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盈率(靜): 3.90
- 市盈率(TTM): 虧損
- 市凈率: 0.39
- 總股本: 14.87億股
- 流通股本: 10.60億股
- 總市值: 億
- 流通市值: 億
提示:按著右端的紅色按鈕,可拖動看每日漲跌幅和交易量
企查查APP顯示,近日,朝陽城發東旭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為王威,注冊資本1億元,經營范圍包含:生物質能技術服務;碳減排、碳轉化、碳捕捉、碳封存技術研發;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運營;充電樁銷售等。企查查股權穿透顯示,該公司由東旭藍天全資子公司東旭藍天智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朝陽城發新能源有限公司共同持股。
東旭藍天1月30日公告,預計2022年虧損3億元-4.6億元,上年同期虧損5.90億元;營收32億元-34億元,上年營收為38.77億元。
東旭藍天1月5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2022年第四季度公司集中到賬光伏補貼4.59億元,該到賬資金將極大改善公司現金流。
東旭藍天10月12日在互動平臺表示,截止目前,公司應收新能源發電補貼款約17億元。2022年上半年公司申報光伏補貼共計2.22億元,已收到新能源補貼0.1147億元。(界面新聞)
東旭藍天漲停,皇氏集團、京山輕機漲超5%,鈞達股份、聆達股份、星帥爾、天合光能、億晶光電等跟漲。
企查查APP顯示,7月8日,旭能聚源太陽能科技(寧夏)有限公司成立,注冊資本5000萬元人民幣,經營范圍包含:太陽能發電技術服務;光伏設備及元器件制造;電力電子元器件制造;儲能技術服務等。企查查股權穿透顯示,該公司由東旭藍天(000040)間接全資控股。
4月7日,廣州智光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廣州智光儲能科技有限公司與東旭藍天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于智光綜合能源產業園舉行戰略合作簽約儀式。智光儲能將攜手東旭藍天在多種類儲能應用、新能源開發、綜合能源技術與服務、合同能源管理等領域,充分利用雙方的優勢與經驗進行深度合作,積極落實國家“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目標,推進雙方業務共同發展。
從東旭藍天了解到,12月26日,東旭藍天與北京京能清潔能源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開發的河北尚義閆家梁200兆瓦風電項目實現全部并網發電。該項目成為東旭藍天開發的單體最大的風電項目。作為2022北京冬奧會配套工程之一,項目建成投產將助力“綠色冬奧”,有力支撐冬奧場館及配套設施的清潔電力供給。
近日,東旭藍天全資子公司東旭藍天生態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與遠道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成功簽約鹿寨遠道香頌·鹿鳴水岸建設項目,合同總額7.995億元。
東旭藍天、中利集團、拓日新能漲停,康躍科技、易成新能、亞瑪頓、福斯特、亞瑪頓、晶科科技等多股跟漲;光伏50ETF(159864)漲超2.5%,成交量超2500萬元。浙商證券認為,“碳中和”成全球共識,光伏有望成為“碳中和”主力。目前全球超120多個國家宣布“碳中和”目標,清潔能源未來已成全球共識。過去10年光伏度電成本從2010年的2.47元/度、下降至2020年的0.37元/度,下降幅度高達85%。光伏“平價時代”臨近,光伏將成為“碳中和”主力。光伏主產業鏈中,聚焦競爭格局好的硅料、硅片;光伏行業有望成為未來需求十年十倍大賽道,投資者可持續關注。(天天基金網)
近日,東旭藍天全資子公司東旭新能源投資有限公司與北京京能清潔能源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在東旭集團北京總部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未來,雙方將共同發展光伏發電、風能發電、電站運維、儲能及綜合能源項目,實現資源共享,圍繞天津、河北、河南、江蘇、浙江、寧夏、山東、青海等省光伏、風電、儲能以及其它新能源項目開發、投資、建設和運營維護管理等方面展開合作。 (e公司)
東旭藍天公告,子公司與京能清潔能源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共同發展光伏發電、風能發電、電站運維、儲能及綜合能源項目,實現資源共享,圍繞天津、河北、河南、江蘇、浙江、寧夏、山東、青海等省光伏、風電、儲能以及其它新能源項目開發、投資、建設和運營維護管理等方面展開合作。(界面新聞)
東旭藍天(000040)在互動平臺表示,華融環保產業園已處于停滯狀態,公司進行戰略調整,出售該部分資產或項目。公司目前在雄安新區暫無直接業務布局,會結合業務類型對雄安新區的市場機遇保持關注,如有優質項目公司也會積極爭取。 (e公司)
東旭藍天發布一季報,凈虧損8246.31萬元,上年同期凈虧損5359.26萬元,虧損擴大;營業收入5.85億元,同比增長4.55%。同日發布2020年年報,凈虧損10.21億元,上年同期凈虧損9.57億元,虧損擴大;營業收入34.71億元,同比減少48.99%;基本每股收益-0.6866元。(界面新聞)
吉電股份(000875)9月2日晚間公告,近日,公司全資子公司北京吉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與東旭藍天(000040)簽署了《關于合作開發新能源項目框架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利用各自擁有的資源和優勢,實現在光伏、風電等新能源等項目上的強強聯合、優勢互補和合作共贏。擬在合作期內達成2-3GW新能源項目合作目標。(e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