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A股市場出現了探底回升并呈現震蕩上漲的走勢。早盤股指高開后震蕩回落,但滬指在3078點附近獲得支撐后逐步震蕩上行,并在尾盤加速上揚。盤中通信設備、互聯網、軟件和金融等行業輪番領漲,而醫藥、貴金屬和鐵路公路等行業則出現震蕩回落。總體來說,滬指全天基本呈現單邊震蕩上漲的運行特征。
目前,上證綜指與創業板指數的平均市盈率分別為12.35倍和32.97倍,處于近三年中位數以下水平,市場估值仍然相對較低,適合中長期布局。周五兩市成交量為7655億元,處于近三年日均成交量中位數區域下方。
會議指出了加強逆周期調節和政策儲備的重要性。會議強調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延續、優化、完善并落實好減稅降費政策,發揮總量和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作用,大力支持科技創新、實體經濟和中小微企業發展。會議還指出要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并適時調整優化房地產政策以適應我國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的重大變化。此外,相關部門將在融資端、投資端和交易端進行改革。
從未來的走勢來看,股指總體預計將維持蓄勢震蕩的格局。但仍需密切關注政策面、資金面以及外部因素的變化情況。在經濟改善信號出現不明顯之前,為了解決資本市場低迷的不利性,密集的政策信號成為主要抓手。從歷史上看,政策發布對行情的影響具有鈍化性和突然性。本輪政策的綿密性和強度是足夠的,但市場反應仍然相對較平淡,轉入正反饋的時間窗口和突然性仍然值得期待。
振君認為需要注意的是,節前避險效應通常針對行情與浮盈較為充分的高位,并且當前A股股指、估值和預期都處于較低水平,因此節前再進行避險的意義并不大。部分持有現金的資金可能會選擇觀察國慶節后的市場情況來決定是否入市,這也增加了節前避險操作的風險。
振君認為與1999年前后的宏觀經濟壓力相比,很難得出2023年的壓力比1999年更大的結論。市場已經相對充分地計價了經濟基本面的負面情緒。而面對8月份經濟、金融和價格數據的邊際轉好,市場表現仍存在猶豫。市場關注的核心問題在于擔憂8月經濟數據的持續性,即暑假因素消退后的經濟修復成色。如果后續數據修復斜率不及預期,可能會拉長磨底的時間。但即使出現弱實際數據,也可能引發強預期的支撐。年底的政治局會議和中央經濟會議將再次明確政策指向和經濟發展的圖譜,有望打開A股向上的空間。
振君認為短期來看,通信設備、軟件、互聯網和金融等行業振君會多關注。在經濟改善信號出現不明顯之前,為了解決資本市場低迷的不利性,密集的政策信號成為主要抓手。當市場對節前避險有著充分學習效應和準備的時候,節前效應也將隨之大幅減弱。目前A股股指、估值和預期都處于較低位,振君認為因此節前再進行避險的意義不大。
振君認為一定要相信國家!相信政策!越是艱難的時候越要團結!
振君堅信大A必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