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貝仕達克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最近剛通過了發審委的審核,這家公司的主要產品是智能控制器,應用于電動工具領域,招股書選取的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包括拓邦股份、朗科智能、盈趣科技等等。
貝仕達克在最近幾年業績增速還是可以的,但是力場君(微信公號“基本面力場”)提示大家關注一下這家公司的毛利率,顯著超過了同行業的平均水平。而且從毛利率的變化趨勢上,在最近三年貝仕達克是穩步提升,而同期同行業的公司毛利率波動都很大;特別是2018年,同行業毛利率都是下滑的,唯獨貝仕達克還提升了2個百分點多。
對此,貝仕達克也在招股書中做了解釋,原因包括地域特征、勞動力成本差異等等,但都不足以釋清這種毛利率與行業趨勢背離的現象。力場君覺得,這值得關注和深究一下,也想聽聽大家對此有什么想法呢?
其實,貝仕達克引起力場君關注,還不是因為毛利率,而是因為貨幣資金。
“缺失”的貨幣資金
按照財務數據披露,貝仕達克2016年末到2018年末的貨幣資金余額分別多達8190.76萬元、11330.39萬元和12075.37萬元,資金還是挺充沛的。在正常的邏輯下,公司有這么多的貨幣資金存在銀行,必然就會對應著有存款利息收入,最起碼也能按照0.35%的活期存款利率拿利息。
但是,貝仕達克披露的數據顯示,2017年和2018年的利息收入金額分別只有5.66萬元和7.5萬元,即便按照活期存款利率計算,平均銀行存款金額也分別只有1617.14萬元和2142.86萬元,這都遠遠低于貝仕達克披露的各年度年末的上億元貨幣資金余額。
2019年,多個上市公司被曝出貨幣資金造假,最典型的就是涉案金額達三百億的康美藥業,刷新了投資者的認知。
當然,這不能斷定貝仕達克的貨幣資金存在問題,但至少可以說明這家公司在平時絕大部分時間里,并不像資產負債表所顯示出來的這樣有錢,在平日里巨額貨幣資金并不存在于該公司的賬戶上。
“可資借鑒”的案例
貨幣資金并不存在于賬戶上,這有三種可能:1、公司的業務經營過程中,在年初支付出去大額采購款,但是到年底才能集中把銷售款收回來,這導致年中期間的貨幣資金短缺;2、貨幣資金在平日里被借出去了;3、貨幣資金是假的。
對于貝仕達克而言,如果是第一種情形,當然是最好的一種結果。但是力場君(微信公號“基本面力場”)也關注到一個現象,就是在2019年上半年末,該公司的賬面貨幣資金余額為1.68億元,相比2018年末增加了三分之一;而2019年上半年中,貝仕達克的利息收入達35.75萬元,相當于2018年全年的5倍,按照活期存款利率折算年化平均存款余額為10214.29萬元、相當于2018年的5倍。
相比起來,貝仕達克2019年上半年的貨幣資金與利息收入匹配,正常的多,但是也反襯出此前2017年、2018年是異常的。
至于第二、第三種可能性,力場君真心希望這不是真實的情況,單從數據分析的角度來看,力場君也為大家提供一個相似案例、以作類比:
騰信股份披露的2018年末貨幣資金余額高達2.17億元,但是2018年中利息收入僅為16.63億元,以活期存款利率測算的平均存款余額則僅為4751.43萬元。
2019年7月,騰信股份收到北京證監局函件,其中就違規出借超億元資金。公開信息顯示,2018年12月25日,騰信股份與銀華恒盛國際資產管理(北京)有限公司簽訂《臨時資金借款協議》,借出資金3125.81萬元;于2018年12月27日與摩天三五(天津)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及神州中金(北京)投資有限公司簽訂三方《臨時資金借款協議》,借出資金7600萬元。騰信股份合計借出上市公司資金10725.81萬元,占騰信股份最近一期經審計凈資產的26.22%,未進行信息披露。
說起來,騰信股份也是個很有故事的公司,改天再與大家單聊。等年后吧,力場君再做些準備。
至于貨幣資金造假案例,無論是康美藥業、輔仁藥業還是神霧環保,也都存在相似的貨幣資金余額與利息收入匹配度偏離的情形。
但還是歸結于那句話,貝仕達克的數據指向該公司的貨幣資金異常,但尚不能就此斷定存在財務造假,只能說這家公司平日里的貨幣資金,遠遠不如年末數據這樣多。至于再具體的原因,并非是力場君(微信公號“基本面力場”)所能挖掘的了。
另外,做個預告,后天(周三)力場君就兩個很有特殊性的房地產股,做一個對比分析、聊上幾千字的。正在寫作中,還請大家繼續關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