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板塊持續走強,信達證券、國聯股份、首創證券漲停,華泰證券、國金證券等紛紛走高。
華泰證券研報表示,7月民航需求進入暑運旺季,航司數據表現改善,根據飛常準數據,我國航司國內航班恢復至2019年同期112.1%,恢復程度環比6月提升2.1pct,催化股價漲幅領跑交運子板塊,但國際航線恢復仍具不確定性,對于機場板塊的盈利恢復拖累更為明顯,股價表現明顯弱于航空。展望8月,航空需求有望進一步釋放,或繼續催化航空板塊行情。中長期我們堅定看好航空供需結構改善,疊加全票價管制放開,航司盈利有望取得突破,關注景氣度有望持續提升的航空板塊。機場方面,短期國際航線恢復節奏或將加快,中長期我們認為樞紐機場優勢有望維持,流量匯集趨勢不變,盈利更具潛力。
華泰證券研報表示,今年二季度傳媒板塊基金重倉持倉比例為1.67%,回升至接近2020年四季度的水平。但相較市值占比而言,傳媒板塊仍維持低配。細分子板塊來看,游戲成為最顯著加配賽道,AI落地預期疊加供給端政策優化帶動的基本面景氣回暖。建議繼續關注:1)游戲板塊低估值白馬重磅產品上線帶來的貢獻,及AI應用落地成效;2)順周期的營銷、互聯網龍頭景氣復蘇;3)暑期檔票房表現亮眼,關注龍頭影視院線公司。
華泰證券指出,一系列政策將有助于提升投資者風險偏好,且消費信心有望得益于財富效應的傳導而逐步回暖,帶動零售環境恢復;體育運動相關消費迎明顯政策利好。我們預計2Q23超跌的港股運動服飾板塊估值有望顯現更大的彈性,建議短期可積極布局,同時需關注3Q23基數走高以及中期業績的潛在風險。
8月2日消息,華泰證券研報表示,職業教育長坡厚雪,職教改革政策持續優化完善,民辦高等教育應用型導向明確、辦學機制靈活,作為職教改革主陣地有望持續受益。港股民辦高等教育頭部公司基本面穩健,現金分紅穩定,當前靜態股息率約4%-9%,PE(TTM)不足10倍,估值修復空間大,性價比高。隨著港股β改善預期升溫,民辦高等教育板塊作為前期超跌的板塊之一有望迎來反彈機會。建議關注基本面及現金流穩健、高股息率標的。
券商股持續調整,華創云信跌逾6%,信達證券跌逾3%,國海證券、華泰證券、中國銀河、光大證券、中信證券等多股跌逾2%。
華泰證券研報表示,今年以來,國內芯片設計、制造等關鍵基礎行業頻頻受到海外限制性政策影響,IT軟硬件自主可控迫在眉睫。另一方面,國內信創產業正在發生一些積極的變化,如2023年4月21日,國資委召開國資央企信息化工作推進會議,會上舉行了中資信創促進中心有限公司揭牌儀式;2023年5月10日,北京市印發《北京市關于加快打造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產業高地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實施信創標準創制工程、對重點行業開放應用場景等重要舉措;2023年7月12日,中國電子宣布與華為共同打造“鵬騰”生態。基于此,我們認為國產替代驅動下,23年信創產業需求有望加速釋放。
華泰證券指出,由于海上油氣項目有著大投資、長周期的特點,使得過去數年伴隨國際油價的回升,海工產業鏈整體的復蘇呈現了溫和升溫、冷熱不均、逐次修復的特點。行業復蘇傳導疊加供給端底部大幅出清,目前鉆井平臺已成為產業鏈緊缺環節,未來數年預計將持續處在供需大幅錯配狀態。自2022年底以來鉆井平臺的新造、二手報價均已回到2010-2014年上一輪周期高點水平,推薦困境反轉、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國內優質鉆井設備運營和制造企業。
華泰證券指出,通過復盤全球工業機器人發展歷程,我們看到工業機器人經歷了從特種到通用、從機械到智能、從單一到復雜的演變過程。隨著工業機器人開始應用到各類下游行業,逐步替代人類重復勞動,產業價值開始逐步顯現。以ABB為例,拆解產業鏈環節來看,工業機器人核心部件包括傳感、執行、決策三層,其中IT架構是決定機器人智能化程度的核心,軟件重要性有望逐步提升。與此同時,隨著ChatGPT等大預言模型的興起,機器人正開始向具身智能演進,產業變革有望加速到來。
證券板塊持續拉升,首創證券漲超8%,太平洋一字漲停,中國銀河、國海證券、華泰證券等跟漲。
華泰證券指出,由于目前人形機器人尚處于產業初期,未來IT架構的演化路徑尚不清晰,因此我們希望從另一相似的智能終端—智能汽車出發,來分析和判斷未來人形機器人可能的IT架構思路。以特斯拉為例,我們發現其智能駕駛汽車由底層由FSD、DOJO提供算力硬件支持,中層由單一操作系統實現調度,上層延展出以FSD為核心的豐富自動駕駛功能,IT架構日益復雜,基礎軟硬件地位逐步提升。基于此,我們認為未來人形機器人廠商或將更多采用與汽車類似的IT軟硬件架構,且隨著軟件功能復雜度提升、硬件算力需求日益增長,基礎軟硬件開發能力或將成為未來人形機器人廠商競爭的勝負手。
