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華能國際披露半年度報顯示,2023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260.32億元,同比上升7.84%;實現歸母凈利潤63.08億元,同比增長309.67%。今早,第一財經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華能國際,公司投資者熱線工作人員表示,對于業績回升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國內燃煤價格下降而電量上漲的綜合影響,另一方面是新加坡業務利潤同比大幅增長。該工作人員還表示,下半年的公司盈利情況與燃煤價格密切相關。到今年三四季度,燃煤價格后續是下行還是獲得支撐,這個很難判斷。
華能國際跌超6%,浙能電力跌超5%,皖能電力、華電國際、寶新能源、建投能源、粵電力A等跟跌。
港股電力板塊走低,截至發稿,華能國際電力(01071.HK)跌近4%,大唐發電(00991.HK)跌3.73%。
電力板塊港股午后震蕩走低。截至發稿,華能國際電力(00902.HK)跌4%,華電國際電力股份(01071.HK)跌4%,大唐發電(00991.HK)跌4%,中國電力(02380.HK)跌4%,華潤電力(00836.HK)跌近4%。
華能國際披露一季報,一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22.5億元,同比增長335.3%。
企查查APP顯示,近日,華能(瓊海)光伏發電有限公司成立,注冊資本2億余元,經營范圍包含:生物質能技術服務;蔬菜種植;儲能技術服務;新興能源技術研發等。企查查股權穿透顯示,該公司由華能國際控股企業華能海南發電股份有限公司、SINOSING GREEN INVESTMENT PTE.LTD.共同持股。
華能國際消息,近日華能大安500MW風電項目全容量并網投產,標志著華能國際首個大容量跨區域新能源項目投產。華能大安500MW風電項目是華能國際在吉林省最大的單體風力發電項目。項目總裝機500MW,投資32.62億元,安裝119臺風機,年發電量16.1億千瓦時。
華能國際3月21日公告,2022年營收2467.25億元,同比增長20.31%;由于本年度煤價仍居高位,且公司煤機裝機比例較高,新能源發電盈利未能覆蓋煤電虧損等情況影響,全年業績虧損,2022年虧損73.87億元,上年同期虧損102.64億元。(華能國際)
華能國際(600011)在互動平臺表示,近年來,公司聯合西安熱工院等單位實施了多項相關650超超臨界技術重點科技項目,在高溫材料等方面取得了技術突破,攻克高溫合金材料優化、冶煉、變形、組織和性能控制制備等節點的科學和工程技術難題,研發出650和700級機組高溫段部件所需的多種合金,相關技術已開始在示范電廠應用。
電力股今日繼續走高,截至發稿,華能國際(00902.HK)漲5.2%;華電國際(01071.HK)漲5%;大唐發電(00991.HK)漲4.22%;中國電力(02380.HK)漲3.79%;華潤電力(00836.HK)漲3.05%。
華能國際(600011)1月30日晚間發布業績預告,預計2022年年度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虧損為70億元到84億元。2022年公司煤電經營同比大幅減虧;但由于本年度煤價仍居高位,且公司煤機裝機比例較高,新能源發電盈利未能覆蓋煤電虧損等,導致公司總體虧損。
據華能國際官微1月5日消息,2022年12月31日16時整,華能國際電力股份有限公司所屬華能石洞口一廠5號機組順利通過168小時滿負荷試運行,標志著全國首個等容量替代示范性項目正式邁入商業運營階段。作為全國首個等容量替代示范性項目,上海石洞口一廠共建設2臺650MW機組。5號機組投運,將為上海地區“迎峰度冬”和能源保障發揮重要支撐作用。
截至發稿,華能國際電力漲3.92%、大唐發電漲3.77%、中國電力漲2.56%。
近日,華能沿海(南通)能源電力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為陳蔡輝,注冊資本23.19億人民幣,經營范圍包括新興能源技術研發;供冷服務;太陽能發電技術服務;儲能技術服務;熱力生產和供應等。股東信息顯示,該公司由華能國際電力江蘇能源開發有限公司、南通沿海開發集團有限公司、江陰熱電有限公司共同持股。
近日,華能沿海(南通)能源電力有限公司成立,注冊資本23.19億元,經營范圍包含儲能技術服務;合同能源管理;節能管理服務;熱力生產和供應等。企查查股權穿透顯示,該公司由華能國際全資子公司華能國際電力江蘇能源開發有限公司等共同持股。
近日,華能豐陽合肥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為林范軍,注冊資本1000萬元,經營范圍包含:太陽能發電技術服務;風力發電技術服務;碳減排、碳轉化、碳捕捉、碳封存技術研發;儲能技術服務等。(證券時報)
華能國際9月9日公告,公司已于近日完成了華能國際電力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度第九期超短期融資券(簡稱“本期債券”)的發行。本期債券發行額為20億元,期限為35天,單位面值為100元,發行利率為1.25%。(界面新聞)
港股電力股走高,華能國際電力股份漲超5%,華電國際、華潤電力、中國電力漲超3%。
俄烏沖突之后大宗商品價格持續高位運行,在上市公司半年報業績上已有體現。就火力發電產業鏈而言,因為煤炭價格大漲,以煤炭上游開采為主的兗礦能源(600188.SH)上半年凈利飆升近兩倍;而以火力發電為主營業務的華能國際(600011.SH),則因為煤炭采購成本過高而導致“扭贏為虧”,產業鏈上下游不同企業形成了很鮮明的對比。
華能國際(600011)7月26日晚間公告,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168.69億元,同比增長22.68%;歸母凈利潤虧損30.08億元,上年同期凈利潤44.5億元。(證券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