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全國股轉公司公布,為進一步完善新三板市場業務規則體系,確保業務規則體系清晰、科學和統一,按照中國證監會有關監管要求,結合市場實踐,對新三板市場現有業務規則體系進行了全面梳理和調整完善,并對23件業務規則進行了更名。
業務規則是服務市場參與者、規范市場運行的重要依據,全國股轉公司自成立以來,高度重視業務規則體系建設工作,截至2019年9月底,共計制定發布各類業務規則112件,涉及掛牌準入、發行融資、公司監管、交易監察等各個業務條線,為市場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但是,上述業務規則系自市場初創至今逐步制定或修改而成,存在規則體系不夠清晰、命名不夠規范等問題。為此,全國股轉公司對現行業務規則體系進行了全面梳理和調整完善。
調整完善后,新三板業務規則體系包括基本業務規則、業務細則、業務指引和業務辦理指南4個層級,其中基本業務規則以“規則”、“辦法”或“規定”命名,業務細則以“細則”命名,業務指引以“指引”命名,業務辦理指南以“指南”等命名。據此,全國股轉公司對現行股票發行細則、股票轉讓細則等23件業務規則的名稱進行了調整。同時,為保障業務規則表述的統一性,全國股轉公司對現行有效的業務規則進行了全面梳理,修改了相關業務規則內容中涉及調整名稱的規則引用,并在全國股轉公司官網“業務規則”欄目同步予以更新。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此次更新調整均只針對規則名稱,不涉及實質內容調整。下一步,全國股轉公司將結合深化新三板改革,進一步加強與市場參與者的溝通,充分聽取各方意見,修訂完善相關規則,逐步健全市場制度,完善市場功能,進一步提高新三板市場服務中小企業的能力。
同時,全國股轉公司指出,為落實以信息披露為中心的監管理念,進一步完善差異化、分行業信息披露制度,提高信息披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滿足投資者的多元化信息需求,在充分調研和廣泛征求業內意見的基礎上,全國股轉公司發布實施教育業、影視業、農林牧漁業、化工業四個行業的信息披露指引(以下簡稱“指引”),重點要求掛牌公司披露對投資者決策有重大影響的行業經營性信息,充分、準確揭示公司投資價值和風險因素。指引將首次信息披露與持續信息披露聯動,分行業信息披露與分層信息披露有機結合,其中公開轉讓說明書信息披露要求適用于申請掛牌公司,持續信息披露要求適用于創新層公司,并鼓勵基礎層公司參照執行。
本次發布實施的指引涉及的四個行業覆蓋掛牌公司合計1036家,創新層公司87家,占比分別達11.25%和12.81%。指引重點針對公司所在行業的經營特點,從財務與非財務信息、定性與定量、價值與風險等多角度明確披露要求,制定了行業關鍵指標及差異化信息披露的標準,旨在切實提高掛牌公司信息披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一是不同行業指引內容各有側重。行業經營性信息是投資者了解掛牌公司并進行投資決策的重要依據,指引圍繞行業特征和經營要素,對公司信息披露內容“深耕細作”。例如,教育行業作為知識密集型行業,指引強化了師資團隊、管理型人才等資源要素的披露要求,重點要求公司披露企業發展的核心驅動因素,如教師情況、知識產權情況、分校或培訓網點情況、在線教育情況等。影視行業受行業政策影響較大且受到嚴格的市場監管,指引著重要求公司披露行業政策、資質、著作權、作品、重要演職人員等信息,并加大對相關風險的揭示力度。同樣,農林牧漁行業具有周期波動大、扶持政策多等特點,指引規范了公司對行業政策、重要資源情況、具體生產和銷售模式等的披露要求。此外,化工行業周期性強、資本密集、資源依賴、高能耗、環保要求高,指引對公司產能、核心設備、原材料及能源供應、安全生產等情況提出了詳細的披露要求。
二是兼顧披露成本,注重監管聯動和差異化。通過要求公司充分披露反映公司投資價值和投資風險信息,突出企業優勢亮點,并盡量以表格形式進行展示,提高信息的“易得”,減少內部和外部投資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進而降低掛牌公司的融資成本等。同時,將公司客觀情況納入考量,堅持重要性原則,采取強制性披露和鼓勵性披露相結合的方式,便于公司合理控制其信息披露成本。此外,指引還引入了“不披露即解釋”原則,對于未按照指引要求披露強制性披露的信息的,要求其向市場和投資者解釋無法披露的原因,對消極回避行業經營信息披露義務的公司適度形成外部市場壓力。
