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木盒
編 | 小白
2020年1月19日東阿阿膠發布2019年業績預告,歸母凈利潤預計虧損3.336億-4.586億,比上年同期(盈利20.8億)下降116%-122%,震驚市場!
這是東阿阿膠自1996年上市以來以來出現虧損,而且是巨虧。
這一天還有一條公告較為矚目,關鍵人物秦玉峰宣告辭職,申請辭去董事會董事、總裁、法定代表人等職務,辭職后不在東阿阿膠擔任任何職務。
2002年-2005年,東阿阿膠幾乎陷入了停滯不前的困境,面臨原料驢皮短缺、產品被邊緣化等嚴峻問題,為盈利增長又涉入了多元化發展的業務,但是效果并不明顯。
2006年秦玉峰接任總裁后,砍掉了啤酒、醫療器械、印刷 、醫藥商業等多元化的業務,將戰略聚焦于阿膠行業,對產品提價并進行品牌營銷。
也是在這時秦玉峰提出提出阿膠“價值回歸”的口號,挖掘阿膠的文化和藥效價值,將對標人參和鹿茸,體現在產品價格上就是提價。
據風云君統計,2006年-2018年東阿阿膠進行了18次提價,2018年12月21日再次公告東阿阿膠出廠價上調6%,12年間出廠價從2006年的196元/公斤漲到3858元/公斤。
風云君在2018年12月文章《東阿阿膠的護城河|風云商學院》中的分析得出兩點主要結論:
2011年之后東阿阿膠基本靠產品提價帶動收入增長,但效果越來越弱,甚至2018年上半年出現收入下滑;
2018年東阿阿膠面臨的問題和2009年、2014年一樣: 單靠提價不足以覆蓋銷量下滑的局面,需求不能消化提價帶來的副作用,阿膠業務板塊收入下滑。
也就是說,阿膠價格漲得太高,市場開始不認東阿阿膠的價格回歸策略。
一旦價格漲賣不動,就很容易產生一個很嚴重的后果:經銷商開始去庫存,然后壓力傳遞到東阿阿膠,導致公司不得不降價。
這和茅臺一樣,廠商和終端消費者之間存在眾多投資需求囤貨的經銷商,于是產生了存貨周期:產品價格上漲的時候公司業績會很好,下跌的時候公司業績會很差。但畢竟阿膠不是茅臺,茅臺挺過了塑化劑、三公消費危機,東阿阿膠并沒有。
2018年東阿阿膠的年報上應收票據同比增長172.73%,應收賬款同比增長80%,2017年應收賬款的第一名的客戶到2018年仍未還款,具體結論為風云君對2018年年報文章標題《風云年報快評 | 東阿阿膠:阿膠收入靠信用放寬和產品提價維持增長》。
2019年7月15日東阿阿膠半年報業績預告同比下滑75%-79%,盈利為1.81億-2.16億之間,市場一片嘩然,認為又是一家白馬股暴雷,未曾想到2019年全年巨虧。
東阿阿膠對業績變動的原因說明為:
近年來,受整體宏觀環境以及市場對價值回歸預期逐漸降低等因素影響,公司渠道庫存出現持續積壓。為避免企業長期良性健康受到不利影響,今年公司主要側重于清理渠道庫存,主動嚴格控制發貨、全面壓縮渠道庫存數量,尤其在下半年進一步加大了渠道庫存的清理力度,因此對經營業績影響有所加大。
(資料來源:東阿阿膠業績預告)
秦玉峰本來應該去年就急流勇退的,最后在這巨虧的敏感時期公告出辭職,也留下了不完美的遺憾。
秦玉峰持股比例并不高,只有16.57萬股,占總股份比例僅為0.03%。接任總裁的人為高登鋒,并不是控股股東華潤的人選,也是老東阿阿膠人,曾經以市場起家,此前職位是副總裁。
(新任總裁高等鋒簡歷)
這也意味著秦玉峰的時代結束,期待東阿阿膠新的管理層帶領公司走出此前困境和走向更好的未來。
免責聲明:
本報告(文章)是基于上市公司的公眾公司屬性、以上市公司根據其法定義務公開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臨時公告、定期報告和官方互動平臺等)為核心依據的獨立第三方研究;市值風云力求報告(文章)所載內容及觀點客觀公正,但不保證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等;本報告(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值風云不對因使用本報告所采取的任何行動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