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政策利好頻出,包括央行超預期降準、MLF超額續作、重啟14天逆回購并降息等措施。同時,從8月的宏觀經濟數據來看,社融、信貸、工業增加值和投資等指標均好于預期。
振君認為展望四季度,市場有望在穩增長政策力度與經濟復蘇斜率的博弈中維持震蕩,并且有望在政策力度不斷加碼和經濟修復得到宏觀數據驗證后逐步走出底部。
首先,根據歷史數據,以7月24日作為本輪政策底進行衡量,政策底和市場底之間一般間隔2.5個月,而"最后一跌"的持續時間約為20-30個交易日左右。目前來看,已經滿足了本輪政策底和市場底之間的時間間隔和"最后一跌"的持續時間,從"最后一跌"到"十月攻城",反彈概率逐漸增大。
其次,歷年來三季度A股行情較差,而四季度行情相對較好。如果三季度上證指數下跌,那么四季度轉漲的概率相對較大。根據歷史數據,大部分指數在四季度上漲的概率會明顯提升,投資勝率比三季度高。
第三,三季度到四季度存在風格切換的現象。通常情況下,三季度漲幅靠前的主流品種在四季度無法進一步延續漲勢。如果三季度偏向中小盤和成長股,那么四季度可能會偏向大盤和價值股,反之亦然。
此外,振君認為歷史上三季度與四季度的行業漲跌幅表現負相關。這意味著,在某些行業中,如果三季度表現較好,那么四季度可能表現相對較差。
振君認為未來市場的發展將受到穩增長政策力度和經濟復蘇斜率之間的博弈的影響,這可能導致市場保持震蕩,并有望逐步走出底部。從一方面來看,宏觀政策有望在取舍中不斷加碼,這將提振市場的風險偏好。盡管經濟增長的基本面修復仍然存在質疑,但是8月和9月的宏觀數據以及微觀高頻數據顯示,經濟的環比動能已經開始改善。同時,庫存周期也有望在第四季度見底,并隨著補庫存周期的開啟,經濟修復也有望加速。 值得注意的是,通過分析各種因素,我們可以看到未來市場的發展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政策調控和經濟狀況之間的相互作用將會對市場形成重要影響。此外,需注意經濟修復的速度和程度仍然面臨著一些不確定性,因為其他因素如國內外貿易環境、地緣政治局勢等都可能對市場產生影響。 總體而言,我們應該保持謹慎樂觀的態度。即使市場可能繼續震蕩,但宏觀政策的不斷加碼以及經濟環比動能的改善都是積極的信號。在未來的發展中,我們應該密切關注各種因素的變化,并根據市場情況做出相應的調整。只有對市場發展保持敏銳的洞察力,才能把握機遇、化解風險,取得更好的投資回報。
振君認為長期來看,高端制造、新能源、數字經濟和自主可控等新的經濟增長動能具有更大的發展空間,有望在未來獲得資本市場的價值重估,是目前值得重點布局的方向。短期來看,隨著經濟持續企穩修復和市場盈利回升,具備盈利改善彈性的板塊值得關注。從兼顧長期發展空間和短期盈利估值改善彈性角度,主要關注產業趨勢和產業政策共振的科技板塊(計算機和電子),受益于周期反轉和數字經濟、國產替代政策支持;估值和長期空間兼具的弱經濟周期板塊(新能源產業鏈和醫藥行業);以及受益于經濟反彈的順周期板塊(竣工鏈和紡服鏈)。
振君一直在堅持。
一定要相信國家!相信政策!越是艱難的時候越要團結!
振君堅信大A必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