在此次指引制定過程中,全國股轉公司充分尊重、吸收采納掛牌公司、投資者、證券中介機構等不同市場主體的意見,力求在指引中充分反映市場不同利益主體的信息需求,做到“有的放矢”。
推進分行業信息披露工作是全國股轉公司優化信息披露監管方式、強化監管職責的重要舉措。自2016年起,全國股轉公司已陸續發布了多項行業信息披露指引,覆蓋金融、軟件和信息技術、醫藥制造、環境治理、專業技術服務業、零售業、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以及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等多個行業。下一步,全國股轉公司將繼續完善差異化信息披露體系,持續擴大行業信息披露指引的覆蓋面,提高信息披露的針對性,為投資者提供多角度的“立體透視鏡”,并在行業監管中充分發揮科技監管的作用,重點分析與掛牌公司行業經營特點相關的財務數據和風險指標變化情況,提升掛牌準入和年度報告審查的質量和效率。
全國股轉公司10月18日新聞發布會全文如下:
1.請介紹下全國股轉公司目前行業信息披露指引的制定情況。
答:2016年初,全國股轉公司全面啟動行業信息披露指引的研究制定工作,相繼起草并發布了金融業(包括證券公司、私募基金管理機構、期貨公司、保險公司及保險中介、商業銀行、非銀行支付機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醫藥制造業、環境治理業、專業技術服務業、零售業、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13個行業的信息披露指引。在此基礎上,全國股轉公司繼續深入推進監管轉型和分行業監管,不斷總結行業運行規律與風險特征,進一步完善契合投資者需求的行業信息披露規范體系,于本次推出教育業、影視業、農林牧漁業、化工業4個行業信息披露指引。
從掛牌準入環節來看,分行業信息披露指引為擬掛牌公司更有針對性的披露公司經營情況和風險特征提供了指導;從持續信息披露情況來看,絕大部分掛牌公司按照規定在年度報告和臨時報告中披露了行業相關信息,提高了信息披露的有效性和針對性。
2.本次發布的分行業信息披露指引涉及的四個行業是出于什么考慮選取的?
答:分行業信息披露指引的行業選取主要是出于兩點考慮:一是覆蓋具有一定規模的細分行業,完善指引規范體系。上述四個行業公司眾多,覆蓋掛牌公司合計1036家,創新層公司87家,占比分別達11.25%和12.81%。這些公司在商業模式、風險特征、盈利和競爭優勢等方面均呈現差異化的行業特點,原有的信息披露規則難以充分覆蓋。二是關注社會發展熱點行業及重點監管行業,強化行業經營性信息披露。例如,農林牧漁業是關系到國計民生的重要基礎性行業,具有周期波動大、扶持政策多、財務核算不規范現象較多等特點,影響公司價值的行業經營性信息披露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為此,全國股轉公司及時響應市場訴求,將上述行業納入本次行業信息披露指引的制定計劃。以滿足投資者需求為導向,對公司行業關鍵指標及經營性信息增加了披露要求,同時加大了對經營風險的披露力度。
3.本次分行業信息披露指引制定的原則是什么?
答:分行業信息披露指引主要為落實以信息披露為中心的監管理念,在滿足投資者的信息需求的基礎上,考慮掛牌公司信息披露成本以及商業秘密保護等問題。因此,指引的制定主要遵循了以下三項基本原則:
一是強制性披露與鼓勵性披露相結合,平衡公司信息披露成本。分行業信息披露指引在要求充分披露反映公司投資價值和投資風險信息的同時,將公司客觀情況納入考量,堅持重要性原則,采取強制性披露和鼓勵性披露相結合的方式,對于主要信息設定強制性披露要求,同時鼓勵公司對個性化經營信息進行自愿性披露,便于公司合理控制其信息披露成本。
二是披露內容上,著重強化行業特征和經營要素等行業經營信息披露要求。新三板掛牌公司數量眾多、所屬行業多元,投資者往往面臨獲取信息針對性和有效性不足、獲取成本較高等問題。分行業信息披露指引通過引導公司從行業特點出發,側重披露準確反映公司價值和風險的經營性信息,增強信息披露的有效性,有利于減少信息不對稱,突出企業優勢亮點。
三是制定程序上,充分尊重市場各方的信息需求和反饋意見。全國股轉公司在制定行業信息披露指引的過程中,充分尊重掛牌公司、投資者、證券中介機構等不同市場主體的反饋意見。鑒于證券分析師主要從事為機構投資者等客戶提供行業及公司深度研究、證券價值分析等,具備行業研究專業能力,并對市場投資者的信息需求較為了解,本次行業信息披露指引在制定過程中,邀請證券公司相關行業多位證券分析師,開展專題研討會進行信息披露需求調研,并就指引具體條款征詢了意見。
4.本次發布的四個行業信息披露指引針對不同行業提出了哪些披露要求?
