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積極穩妥推進的原則,在主管部門的統一部署下,我們目前已經著手準備全國碳市場擴容,預計明年會有新增行業參與市場。”6月12日,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董事長賴曉明在界面雙碳峰會上表示。
福建金森(002679)4月5日晚間公告,公司近日與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開展以下合作:開展碳市場合作圈和聯盟合作;開展碳相關業務和服務合作;開展培訓和能力建設合作;開展研究和咨詢業務合作;開展碳交易和碳普惠合作;開展氣候投融資項目合作;建立互動交流機制。
12月28日,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發布上海清算所調整上海碳配額遠期保證金參數通知。自2022年12月30日起,保證金標準將有所上調,自2023年1月4日起,如市場無重大異常波動情況發生,保證金標準恢復至正常水平。(界面新聞)
據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網站消息,2022年11月24日下午,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在第330個交易日成交量突破2億噸大關。截至當日交易結束,全國碳市場碳排放配額累計成交量2.00億噸,成交額88.36億元,超過半數的重點排放單位參與了交易。
據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9月8日消息,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發布關于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2022年中秋節休市安排的公告。(上海證券報)
據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9月1日消息,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發布關于組織開展2021年度上海碳排放配額有償競價發放(第一次)的通知。(上海證券報)
7月16日,全國碳市場正式啟動一周年之際,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和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主辦了首屆“2022年中國國際碳交易大會”。會上,上海電力與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國氫中聯氫能研究院和臨港氫能公司舉行了共建上海氫交易所合作協議云上簽約儀式。(證券時報)
在全國碳交易市場啟動一周年之際,7月16日下午,2022年中國國際碳交易大會在線上舉行。會上,上海環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舉行基于CCER減排量交易協議的融資合作簽約。該合作是國內首單基于CCER減排量交易協議的融資業務。(界面新聞)
7月16日下午,2022中國國際碳交易大會在上海舉辦。會上,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宣布啟動碳價格指數開發工作。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的支持下,上海環交所正加快推動碳價格指數研發,致力于推動形成碳市場價格“風向標”,為主管部門、企業、投資機構等各方主體制定戰略決策提供參考依據。未來條件成熟之際,將進一步基于碳價格指數探索開發交易類產品,豐富市場投資標的,引導更多資本進入低碳減排領域,助力實現我國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3月28日,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發布《關于疫情防控期間全力保障上海碳市場運行的通知》,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就疫情防控特殊時期上海碳市場相關業務開展做出調整和安排,落實落細支持疫情防控和保障上海碳市場運行各項工作。(證券日報網)
上海環境(601200)3月25日晚間披露年報,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71.02億元,同比增長57.41%;凈利潤6.87億元,同比增長9.77%;基本每股收益0.61元。擬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1.00元(含稅)。(證券時報)
2月21日,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總經理劉杰表示,今年下半年可能有部分投資機構進入全國碳市場。北京綠色交易所總經理、北京綠色金融協會秘書長梅德文表示,目前,中國碳市場交易規模比較小,交易價格比較低,交易流動性缺乏,投融資功能有待提高,這是中國碳市場的現狀。(證券日報網)
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董事長賴曉明在接受記者專訪時透露,目前國家正在積極籌備重新啟動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CCER)項目的備案和減排量的簽發,全國CCER市場有望在2022年重啟。(上海證券報)
12月9日,上海環境(601200.SH)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垃圾發電有碳減排的效益,上海環境截至目前已有5個CCER項目在國家發改委備案。(界面新聞)
上海環境公告,獲三峽資本及長江環保集團二次舉牌,持股達10%。(財聯社)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碳達峰碳中和相關工作的文件精神,配合做好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第一個履約周期相關工作,支持重點排放單位使用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CCER)抵銷碳排放配額清繳,降低交易成本,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湖北碳排放權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共同研究決定,于2021年1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間免除收取CCER交易手續費。(財聯社)
上海環境(601200)8月30日晚間披露半年度報告,公司上半年營收38.34億元,同比增長100.5%;凈利潤4.15億元,同比增長25.66%;基本每股收益0.37元。報告期內公司運營生活垃圾焚燒項目22個,共計入廠垃圾432.93萬噸,同比增長27.70%,垃圾焚燒上網電量13.5億度,同比增長30.89%。(證券時報網)
吉電股份(000875)8月3日晚披露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公司與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將共同推動吉林省的區域自愿減排交易市場建設、碳減排項目開發和碳普惠推廣工作。本合作內容為企業間的合作意向,不屬于政府建設吉林省碳交易中心的范疇,不屬于國家正在開展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范疇。(e公司)
6月30日,東珠生態宣布與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綠技行簽訂戰略合作協議,三方將共同推進碳減排技術的研究與落地。上海環交所是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系統建設的主要實施單位,承擔著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平臺的建設及運維工作。東珠生態董事長席惠明表示,希望通過與上海環交所、綠技行的深度合作,在林業、濕地、草原等相關碳匯方面,為國家“2030碳達峰,2060碳中和”戰略目標貢獻應有的力量。(證券時報網)
國網英大(600517)3月14日晚間公告,公司及下屬子公司未持有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股權。公司下屬全資子公司英大碳資產目前主營業務沒有形成規模經濟效益,業務體量較小,對公司業績貢獻較小。公司主營業務涵蓋信托、證券、期貨、保理、電力裝備制造等領域,主業未發生任何變化。(e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