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 id="sukte"><source id="sukte"></source></b>
      1. <b id="sukte"></b>
      <b id="sukte"><tbody id="sukte"></tbody></b>
    1. <source id="sukte"><menu id="sukte"></menu></source><b id="sukte"><small id="sukte"></small></b>
      1. <u id="sukte"><address id="sukte"></address></u>
          <source id="sukte"></source>
        1. 致股票投資者的一封信--成功的錯覺

          本人感覺,證券投資是一個非常容易帶給投資者成功錯覺的行業,我見過很多所謂“熱愛”投資行業的人,更多像個賭徒而不是熱愛,從投資者本身來看,廢寢忘食、衣帶漸寬終不悔的狀態是類似的,但形似而神不似。

          及時反饋與非及時反饋的區別

          在非證券行業,比如你練小提琴,在剛學的時候,簡直不能稱之為音樂,而是噪音。雖然有無數前人的經驗告訴你會越練越好,但在這個階段,縱使你很努力,收到的仍是負面的反饋。

          這是初始階段再努力都會收到負面反饋的例子,這種現象同樣適用于絕大多數行業,如銷售、行政、管理,也同樣適用于大多數人。我稱之為非及時反饋,并非沒有及時反饋,而是反饋是負面的。

          而證券市場的投資和堵搏,剛好是另一種機制,及時反饋。說說堵搏,是個非常及時反饋的例子,5分鐘堵5盤,如果你運氣好,全贏就是32倍,收益3100%。按照全球最頂尖的投資大師巴菲特先生的20%年收益來算,是19年的努力。

          你5分鐘就超過了集天賦、機遇、努力都是全球頂尖的投資大師19年的收益,這就是堵搏給你的及時反饋,但我們清楚開堵場的一點都不慌,因為堵搏會具有成癮性,知道這個5分鐘32倍的堵徒會回來并且把之前贏的,以及更多都會虧給堵場。

          一貴婦問貝多芬,為什么你鋼琴彈的那么好,貝多芬答,當你每天練8個小時,持續40年時,你也跟我彈的一樣好。而一個40年的堵徒,40年經驗積累后,并不比一個新手賭徒勝算更高。對比其他領域,從及時反饋來看,投資與堵搏更友好,從長期反饋來看,投資與堵搏極不友善,堵搏的不友善主要難在提高,而投資的不友善是短期(10年內)難以區分運氣與能力的區別,進而造成能力難提高。

          乘風而起,乘風而落

          在證券市場上,你很難區你賺的錢是來自于運氣還是來自于實力(特別是3年內的短期收益),

          很多人錯把運氣當實力,那些年你憑運氣賺的錢,最后憑實力虧回去。李路(yin)曾強調,沒有十五年以上的投資收益,很難證明一個投資者的投資水平。而巴菲特在致股東的信時也多次強調3年以內無法衡量其投資收益。

          舉兩個例子,市場前些年非常青睞創業板,當創業板泡沫吹滅前,多少股神橫行,多少收益秒殺巴菲特的20%,3年3倍,5年5倍,我相信很多都是真實的,但是當市場不再青睞創業板的時候,沒用杠桿的損失慘重,用杠桿的早已尸骨無存。

          再往前推20年,全球互聯網風潮,也許一家小公司的一個程序員就身價過百萬,而后互聯網泡沫過后,孫正義身價下跌98%,一地雞毛后出現了極度低估的網易,成就了段永平百倍收益的美傳。

          這幾年市場風向變了,轉向成消費的白酒,醬油,醫藥的創新藥、化學藥,又一波秒殺巴菲特20%的復合收益在誕生。

          乘風而起,必無風而落,市場饒過誰,這5年你風生水起,下個5年你長跪不起,風可以把豬吹起,但風停之時,豬會跌得粉身碎骨。

          我見過最夸張的,用高杠桿,年僅26歲左右,是某投資公司的投資總監,資產過億(白手起家),未來是否能長久走下去我不知道,也許幸存者偏差(高杠桿錯一次就沒了)會永遠眷顧。

          格雷厄姆的警戒:

          格雷厄姆曾在《聰明的投資者》里強調過,在證券市場里,想要取得超過平均的收益,需要付出非凡的努力。我相信很多人是看得懂,卻悟不透這句話。當樣本足夠大,大到成為大盤的時候,所有投資者的平均收益就是大盤的漲幅+股息。

          上證指數過去十年(2009-2019)約漲幅50%,年復合在5%,A股平均股息應該不到2%。

          也就是說,A股投資者(無論機構還是個人)10年平均的年復合收益率低于7%。但如果一個投資者A說自己過去十年的投資年收益率為7%,就顯得很可笑,甚至被淪為笑話一般。可這水平,恰恰還高于投資者的平均水平,在現實中,你是如此平凡,畢業于普通院校,沒有功成名就、沒有驚世才華,做著普通的崗位,拿著普通的薪酬,極為普通的你,憑什么認為你能超越平均水平,憑什么能嘲笑A?是因為你與眾不同的天賦,獨具慧眼的見解,還是你骨骼清奇、運勢超人?

          人性啊,總是喜歡高估自己而低估他人。

          再談段永平

          段永平在投資上花的時間很少且取得了不錯的投資收益,說出了“投資簡單卻不容易”的理解。這句話很多人喜歡聽前半句,投資簡單(實際段也是這么做的)。其實我更喜歡他說做投資比做企業還要難一些,中國企業家千千萬萬,能成為段永平者鳳毛菱角,可就是這樣的一個把企業經營如此成功的人坦言做投資比做企業還難。

          我相信經營企業(幾十年)成功者鳳毛菱角,長期(幾十年)能把投資做成功的同樣鳳毛菱角,其難度絲毫不低前者。但幾年、幾個月秒殺巴菲特、索羅斯、彼得林奇的多如牛毛,投資簡單言論大行其道(我感覺價值投資理論盛行就是這個原因),希望讀者們以此警戒。

          談談我自己

          如果你看過我的文章,至少在努力程度上,我比多數機構研究員、基金經理、網絡大V都要勤勉,雖然文章更新頻次不多,估計除了這個,也沒什么優點了,憑借付出超越常人的努力,常保持謙遜、慎行與獨立思考,期許能夠稍微的戰勝平均水平(7%),我想這是我唯一的憑借,也是我的一些自我認知。

          過兩天元旦了,祝讀者們元旦快樂!新年新氣象哈。

          —————— 分享 ——————

          熱門股票

          1. <b id="sukte"><source id="sukte"></source></b>
              1. <b id="sukte"></b>
              <b id="sukte"><tbody id="sukte"></tbody></b>
            1. <source id="sukte"><menu id="sukte"></menu></source><b id="sukte"><small id="sukte"></small></b>
              1. <u id="sukte"><address id="sukte"></address></u>
                  <source id="sukte"></source>
                1. 亚洲欧美婬色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