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投資者提問:公司在行業里的市場占有率有多少,同業競爭公司有哪些,公司融資的項目進展如何,是否已經投產?合鍛智能8月17日在互動平臺表示,同行業的公司主要有天津市天鍛壓力機有限公司、重慶江東機械有限責任公司等。公司募投項目廠房正在施工,暫未投產,公司將按計劃積極有序推進項目建設。
工業母機板塊震蕩走低,德恩精工跌近10%,科力爾、伊之密、合鍛智能、紐威數控、宇環數控等跟跌。
合鍛智能(603011)在互動平臺回復投資者稱,公司參股子公司合肥匯智目前提供400G及以下光模塊的結構件給光通信廠商。
合鍛智能(603011)4月24日晚間公告,公司持股5.23%的股東中信投資控股擬通過集中競價的方式減持不超過494.41萬股公司股份,即不超過總股本的1%。
全國政協委員、合鍛智能董事長嚴建文將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聚焦科創企業發展,建議加大對科創型企業扶持力度,加快人工智能(AI)育種發展,推動聚變能開發應用。嚴建文建議,一是由國家農業農村部牽頭,聯合相關頭部企業和科研院校建立國家級的人工智能農作物育種篩選技術平臺,建立篩、選、育、播一體化平臺技術并全力推廣建立相關大數據庫,加速該領域的科技攻關;二是國家給予專項資金支持和專項政策引導,建設專項基金、由企業牽頭的國家級創新中心,加快我國AI育種的發展。
合鍛智能(603011)8月25日晚間公告,持股7.23%的股東中信投資控股擬減持公司不超2%股份。(證券時報)
合鍛智能(603011)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的設備可以生產多種工藝的電池包上下蓋。
合鍛智能(603011)8月9日晚間公告,持股8.8697%的股東郭偉松擬15個交易日后的90天內,通過集中競價的方式減持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1%。(證券時報)
合鍛智能(603011)在互動平臺上表示,公司一體化壓鑄目前處于技術研發儲備階段,尚未有成型產品產出。
合鍛智能(603011)7月13日晚間公告,預計2022年半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6100萬元至6600萬元,同比增長191.63%至215.53%。報告期內,公司效益增長主要來自于智能分選板塊的效益增長,其主要原因為收入增長及銷售結構優化,同時高端成形板塊的收入增長也對業績產生了積極影響。(證券時報)
合鍛智能(603011)4月29日晚間披露一季報,報告期內,公司現實營業收入3.2億元,同比增長83.35%;凈利潤2554.38萬元,同比增長145.82%;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1231.49萬元,同比增長77.60%。(證券時報)
據合鍛智能官微4月1日消息,3月,子公司匯智新材晶夢新型電子霧化芯產線已建成,進入小批量生產試制,預計2023年可實現電子霧化芯量產3億片。
合鍛智能消息,3月,子公司匯智新材晶夢新型電子霧化芯產線已建成,進入小批量生產試制,預計2023年可實現電子霧化芯量產3億片。
合鍛智能今日官微消息,12月8日上午,合鍛智能與江蘇諾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諾德新材”)簽訂層壓機生產線采購訂單。該項目是合鍛智能首條雙幅24層層壓機自動化生產線,生產線主要由一臺500噸冷壓機,兩臺1850噸熱壓機,上下料架以及二級爐組成等。合鍛智能與諾德新材此次的合作,是高端層壓機首次實現研發制造國產化,同時為合鍛智能的產品進軍電子以及新興科技型行業奠定了基礎。
合鍛智能今日官微消息,日前,合鍛智能與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能源研究院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舉行。根據協議,雙方將圍繞聚變能開發、產業發展、技術攻關、應用研究,制造工藝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共同打造服務于核聚變裝備的專業化制造平臺。下一步,根據需要,雙方將共同努力在核聚變技術產業化制造工藝和應用、核聚變裝備制造產業技術隊伍建設、產學研深度融合與成果落地等方面全面開展長期穩定的戰略合作。合鍛智能董事長嚴建文表示,此次戰略合作協議的簽署,是合鍛智能全力投身聚變能源事業的重要標志。
合鍛智能公告,公司持股5%以上股東段啟掌計劃在公告日起15個交易日后的180天內,通過集中競價方式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901.41萬股,即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2%。(第一財經)
合鍛智能(SH 603011)10月11日晚間發布公告稱,2021年10月11日,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發行審核委員會對合肥合鍛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的申請進行了審核。根據會議審核結果,公司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的申請獲得審核通過。(每日經濟新聞)
合鍛智能(603011)8月27日晚間公告,公司與奇瑞汽車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汽車領域零部件設備生產線、新材料新工藝在汽車領域的新應用、國家省部級科技項目申報和內高壓、熱成形等高技術零部件等領域展開深度合作。合作內容包括:聯合申報“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等國家重大科技專項等。(e公司)
合鍛智能(603011)3月9日晚間公告,持股6.5714%的股東段啟掌計劃15個交易日后的180天內,通過集中競價的方式減持不超過901.41萬股公司股份,即減持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2%。(e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