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核建公告,簽署福建寧德核電廠5、6號機組核島土建工程合同。
中字頭個股開盤走弱,中國核建跳水跌超8%,中國鋁業、中信海直、中鋼國際、中鋁國際、中國海誠等紛紛下挫。
數據顯示,周二(7月11日),共有12家公司限售股解禁,合計解禁量為3.45億股,按最新收盤價計算,合計解禁市值為48.91億元。從解禁市值來看,3家公司解禁市值超億元。其中,中國核建、東尼電子、華友鈷業解禁市值居前,解禁市值分別為23.84億元、20.95億元、2.85億元。
中國核建7月5日公告,本次股票上市流通總數為2.82億股,上市流通日期為7月11日。
中國核建(601611)5月15日晚間公告,截至2023年4月,公司累計新簽合同495.4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5.46%。截至2023年4月,公司累計實現營業收入359.0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8.48%。
中國核建4月28日公告,2023年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89.29億元,同比增長10.09%;歸母凈利潤5.08億元,同比增長20.15%;基本每股收益0.17元。
中國核建(601611)3月14日晚間發布經營簡報,截至2023年2月,公司累計新簽合同207.52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5.8%;公司累計實現營業收入182.9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7.54%。
有投資者對中國核建(601611)1月新增訂單大幅下降表示關注,中國核建在互動平臺回復稱,公司1月新簽訂單受行業招投標節奏、春節假期等多因素影響,并不具備代表性。
11月29日,中國核建于上海中核科創園舉辦戰略合作簽約暨平臺公司揭牌活動,中國核建總經理、黨委副書記戴雄彪代表中國核建,通過現場和云簽約的形式,分別與中國核電、中國原子能、中國鈾業、中國中原、戰略規劃總院、新華發電、同方股份、電力規劃總院、中咨資本、上海聯交所等10家單位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將在國內外核能及其他工程建設、核應急業務、工程咨詢服務等20余個領域開展有針對性的對接合作,加強信息技術共享,深化內外產業協同,強化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積極構建內外部“雙循環”協同發展、產業鏈上下游聯動的大格局。
中國核建在接受調研時表示,公司目前在房地產領域主要承攬一些商業地產和政府保障性住房建設業務;公司目前發展方向主要集中在新能源、地方基礎建設和工業安裝領域。(第一財經)
中國核建(601611)11月14日晚間公告,非公開發行股票申請獲得證監會發審委審核通過。(證券時報)
中國核建(601611)10月13日晚間公告,截至2022年9月,公司累計新簽合同955.2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1%;累計實現營業收入760.6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0.51%。(證券時報)
中國核建(601611)9月9日晚間公告,截至2022年8月,公司累計新簽合同833.7億元,同比增長0.42%;累計實現營業收入660.4億元,同比增長19.37%。(證券時報)
中國核建(601611)8月17日晚間公告,截至2022年7月,公司累計新簽合同752.9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4%;公司累計實現營業收入596.2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3.94%。(證券時報)
中國核建(601611)6月13日晚間公告,截至2022年5月,公司累計新簽合同527.43億元,同比下降1%。截至2022年5月,公司累計實現營業收入409.66億元,同比增長23.68%。(證券時報)
中國核建(601611)5月11日晚間公告,子公司近期簽署三門核電二期核島土建工程施工合同、三門核電二期核島安裝工程施工合同、海陽核電二期核島土建工程施工合同、海陽核電二期核島安裝工程施工合同。(證券時報)
中國核建(601611)5月9日晚間披露經營情況簡報,截至2022年4月,公司累計新簽合同394.9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5.6%。截至2022年4月,公司累計實現營業收入330.9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6.38%。(證券時報)
中國核建(601611)4月22日晚間公告,中國信達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信達”)計劃以集中競價方式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5297.3萬股,即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2%。(證券時報)
中國核建(601611)4月7日晚間公告,截至2022年3月,公司累計新簽合同290.6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9.4%。截至2022年3月,公司累計實現營業收入255.6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5.56%。(證券時報)
中國核建公告,1月累計新簽合同114.45 億元,同比下降2%。(財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