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昂微(605358)7月13日晚間公告,預計上半年凈利潤為1.65億元至1.85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減少3.38億元至3.18億元,同比減少67.21%至63.24%。上半年,半導體硅片業務預計實現主營業務收入7.55億元,同比下降18.5%。
立昂微5月10日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12英寸硅片產品已通過多家芯片制造企業的認證通過,目前正在產能爬坡中。
立昂微公告,一季度凈利潤3443.71萬元,同比下降85.53%。
立昂微公告,預計前三季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6.35億元至6.45億元,同比增長57.09%至59.56%。(第一財經)
立昂微9月19日公告,2022年9月19日,中國證監會第十八屆發行審核委員會2022年第106次工作會議對公司公開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的申請進行了審核。根據會議審核結果,公司該次公開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的申請獲得審核通過。(界面新聞)
近5個交易日(8月1日-8月5日)有35股連續5天獲融資凈買入。5天累計融資凈買入金額在1億元以上的個股有5只。其中,立昂微5天累計融資凈買入3.42億元,位居榜首;獲融資凈買入較多的還有斯達半導、通富微電、飛凱材料、福萊特、上海機電等股。
立昂微晚間公告稱,2022年半年度,經杭州立昂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初步核算,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約156,470萬元,同比增長52%左右;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50,260萬元,同比增長140%左右;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約45,500萬元,同比增長147%左右。(第一財經)
立昂微7月11日公告,預計上半年實現歸母凈利潤為4.85億元至5.15億元,同比增長132.09%至146.44%。(界面新聞)
立昂微(605358.SH)6月17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二季度滿負荷生產,市場訂單飽滿,公司各生產基地生產經營未受疫情影響。
立昂微(605358)6月2日晚間公告,擬公開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33.9億元,用于年產180萬片12英寸半導體硅外延片項目、年產600萬片6英寸集成電路用硅拋光片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證券時報)
東莞證券指出,國內自主品牌和造車新勢力緊抓汽車電動化浪潮,加速向新能源汽車轉型,市場競爭力正不斷得到增強,自主品牌乘用車銷量的國內市場份額呈上升趨勢。國內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加速布局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有望受益自主品牌的崛起,逐步構筑本土供應鏈優勢,迎來自主黃金時代。
A股三大指數開盤繼低開高走后集體翻紅,科技股率先發力,芯片產業鏈龍頭個股表現亮眼。截至10:24,立昂微、斯達半導相繼漲停,北方華創、卓勝微大漲超9%。全市場規模最大的芯片指數基金,芯片ETF(159995)直線拉升達5.10%。華夏基金經理趙宗庭此前表示,從半導體芯片產業鏈發展的現狀來看,國產自主可控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半導體芯片產業已經形成了國內各個行業最為完備的政策支持體系,這個是長期的投資邏輯。(天天基金網)
立昂微(605358)4月13日晚間公告,持股5.98%的股東寧波利時擬減持不超過3%公司股份。(證券時報)
立昂微公布2022年一季度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歸母凈利潤2.38億元,同比增長214.02%。(財聯社)
立昂微公告,預計2022年一季度實現凈利潤為2.15億元至2.45億元,同比增長183.66%至223.24%;公司所處行業細分領域市場景氣度持續高企,市場需求旺盛,公司銷售訂單飽滿,主要產品產銷量大幅提升。(財聯社)
3月11日,立昂微董秘吳能云表示,受益于光伏、風能等清潔能源發展,以及新能源汽車、工業自動化控制等終端需求旺盛,所以預計未來3-5年半導體硅片都會保持旺盛的需求。據了解,海外同行已經將訂單排到2026年。(證券時報)
3月11日,立昂微董秘吳能云表示,公司的功率半導體業務目前處于滿負荷生產的狀態。(證券時報)
3月11日,立昂微董秘吳能云表示,去年半導體功率器件的毛利率達到51%,原因包括:立昂微是少有能提供從硅片到芯片,具有完整產業鏈的上市公司;其次是規模效應,晶圓片產能目前位居國內前五;另外,得益于下游新能源汽車、清潔能源等終端需求旺盛,產品做了調價。(證券時報)
立昂微公告,1-2月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約4.58億元,同比增長84%左右;實現扣非凈利潤約1.31億元,同比增長253%左右。主要是由于所處行業市場景氣度不斷提升,市場需求旺盛,公司銷售訂單飽滿,產能不斷釋放,主要產品產銷量大幅提升。(財聯社)
立昂微(605358)3月9日晚間披露年報,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25.41億元,同比增長69.17%;凈利潤6億元,同比增長197.24%;基本每股收益1.46元。公司擬10轉4.8股派5.5元(含稅)。(證券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