加淋漓盡致。
而且,打板把人性會放大到最大,這也是盈虧起伏大的根本原因。
散戶打板虧錢的本質原因,是控制不住人性。
從具體的表現上來看,就是控制不住倉位,管不好手。
任何的交易模式,包括打板,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核心,就是倉位。
而倉位是根據整個市場的環境、市場估值等綜合因素來決定的。
行情好的時候,人人賺錢,就要放開手大膽干。
當行情的賺錢機會開始變少,交易情緒都有些猶豫的時候,就要降低倉位等待。
當行情非常糟糕,市場本就很冷清的時候,拿點小倉位練練手就可以。
技術派投資,和價值派不同,技術派更注重市場的情緒。
技術派是零和博弈,相互之間賺錢,他們想做的和主力想做的是一樣的。
如何利用市場的情緒,收割韭菜。
只不過,主力是制造恐慌,制造貪婪的始作俑者,而這部分技術派,是收割者,跟著主力一起割韭菜。
他們做的就是看懂了這一切,然后拿著鐮刀一起下場了。
他們也害怕被主力欺騙,所以不同的時間,投入的資本是不同的。
控制倉位是解決問題的主要辦法,而且技術派也明白,牛熊市里的技術手法,是完全不同的。
比如,牛市里資金多,三板五板比比皆是,可能只是一個起步。
到了熊市里,因為資金少,賺錢困難,有個兩板三板,但凡有資金跟風,主力就撤退了。
資金有資金的規律,而人性的規律,始終也是一成不變。
絕大多數投資者,不管牛市和熊市,都是貪婪和恐懼的。
區別是牛市里的恐懼,是被洗盤下車,熊市里的恐懼是割肉在地板上,牛市里的貪婪,是坐電梯被套,熊市里的貪婪,是追漲被套。
牛市里少賺錢,熊市里多虧錢,本質上除了看不懂市場,就是因為人性的弱點。
牛熊市里的規律,其實也是始終圍繞著人性的弱點展開,進行著周期的輪回而已。
如果你弄不懂人性,就別學習技術。
因為你對技術的理解和使用,肯定是比不過交易機器,也就是量化資金的。
它們冷酷無情,把所有的技術進行回測,并且按命令百分百的執行。
之所以有人能跑贏量化交易,是因為他們除了貫徹技術,還把技術升級了。
也就是,這部分的高手,能夠準確的拿捏情緒,做更精準的預判。
這也是他們能割韭菜的主要原因,無情背后是有情,能反向利用情緒去做收割。
大部分散戶學習技術,最終都是失敗的。
因為能夠感知情緒的交易者,相較而言,永遠是少數,甚至是極少數。
大部分人會被情緒所困,做出很多錯誤的交易舉動,也就在忙忙碌碌的交易中虧了錢。
股市是修心的,控制情緒是股票交易中,最重要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