答:行業經營性信息是投資者了解掛牌公司并進行投資決策的重要依據。本次制定的行業信息披露指引,結合了各具體行業的主要特征,在披露內容上各有側重:
一是教育行業。教育是國家未來、民族希望的根本,教育行業是國家大力鼓勵發展的行業之一。近年來國家逐步加強對教育行業的整體監管,對教育機構在準入資質和日常監管等方面的合法合規性要求越來越嚴格,同時教育行業作為知識密集型行業,教育公司的師資團隊、管理型人才以及技術型人才等核心人才是企業發展的重要驅動因素,影響其價值的行業經營性信息披露也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對此,教育行業指引重點要求公司結合自身所在細分板塊的特點,披露行業情況、資源要素情況、教師情況、知識產權情況、分校或培訓網點情況、在線教育情況、合規經營情況等重要信息。
二是影視行業。影視作品是國家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和手段,因此影視行業一直以來都受到嚴格的監管。近年來,影視行業在經歷高速發展的同時也顯現出一些問題,如明星天價片酬、陰陽合同、作品質量低下等。此外,影視行業的會計核算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對此,影視行業指引著重要求公司披露行業政策對公司經營的影響;明確有關公司資質情況、著作權情況、核心團隊情況、重要演職人員情況、作品基本情況等的披露要求,并加大對風險的揭示力度;細化要求公司披露收入確認與成本結轉、存貨構成及其核算等多項與行業特點相關的具體會計政策和財務信息。
三是農林牧漁行業。農林牧漁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第一產業和基礎性產業,在我國政治、經濟中占據主要地位,受到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但是,受制于自然資源、外部環境以及行業特有生產經營模式的影響,農林牧漁行業掛牌公司普遍存在盈利能力波動較大的問題。同時,由于行業固有的周期性、現金收付較多、生物資產盤點難度高等特點,農林牧漁企業會計信息舞弊問題較其他行業更加突出。對此,農林牧漁行業指引著重要求公司披露支農惠農等相關行業政策對生產經營的影響;規范公司關于重要資源情況以及具體生產和銷售模式的披露要求,并加大對生產經營各類風險的揭示力度;細化要求公司披露收入確認、各項資源的會計確認、生物資產的計量及減值準備計提等多項與行業特點相關的具體會計政策和財務信息,有助于投資者了解公司的經營情況和風險。
四是化工行業。化工行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性產業,具有周期性強、資本密集、資源依賴、高能耗、環保要求高等特點。同時,化工行業細分子行業繁多,且處于不同的發展階段。為幫助投資者準確理解判斷行業特性和經營狀況,化工行業指引重點要求公司結合自身所在細分板塊的特點,披露產能情況、核心設備情況、原材料及能源供應情況、技術創新、環境保護、安全生產等重要信息。同時,結合化工企業的生產流程特點,要求公司對能耗和原材料的變動情況等進行細化披露,有助于投資者了解公司的業務特點和業績主要影響因素。
5.執行分行業信息披露指引是否會增加掛牌公司成本負擔?
答:全國股轉公司制定分行業信息披露指引,主要目的在于提高信息披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并通過以下三個方面降低掛牌公司成本負擔。一是通過披露行業信息內容可減少內部和外部投資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消除外部投資者疑慮,突出企業優勢亮點,便利企業融資,進而降低掛牌公司的融資成本以及與投資者的溝通成本等交易成本。二是通過改進編制工具,降低掛牌公司信息披露難度。全國股轉公司將在年報模板中明確行業信息的披露內容與格式,盡量以表格形式展示行業信息,同時與年報其他部分重復的內容交叉引用,節約填報時間,減少填報成本,提高年度報告的可理解性和易讀性。三是通過簡化豁免披露流程,降低掛牌公司信息披露成本。考慮掛牌公司商業秘密保護等需求,對于掛牌公司確因客觀原因難以按照指引要求披露相關信息的,可以不予披露,降低過多的信息披露對公司業務開展的影響,也便于掛牌公司合理控制其信息披露成本。
6.全國股轉公司后續還將采取哪些措施加強分行業監管?
答:公開透明、有效高質的信息披露是資本市場優化資源配置的基礎和保障,全國股轉公司將在深入研究行業特點、總結監管經驗的基礎上,繼續完善分行業信息披露規則體系建設:一是對于現行的行業指引,全國股轉公司將密切跟蹤指引的執行情況和市場意見,在持續評估和總結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定期予以修訂完善;二是繼續研究制定一些公司眾多、特點鮮明的行業信息披露指引,逐步擴大行業信息披露的覆蓋面;三是充分發揮科技監管效能,重點分析與掛牌公司行業經營特點相關的財務數據和風險指標變化情況,提升掛牌準入和年度報告審查的質量和效率。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