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股份(000877)6月27日晚間公告,公司擬以現金27.18億元增資方式收購寧夏建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整合了水泥等相關業務子公司控股權及商標等資產的寧夏賽馬水泥有限公司51%的控股權。
近日,致遠互聯與天山股份正式簽約。雙方依托致遠互聯COP“平臺+低代碼”能力,打造覆蓋新天山水泥集團總部及全體下屬公司、成員企業超20000余人的一體化協同管理平臺,通過內外兼修持續提升經營管理水平,實現集團戰略目標。
①天山股份:超短期融資券獲準注冊,注冊金額為150億元。②茂化實華:修正2022年業績預告,預計2022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虧損9500萬元-1.41億元,同比轉虧。
企查查APP顯示,近日,遼寧金中新材料產業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注冊資本18億元人民幣,經營范圍包含:煤炭及制品銷售;非金屬礦及制品銷售;石灰和石膏銷售;砼結構構件銷售等。企查查股權穿透顯示,該公司由冀東水泥、天山股份共同持股。
天山股份(000877)3月21日晚間披露年報,2022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325.8億元,同比下降22.03%;歸母凈利潤45.42億元,同比下降63.80%;基本每股收益0.5259元;擬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2.7元(含稅)。
天山股份(000877)1月20日晚間發布業績預告,預計2022年凈利潤40億元-52億元,同比下降58.5%-68.08%。
企查查APP顯示,近日,安徽數智建材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注冊資本5億元,經營范圍包含軟件開發;企業管理咨詢;計算機及通訊設備租賃;機械設備租賃等。該公司由天山股份全資子公司南方水泥有限公司、上峰水泥全資子公司浙江上峰建材有限公司等共同持股。
天山股份(000877)12月7日晚間公告,公司擬與冀東水泥(000401)共同投資設立遼寧金中水泥集團有限公司。合資公司注冊資本18億元,天山股份與冀東水泥以現金方式各自認繳出資9億元,分別持有合資公司50%的股權。合資公司由冀東水泥合并財務報表。(證券時報)
天山股份公告,擬發行可轉債募資不超過100億元,用于砂石骨料生產線建設項目、水泥綠色智能技改升級項目、償還有息債務及補充流動資金。(財聯社)
天山股份近日在機構調研時表示,7、8月份水泥需求環比逐漸恢復,但因高溫、降雨等影響,當前仍處弱勢,預計傳統旺季到來,隨著氣溫下降及年度工程進度加速,工程施工量將會恢復,需求將進一步改善。下半年,隨著需求逐漸好轉,以及企業加大執行錯峰生產力度,將促使庫存下降,預計水泥價格也將會陸續迎來修復性上漲。
山股份公告,上半年凈利34.83億元,同比下降44.94%。(財聯社)
天山股份(000877)7月29日晚間公告,公司所屬子公司西南水泥有限公司之全資子公司重慶中建材擬與海螺水泥共同出資發起設立重慶萬州海中新材料有限公司,合資公司注冊資本20億元,其中重慶中建材認繳出資10億元,持股比例50%。(證券時報)
深交所項目進度信息顯示,新疆天山水泥股份有限公司150億元小公募項目狀態更新為“提交注冊”,更新日期為2022年5月19日。
寧夏建材(600449)4月28日晚間公告,公司擬通過向中建信息全體股東發行股份方式換股吸收合并中建信息并募集配套資金,同時天山水泥擬以現金增資方式取得公司下屬水泥等相關業務子公司控股權及其持有的水泥等相關業務涉及的商標等資產,公司股票將于4月29日開市起復牌。(證券時報)
天山股份(000877)4月27日晚間公告,公司下屬控股子公司池州新材料公司以24.84億元競得池州市貴池區橫山礦區及外圍水泥用灰巖礦采礦權,同日簽訂了《成交確認書》;上述交易公示期滿后,池州新材料公司將與相關主管部門簽訂《采礦權出讓合同》。(證券時報)
天山股份(000877)4月25日晚間披露第一季度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82.57億元,比上年同期調整后減少1.77%;凈利潤10.23億元,比上年同期調整后減少23.39%;基本每股收益0.1218元。(證券時報)
天山股份(000877)4月14日晚間公告,公司控股股東中國建材股份有限正在籌劃涉及公司資產收購的相關事項,該事項預計不構成公司重大資產重組。(證券時報)
天山股份(000877)3月8日在互動平臺表示,銷量受市場供求關系變化,1-2月銷量下滑情況與市場整體趨勢相同,3月份以來國內水泥市場需求進入恢復期,公司將通過積極的有效策略搶抓市場機會。(證券時報)
天山股份(000877)表示,水泥行業產能過剩局面未改變,不同區域價格不同,價格變化與供求關系緊密相關,行業生態趨好,價格競爭呈現良性態勢。需求端仍處于平臺期,供給端在錯峰生產和減量置換等政策下得到控制,成本端面臨上漲壓力,要素成本的上升帶動水泥價格中樞拉高,力爭消化原燃材料等成本上升對經營的影響。(證券時報)
天山股份在機構調研時表示,水泥行業產能過剩局面未改變,不同區域價格不同,價格變化與供求關系緊密相關,行業生態趨好,價格競爭呈現良性態勢。需求端仍處于平臺期,供給端在錯峰生產和減量置換等政策下得到控制,成本端面臨上漲壓力,要素成本的上升帶動水泥價格中樞拉高,力爭消化原燃材料等成本對經營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