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今天(7月9日),上海臨港新片區與一批高能級航運服務企業簽約,16個重點簽約項目涉及船舶運輸、船舶管理及“數字化”“智能化”“綠色低碳”航運服務等。全國首個國際航運綜合服務平臺——“航運通”上線,平臺集企業注冊、政策咨詢、航政服務等五大服務功能為一體,為航運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窗口。
上海臨港消息,近日,洋山海洋離岸科創中心項目首根鋼柱完成吊裝,正式拉開主體鋼結構工程施工序幕。此次鋼結構首吊完成后,洋山海洋離岸科創中心項目將進入嶄新建設階段,預計今年10月有望實現鋼結構主體全面封頂,12月完成主體研發辦公樓結構驗收,計劃于2024年完工并投入使用,明年將招引更多跨國龍頭企業,助力打造特殊綜保區產業建設載體。
《臨港新片區智能網聯汽車創新引領區總體建設方案》發布,總體構建智駕、智數、智產、智城和智標的“5i智聯、暢行臨港”戰略行動。《方案》顯示,到2025年,力爭把臨港建成全國第一個“數據通全路、云網聯全車、智能賦全城”的智能網聯汽車創新引領區。
據上海臨港消息,6月5日上午,上海市委常委、臨港新片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陳金山帶隊赴上海三一重機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上飛飛機裝備制造有限公司、高效低碳燃氣輪機試驗裝置項目調研,研究推動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高質量發展。
4月26日,上海臨港新片區整區域光伏推進大會在臨港中心順利召開。會上,臨港新片區光伏應用聯盟揭牌成立。
4月24日,上海臨港發布海洋創新園產業生態系統建設成果。據介紹,海洋創新園以“海洋+智能制造”集群式發展為特色,聚焦海洋高端裝備、深遠海探測、海洋生物科技和航運服務領域,推進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生物醫藥、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四大前沿產業。
上海臨港副董事長顧倫表示,漕河涇開發區作為上海科創中心重要承載區,要持續不斷地提升開發區的創新策源能力,加大創新要素集聚,積極導入高端人才,出臺特定扶持政策,為元宇宙企業的發展壯大提供更優質條件、更廣闊平臺。
4月14日,上海臨港(600848)發布2022年年度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9.99億元;凈利潤10.09億元;扣非凈利潤11.55億元。截至報告期末,公司總資產663.14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170.16億元。
據上海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介紹,臨港新片區機場南片區單元規劃(草案)正在公示,公示時間至2023年4月29日,本次規劃總面積約28平方公里。臨港新片區機場南片區將發揮東方樞紐的國際開放門戶樞紐和臨港新片區特殊經濟功能區的發展優勢,打造新片區航空產業功能區和國家臨空產業集聚示范區。(上海發布)
企查查APP顯示,近日,上海臨港牧怡生物基因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為陳良,注冊資本500萬元,經營范圍包含:種畜禽經營;動物飼養;細胞技術研發和應用;農業科學研究和試驗發展;自然科學研究和試驗發展等。企查查股權穿透顯示,該公司由上海臨港全資子公司上海臨港經濟發展集團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等共同持股。
據“上海臨港”微信公眾號3月22日消息,“臨港科創,智領未來”2023臨港科創先鋒論壇活動22日舉辦,上海臨港新片區金融科技人才服務中心在活動現場揭牌。
2023年3月16日,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2023年第一期“商旅臨距離”主題沙龍在“冰立方”場館舉辦。會上,新片區管委會商文體旅處發布2023年體育賽事活動計劃,根據計劃,今年落地臨港新片區的賽事有環法中國系列賽、上海臨港半程馬拉松賽、網易電競《永劫無間》職業聯賽、首次增設兒童賽的斯巴達勇士賽和臨港本土培育的大鐵鐵人三項賽等。
在2023全球人工智能開發者先鋒大會上,臨港新片區管委會、高新產業和科技創新處副處長李向聰透露,截至目前,臨港新片區智能汽車產值突破2400億元,整車產量規模突破92萬輛,稅收接近100億元。當前臨港圍繞智能汽車產業發展正在做三件事情:一是積極落實好浦東無人駕駛智能網聯汽車的創新條例的落實;二是圍繞智能汽車搭建產業體系,臨港將在今年發布《臨港智能汽車發展戰略規劃》;三是臨港將對外發布重磅的人才政策,圍繞“汽車人”在臨港的創新創業,從租房、住房、安家、落戶,包括稅收返還和獎勵,采取一些全方位的扶持。(財聯社)
上海市委常委、臨港新片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陳金山表示:在過去三年,工業產值、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均超過40%,財政收入增長60%,預計今年固定資產投資總額會接近1500億。“我們會不斷夯實算力算法等基礎,大力發展AI芯片、AI軟件、智能硬件等重點產業,積極布局量子計算、元宇宙等前沿領域,不斷提高自動駕駛數字孿生城市的應用場景,力爭通過三到五年時間把滴水湖創新港打造成為上海市人工智能發展的新高地、國家人工智能產業重要的聚集地。”(科創板日報)
據上海臨港消息,2月20日,新建設的中國聯通上海臨港國際云數據中心地下施工部分初戰告捷,圍護工程已經完成,近五百名工人進入主體結構施工階段。該數據中心為國家東數西算戰略的重要節點,是聯通目前一次性建設規模最大的項目,包含聯通最大單體數據中心,可滿足未來數字化轉型需求,金融政企、高科技企業數據服務需求的國際化算力中心,擬于明年上半年建成交付。
2月2日,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發布2023年工作要點,提出推動金融開放創新發展,加快建設國際金融資產交易平臺,加快建設國際再保險業務平臺,支持中國集成電路共保體發展,年內引進各類金融機構及投資類企業100家。
上海臨港管委會牽頭組織編制了《面向無駕駛人的路側車路協同系統分階段建設導則》,現面向社會開展第一輪公開意見和建議征集工作。意見稿提出,臨港新片區預計2025初步建成新一代智慧交通體系,整體水平達到國內領先,2035全面建成國際公認技術水平最高、普惠程度最廣的智慧交通體系。
天眼查App顯示,近日,上海臨港新片區氫能私募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成立,執行事務合伙人為上海臨港科創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注冊資本6億人民幣,經營范圍包括以私募基金從事股權投資、投資管理、資產管理等活動。股權穿透圖顯示,該公司由上海臨港氫能產業發展有限公司、上海機動車檢測認證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等共同持股。
當天,臨港新片區“一帶一路”合作交流工作站揭牌成立,將進一步團結凝聚“一帶一路”華僑華商力量,吸引更多優質企業融入臨港新片區。(界面新聞)
上海臨港公告,擬以現金33億元收購公司實際控制人臨港集團持有的上海臨港新片區經濟發展有限公司85.7143%股權。本次交易完成后,新片區經濟公司將成為公司的全資子公司。(財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