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柴動力昨日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公司氫能源業務目前仍處于研發試制階段,尚未批量生產。募投項目“氫燃料電池智能制造建設項目”正在進行部分設備安裝調試,項目建設工作按計劃有序開展。
企查查APP顯示,近日,安徽萬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注冊資本20億元,經營范圍包含:節能管理服務;新興能源技術研發;新材料技術研發;合同能源管理等。公司由中環環保(300692)、全柴動力(600218)等共同持股。
全柴動力(600218.SH)8月26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主營業務為發動機的研發、制造與銷售。公司氫能源業務目前處于研發試制階段。(每日經濟新聞)
全柴動力、穗恒運A、首航高科漲停,廣匯能源、納爾股份、京城股份、億華通、九豐能源漲超5%,,天能股份、雄韜股份、厚普股份、雪人股份等跟漲。
全柴動力消息,6月8日,全柴第100萬臺博世共軌發動機順利下線,雙方共同舉行下線儀式。面對“雙碳”目標,新能源產業的發展,以及即將實施的四階段油耗法規,全柴與博世公司進一步加強合作。在傳統業務合作的基礎上,深入加快在混合動力、氫燃料發動機等新能源領域的技術儲備和開發,應對挑戰。雙方簽訂了新的戰略合作協議。
全柴動力4月7日在互動平臺表示,控股子公司中能元雋主營氫燃料電池動力系統及其關鍵零部件的研發和生產。目前處于研發試制階段,尚未批量生產。募投項目“氫燃料電池智能制造建設項目”完成后形成質子交換膜、膜電極各20,000㎡/年、燃料電池動力系統2,000臺套/年的生產能力。
全柴動力(600218)在互動平臺表示,控股子公司中能元雋燃料電池產品正處于開發驗證階段,目前已完成部分設備的安裝調試。中能元雋擁有與燃料電池相關的多項專利。
全柴動力(SH 600218)10月28日晚間發布三季度業績公告稱,第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約13.49億元,同比增長16.15%。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413萬元,同比下降81.67%。(每日經濟新聞)
全柴動力9月9日晚間發布公告稱,本次非公開發行完成后,公司新增股份數約6684萬股,發行價格11.22元/股,募集資金總額約7.5億元。(每日經濟新聞)
全柴動力(600218)8月18日晚間披露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稱,公司質子交換膜、膜電極、氫燃料電池技術未經過市場商業化應用驗證,未來在技術研發、產品競爭能力、盈利能力等方面存在不確定性;與氫燃料電池業務相關的資產規模較小,非主營業務且無營業收入,即使投產,預計對上市公司整體業務影響也較小,公司沒有氫燃料電池相關業務的在手訂單;氫燃料電池行業發展目前仍處在早期階段。(e公司)
全柴動力(600218))8月13日晚披露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公司氫燃料電池技術未經過市場商業化應用驗證,未來在技術研發、產品競爭能力、盈利能力等方面存在不確定性;與氫燃料電池業務相關的資產規模較小,非主營業務且暫無營業收入,即使投產,預計對上市公司整體業務影響也較小;氫燃料電池行業發展目前仍處在早期階段,且有賴于加氫站等配套設施跟上,市場大規模商業化存在不確定性。(e公司)
4天3板的全柴動力(600218)8月11日晚間公告,公司氫燃料電池產品未經過市場商業化應用驗證,商業化過程存在不確定性。與氫燃料電池業務相關的資產規模較小,非主營業務且無營業收入,未來在技術研發、產品競爭能力、盈利能力等方面存在不確定性。同時,目前氫燃料電池行業發展仍處在早期階段,市場大規模商業化存在不確定性,即使投產,預計對上市公司整體業務影響也較小。(e公司)
3天2板的全柴動力(600218)8月10日晚間公告,公司燃料電池業務目前處于研發試制階段,尚未批量生產。氫能源市場的未來發展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若氫能源市場短時間內不能進行有效的商業化應用,燃料電池業務可能無法給公司創造預期的收益。截至目前,公司燃料電池業務暫無營業收入,未來燃料電池業務對公司業績的影響尚不明確。(e公司)
8月6日,氫燃料電池概念異動拉升,截至發稿,全柴動力、美錦能源雙雙漲停。(證券時報)
有投資者向全柴動力(600218)提問,土耳其對原產自中國的柴油發動機反傾銷調查,是否對公司有影響。全柴動力4月8日回復稱,經向全柴動力進出口公司核實,反傾銷調查主要針對原產自中國的功率不超過15千瓦的柴油發動機產品,從目前情況看,對公司暫無影響。(證券時報)
全柴動力(600218)12月25日晚間公告,擬定增募資不超7.5億元,將用于國六系列發動機智能制造建設(二期)項目、綠色鑄造升級改造項目、氫燃料電池智能制造建設項目、補充流動資金。發行對象為包括公司控股股東全柴集團在內的不超過35名特定投資者。(e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