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 id="sukte"><source id="sukte"></source></b>
      1. <b id="sukte"></b>
      <b id="sukte"><tbody id="sukte"></tbody></b>
    1. <source id="sukte"><menu id="sukte"></menu></source><b id="sukte"><small id="sukte"></small></b>
      1. <u id="sukte"><address id="sukte"></address></u>
          <source id="sukte"></source>
        1. 達安基因易主!校企上市公司路在何方?

          • 作者:新康界
          • 時間:2020-01-04 07:45
          • 評論:1

          中山大學達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證券代碼:002030.SZ)今天披露了《關于公司股東廣州中大控股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可能發生變更的提示性公告》,廣州中大控股有限公司的股東中山大學已與廣州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就中大控股股權變更達成初步意向。

          達安基因是一家主要從事熒光PCR 檢測技術技術研究、開發和應用,熒光PCR檢測試劑盒和醫療設備的生產和銷售以及提供臨床檢驗服務的生物制品公司,并于2004年8月登陸A股。

          本次無償劃轉的劃出方為中山大學,是我國教育部直屬的事業單位法人,劃入方為廣州金控集團,其唯一出資人為廣州市人民政府。

          校企上市公司實控人變更頻頻

          在A股上市公司里,全國各大高校控制的上市公司一直扮演著重要角色。

          據不完全統計,高校系A股公司達46家。在這46家校企中,有9家為生物醫藥行業,數量占比將近五分之一,其中武漢理工大學控制的人福醫藥,總市值達182億元居所有生物醫藥行業中校企榜首,以下是所屬醫藥行業校企名單。

          表1 生物醫藥行業中高校企業


          數據來源:iFind,中康產業資本研究中心

          2019年以來,許多高校份紛紛在出售旗下所控制的公司。2019年12月23日晚,復旦復華(600624.SH)發布公告稱,公司收到控股股東復旦大學發來的告知函,復旦大學與上海的國有企業就公司股權變更達成初步意向,該事項可能導致公司實控人發生變更。清華大學旗下有8家,在2019年中,清華大學籌劃了旗下5家A股公司易主,接盤的主要為地方國資和民營資本。

          “校企資產”剝離的三大原因分析

          校企改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整體而言,高校系上市公司經營業績并不十分理想,多家公司甚至處于虧損之中。2018年及去年前三季度,有16家高校系上市公司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簡稱扣非凈利潤)負增長。以3家生物醫藥的高校企業為例,達安基因(002030.SZ)從2017年開始營業收入連續兩年下滑,到2018年其營業利潤同比下降7.44%,啟迪古漢(000590.SA)在2016年到2018年營業利潤連續減少,2018年營業利潤更是同比上一年減少了2.5倍,山大華特(000915.SZ)的營業收入和利潤也在2018年出現了較大幅度的負增長,營業利潤同比下滑將近一半。

          表2 各大校企2016年—2018年個別財務指標

          數據來源:iFind,中康產業資本研究中心

          另一方面,高校難以為企業的長期發展提供幫助。現在很多高校上市企業主營業務跟高校開展教學科研關聯小,高校不能有效支撐上市校企的發展。高校應該集中精力做好教學科研,企業應該由社會相關專業人員去經營管理。

          再者,高校產權和責任關系不明確。高校國有資產管理體制中經常可見多頭管理以及監督力度缺失的問題。企業領導從業行為監管不夠嚴格,存在無償占用資產、企業改制行為缺乏規范的問題。一些企業領導沒有依法依規履行國有資產報批報備程序,薪酬待遇和兼職任職管理混亂。最終導致出現高校“管資不管人,管人不管事,管事沒有權”的局面。

          校企資產剝離相關政策出臺

          國家很早就意識到了高校上市企業存在的問題并做出了相應的部署。2015年6月,針對教育部直屬高等學校所屬企業存在的管理問題,教育部便印發《關于進一步規范和加強直屬高等學校所屬企業國有資產管理的若干意見》,要求高校依法依規管理企業國有資產。2019年5月1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高等學校所屬企業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意見指出,高等學校所屬企業體制改革,要堅持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方向,尊重教育規律和市場經濟規律,對高校所屬企業進行全面清理規范,理清產權和責任關系,分類實施改革工作,促進高校集中精力辦學、實現內涵式發展。

          現如今,各高校都在積極進行的資產剝離對上市校企的長遠發展必定有著積極的影響。但是,要實現校企和高校的徹底分離,還需更多時間。一方面,高校企業劃入國資統一監管,也會出現國有企業眾多現在正面臨的問題;另一方面,高校企業核心人員調整可能導致高校企業的競爭力下降。校企與學校盤根錯節,不少校企人員原本就是高校人員,屬于“體制內”。尤其是一些研發人員,不少是高校人員,一旦校企與高校脫離,這些研發人員如果離開校企,對企業的發展會產生不小影響,而如果想讓這些研發人員與高校解除關系,也不是件易事。

          —————— 分享 ——————

          評論 1

          • 三川戶外一一快樂拓展 2020-01-04 10:23

            有戲

          熱門股票

          1. <b id="sukte"><source id="sukte"></source></b>
              1. <b id="sukte"></b>
              <b id="sukte"><tbody id="sukte"></tbody></b>
            1. <source id="sukte"><menu id="sukte"></menu></source><b id="sukte"><small id="sukte"></small></b>
              1. <u id="sukte"><address id="sukte"></address></u>
                  <source id="sukte"></source>
                1. 亚洲欧美婬色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