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盈率(靜): 14.30
- 市盈率(TTM): 16.16
- 市凈率: 3.88
- 總股本: 8.69億股
- 流通股本: 7.83億股
- 總市值: 億
- 流通市值: 億
提示:按著右端的紅色按鈕,可拖動看每日漲跌幅和交易量
華帝股份在互動平臺表示,目前華帝電子的審計工作已經按照法律法規進入正常推進環節。
記者已于今日午間到達華帝股份子公司華帝電子所在地,目前入口的伸縮門上鎖關閉,無法進入。華帝股份原董秘、華帝電子原董事長吳剛無法調動保安開門,隔著伸縮門向記者表示,目前華帝電子門口保安已經被更換為“外部的人”,并非華帝電子公司員工。華帝電子原財務經理邱女士現場透露,目前華帝股份方面已與其解除了勞動關系,并已口頭任命新的財務負責人。
針對華帝股份內部風波,公司董秘告訴財聯社記者,前董秘吳剛爆料“強闖子公司”、“搶奪財務資料”、“限制人身自由”等消息嚴重失實。今日股份公司相關審計人員,進入控股子公司“華帝電子”的行為,符合相關法律法規。同時,針對今日非法阻攔股份公司審計工作以及惡意散播不實信息的相關人員,我司已經報警處理。目前,控股子公司“華帝電子”的審計工作,已經按照相關法律法規進入正常推進環節。為維護上市公司以及廣大投資者的合法權益,我司將繼續保留通過司法途徑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權利。就上述情況,吳剛告訴財聯社記者,已看到華帝回復的信息,暫無法回應。目前雙方仍在現場僵持中。
3月31日上午,華帝股份子公司華帝電子原董事長吳剛對媒體表示,“華帝股份現在派所謂保安去公司控制我的員工,限制人身自由,想強行闖入華帝電子,意欲搶奪財務資料。”并稱華帝股份現場解聘華帝電子財務經理職務。對此華帝股份方面回應稱:“網上消息都是不實言論”,公司正在準備回應。
華帝股份與子公司的沖突正在升級。華帝前董秘、華帝電子原董事長吳剛在事件現場告訴財聯社記者,華帝股份已解聘華帝電子財務經理職務。據財聯社記者獲取的現場視頻顯示,有華帝股份人士正在表示:“解除勞動合同你就不是公司員工了,你需要馬上離開這個公司”。
今日上午在廣東省中山市橫欄鎮的華帝電子門外,華帝股份子公司華帝電子原董事長吳剛被攔在門外。吳剛主動電話聯系財聯社記者表示:“華帝股份現在派所謂保安去公司控制我的員工,限制人身自由,想強行闖入華帝電子,意欲搶奪財務資料。”吳剛認為是因為股東之間的合作基礎喪失,才發生審計受阻等一系列事宜,“華帝股份現在把華帝電子的業務轉移了,導致公司陷入虧損狀態”。針對吳剛說法,華帝股份工作人員表示,落實一下相關情況再回復。小財注:華帝股份近日披露公告稱,因華帝電子原董事長吳剛不配合公司審計工作的開展,公司 2022 年度審計進程受阻,可能對公司 2022 年度的財務報表和審計意見造成一定影響。
華帝股份(002035)3月24日晚間公告,因公司之控股子公司華帝電子原董事長吳剛不配合公司審計工作的開展,公司2022年度審計進程受阻,可能對公司2022年度的財務報表和審計意見造成一定影響。
華帝股份(002035.SZ)2月21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最近超火的這款凈水機V20-600已申請專利。
空氣能熱泵板塊午后直線拉升,華帝股份(002035)直線拉升漲停,海鷗住工(002084)此前漲停,萬和電氣(002543)、日出東方(603366)、迪森股份(300335)、冰山冷熱(000530)、泰福泵業(300992)、大元泵業(603757)等跟漲。
東北證券8月1日發布研報,首次給予華帝股份買入評級,目標價位8.3元。截至報告日,公司最新收盤價為6.92元,較目標價有19.94%的上行空間。(東方財富Choice數據)
華帝公司微博消息,華帝股份與吳亦凡代言合作已于2021年7月到期,相關宣傳合作已完成及終止。華帝將持續為廣大消費者提供品質專業的全系廚電產品,感謝對華帝品牌的關注。(證券時報)
5月11日,國美創始人黃光裕、CEO杜鵑一行到訪華帝股份(002035)總部,華帝股份董事長潘葉江及公司高管團隊接待交流,雙方圍繞消費新場景賦能提質,從資源整合、技術創新、場景體驗、用戶服務等方面探討更深度的合作。據介紹,黃光裕、杜鵑此行走訪華南代表性家電企業,旨在強化國美與合作伙伴的鏈接,共同協力快速發展。華帝與國美已建立長達29年的深厚合作關系。(e公司)
華帝股份公告,預計2021年第一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000萬元-8500萬元,同比增長51.04%-83.4%。(界面新聞)
華帝股份(002035)2月25日晚間發布業績快報,2020年營業收入為46.24億元,同比下滑19.56%;凈利潤4.08億元,同比下滑45.5%;基本每股收益0.47元。2020年業績下滑,主要來源于上半年業績下滑,2020年第三季度、第四季度營業收入分別同比增長-2.92%、12.09%。(e公司)
華帝股份公告,公司預計2020年上半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盈利1.55億元–2.05億元,同比預減48.12%-60.78%。主要產品生產成本、管理費用中停工損失等支出增加;市場銷售停滯,主導產品的銷量下降。(界面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