華泰證券研報表示,2Q23以來,受房建投資未見起色、基建投資增長放緩的影響,水泥需求呈現旺季不旺、淡季更淡的特征,價格逐月回落。但我們認為行業今年仍具備較好的推動錯峰生產、避免惡性競爭的共識,距離供求平衡點并不遙遠。7月24日政治局會議提出適時優化房地產政策、防范化解地方債務風險。盡管政策的落地仍需時間,但需求邊際改善的契機已經出現。當前部分企業已經臨近現金虧損、行業估值處于低位,盈利和估值均具備向上彈性。
華泰證券發布研報稱,2030年我國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將超過1萬億元。一般信息化投入中安全占比至少在5%-10%以上,而由于AI大模型特殊性,AI安全未來將成為所有參與方必須考慮的問題,貫穿從數據標注、模型訓練和開發、內容生成、應用開發的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投入力度不亞于傳統安全投入。
華泰證券研報表示,7月21日國常會審議通過《關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積極穩步推進城中村改造的指導意見》,我們總結了四大要點:1、主體責任方面,明確城市人民政府負主體責任;2、資金籌措方面,要多渠道籌措改造資金,政府出資之外,還要鼓勵和支持民間資本參與;3、改造方向方面,并非以商品住宅為主,而是要高效綜合利用土地資源,把城中村改造與保障性住房建設結合好,努力發展各種新業態,實現可持續運營;4、推進節奏上,要求穩中求進、積極穩妥,成熟一個推進一個。我們認為具備資源優勢的地方國資將會優先受益于此次政策推進,尤其是那些深度介入本地城市更新進程的核心城市國企。
華泰證券研報表示,2023Q2計算機板塊我們看見兩大邊際變化:1)計算機行業基金配置比例:23H1計算機板塊基金配置比例較22H2有較為明顯的提升,但23Q2相比23Q1則出現了環比的下降;2)計算機行業估值:23H1末計算機行業估值水平總體較22Q4有所上升,但23Q2環比23Q1部分板塊出現了估值水平的回調。從PE(ttm)角度看,23Q2信創/智能汽車/AI/企業服務/數字工業/政務IT估值水平環比23Q1均有所回調。我們認為2023年AI、信創、數字經濟三大主線的產業邏輯有望逐步強化,為后續業績增長提供,建議關注相關板塊的投資機會。
華泰證券研報表示,7月政治局會議前,二季度經濟不強、財政力度邊際趨弱下投資者對增長和政策預期不高,會議呼應了上述擔憂:1)指出當前經濟運行面臨新的困難,加強逆周期調節和政策儲備;2)“擴大內需”再次上升為首要工作目標。我們認為,會議地產和總量政策均有提及且略超預期,對資本市場表述偏積極,或提振A股盈利預期和風險偏好,但由于本輪第三庫存周期、中周期有壓力的約束,弱復蘇或仍是基準情形;產業政策繼續圍繞“高質量發展”,強調AI與先進制造業融合。配置角度,消費等順周期板塊可以更積極一些,行業層面關注增量表述的AI+/消費電子/一帶一路/地產鏈/電力/種業等。
華泰證券研報指出,疫情防控優化催化4Q22~1Q23中藥企業收入同比提速,2Q23預告顯示大部分中藥企業絕對利潤體量環比回落,而中藥將在4Q23~1Q24面臨高基數挑戰,我們認為部分企業有望跨越周期在高基數下實現增長:1)成本上漲驅動的價格調整機會;2)國企改革驅動的凈利率提升;3)基藥潛在增補帶動的增量機遇;4)呼吸道病毒流行度提升催化感冒藥銷售。
華泰證券最新報告指出,我國虛擬電廠正由邀約型向市場型過渡,近年來缺電事件頻發,各地虛擬電廠試點明顯加速,收入來自:電網調度、現貨市場、和有偏差考核需求的售電公司、負荷預測準確度低的風光電站、用電成本敏感的電力用戶等。短期只考慮輔助服務市場和現貨市場,預計2025年我國虛擬電廠市場規模達102億。
華泰證券指出,7月17日,黑海糧食出口協議到期,俄羅斯方面表示考慮暫停該協議。以往雖已有3次續簽,但均在到期前1~2天完成。烏克蘭是全球重要糧倉,USDA預計2023/24年度出口的葵花籽油、玉米、大麥、小麥占全球出口量的比例分別為37%、10%、7%、5%。2022年8月至今,烏克蘭自黑海出口的玉米、小麥、大麥、葵花籽油分別占各自出口總量的58%、53%、47%、31%。若俄停止參與執行該協議,烏克蘭糧食出口量或出現明顯下滑,進而影響到全球玉米、小麥等農產品的貿易量及中國玉米進口量,導致農產品供需出現結構性失衡,并助推糧價維持高位運行。建議關注種植鏈。
華泰證券指出,上周市場情緒有所回暖、日成交額回升,海外通脹數據回落、人民幣匯率減壓構成了市場短期反彈的底色。關注三點:①上周市場增量資金規模呈現一定走出底部的跡象,北向大幅凈流入是主因,后續維持趨勢的關鍵在于北向能否維持凈流入,若持續性較差,增量資金規模或處于平臺期、市場偏震蕩運行;②從北向資金的買入結構看,配置型、交易型北向存方向分歧,配置型北向或偏好高股息資產,交易型北向則呈現一定“逆內資化”(凈流出內資定價權偏高的板塊);③杠桿活躍度則再次回落至區間低位,交易結構環比變化不大,凈流入計算機、電力設備、汽車等板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