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來看一個債務過度而破產的故事,15年初資深股民李明判斷一部超牛大牛市即將來臨,也賣了房子,把200萬賣房款打進了股市,為了追求更高的獲利,它呢還以1:1的比例從券商融資又融入了200萬,很快隨著股指的上漲,2615年的5月底,李明的賬戶資金已經翻了一番達到了800萬,此時李明判斷股市上漲的趨勢不會短期結束,上證指數突破6400點創出新高是大概率事件,于是又按1:2的比例從配資公司融資1200萬元,賬戶資金此時已經達到2000萬元,股市繼續上漲,眼看自己賬戶經常一天就增長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心血來潮,自我感覺就是股神,可是2015年6月股市開始大幅回落,貪婪和過度自信是李明判斷失誤,他沒有及時逃離,結果隨著股市斷崖式下跌,他的股票賬戶瞬間爆倉,不僅虧光了盈利,本金也虧光了。
杠桿炒股不可取,股市永遠都潛藏著巨大風險,有的人雖然一時靠杠桿賺了很多,但最終全部虧完,有句話說的好,靠運氣賺來的錢,后面一定會憑實力虧掉!所以還是要安全穩健的策略才能走的更遠。
另一個故事是一起校園貸的故事,大學生張華注冊了某網貸平臺的賬號,自己有8000元的額度可以使用,其中4000元可以提現金4000元可以用于網絡購物,初次接觸網貸的張華自己算了一筆賬,如果每個月還200或者300元,就可以在24個月或者36個月之內把借的錢還清,可到還款時才突然發現自己沒有錢來還,于是就找同學來借錢,又加入其他的網貸平臺,或者是秋秋群、微信群,借助其他的網貸平臺開始借新貸還舊貸。用完各個網絡平臺的借款額度之后,張華開始接觸高利貸,借款1000元,實際上只拿到700元,一星期之后需要還款1300元或者1500元,這以后張華一直過著借錢還錢,借錢還錢的生活,從最初的只有一個網貸平臺借款8000元到現在,在各個網貸平臺說貸款的金額已經高達30多萬,從這三個案例可以看出負債可以讓你獲得資源用的好,就是你事業成功必備的武器,同時負債也需要你付出成本,承擔風險管控不當就會導致你破產或者其他風險。
近些年經常看到校園貸的悲慘故事,很多大學生過度消費,貸款消費,最后造成很嚴重的后果。如果他們在貸款之前得到相關的財商教育,我想他們不會被校園貸坑到這般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