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鎮江市數字文旅暨文旅領域數字人民幣應用推廣部署工作會議召開,恒寶股份協助部署了會議的數字人民幣文旅場景體驗區,據悉,西津渡古街將成為江蘇省文旅領域數字人民幣應用示范場景區。恒寶股份表示,西津渡景區包含豐富的商業業態,是打造數字人民幣多場景應用示范的絕佳選擇,公司將為該項目構建數字人民幣場景應用開放平臺,提供數字人民幣硬件錢包、收款碼牌、智能收款終端等多種數字人民幣收付款設備,同時還將為景區配套建設更多數字人民幣業態場景。公司稱,未來將繼續助力數字人民幣試點應用,進一步深化應用領域,服務實體經濟和百姓生活。
午后數字貨幣板塊異動走強,恒寶股份午后漲停,帶動雄帝科技、高偉達、楚天龍等快速沖高。
數字貨幣板塊異動拉升,恒寶股份(002104)漲停,此前吉大正元(003029)漲停,楚天龍(003040)、翠微股份(603123)、科創信息(300730)、南天信息(000948)、衛士通(002268)等跟漲,消息上,多邊央行數字貨幣橋(m-CBDCBridge)平臺成功完成了基于四個國家或地區數字貨幣的首次真實交易試點測試。中國內地5家試點銀行在深分支機構均組織各自企業客戶參與到首批試點測試工作中。
恒寶股份今日官微消息,9月8日,豐臺區人民政府聯合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等部門,于麗澤金融商務區開啟2022中國(北京)數字金融論壇。在論壇上,郵儲銀行與恒寶股份聯合,從場景調研、技術研發、功能驗證、到設計并制作的“麗澤數幣一卡通”正式發布。以數字人民幣硬件錢包為載體的“麗澤數幣一卡通”,業內首創通過多項行業應用疊加,將“金融+工作+生活”完美契合,實現了“一卡通行,一卡通付”。“麗澤數幣一卡通”充分體現了“北京法定數字貨幣試驗區(麗澤金融商務區)”掛牌一周年以來,數字人民幣在麗澤全域試點應用領域的創新成果。
恒寶股份9月2日公告,收到中國證監會對公司的《立案告知書》,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等法律法規,決定對公司立案調查。(界面新聞)
恒寶股份、仁東控股漲停,雄帝科技、翠微股份、神思電子、海聯金匯、東信和平、衛士通、楚天龍等跟漲。
恒寶股份(002104)3月24日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數字人民幣產品實現了場景落地和少量供貨,但由于目前數字人民幣仍處于試點階段,公司僅產生少量與數字人民幣相關的業務收入,尚未形成規模,對公司業績影響較小。
恒寶股份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已取得公安部三所頒發的eID個人化定點單位資質證書,但目前暫無電子身份證相關業務收入。
3月15日,恒寶股份發布異動公告,公司關注到近期市場對電子身份證及相關產品關注度較高,現將相關事宜說明如下:公司目前暫無電子身份證相關業務。(每日經濟新聞)
恒寶股份漲停,雄帝科技、神思電子、海聯金匯、翠微股份、科創信息等跟漲。
恒寶股份(002104)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暫不涉及跨境支付相關業務。(證券時報)
恒寶股份發布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目前數字人民幣仍處于試點階段,公司僅產生少量與數字人民幣相關的業務收入,尚未形成規模,對公司業績影響較小。公司數字人民幣相關業務的市場推廣進度將嚴格遵照國家規劃與主管部門部署逐步展開,公司的數字人民幣業務還處于初步開展階段,尚不能準確預測本項業務的成長性與收入規模。(財聯社)
公開資料顯示,恒寶股份主營磁條卡、密碼卡和IC卡等產品及其相關操作系統(COS)和票證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身處金融科技、物聯網和數字安全及數字化服務領域,又趕上了數字貨幣的大風口,因此深受資本青睞。龍虎榜數據顯示,該股近17日內因連續三個交易日內,漲幅偏離值累計達20%、日換手率達20%、日漲幅偏離值達7%、日振幅值達15%等9次上榜龍虎榜,買賣居前營業部中,機構凈賣出4984.76萬元,營業部席位合計凈賣出613.17萬元。
恒寶股份(002104)今日大跌9.14%,龍虎榜數據顯示,兩機構合計凈買入1.97億元。(證券時報)
2月17日,創業板股旗天科技漲停,四方精創漲超10%,恒寶股份觸及漲停全天振幅近20%,古鰲科技、雄帝科技、東方國信等跟漲。
恒寶股份發布異動公告,公司圍繞數字人民幣產品及解決方案進行了系列布局及技術、產品儲備,并積極配合客戶開展試點場景建設,實現了場景落地和少量供貨,但由于目前數字人民幣仍處于試點階段,公司僅產生少量與數字人民幣相關的業務收入,尚未形成規模,對公司業績影響較小。(財聯社)
恒寶股份漲停5連板,證通電子、華揚聯眾、御銀股份漲停,天喻信息、翠微股份、海聯金匯、雄帝科技等漲超5%。
恒寶股份繼續漲停,翠微股份、神思電子、證通電子、創識科技、雄帝科技等沖高。
數字貨幣概念股開盤走高,恒寶股份封漲停,贏時勝、翠微股份均漲超7%,神思電子、新開普、雄帝科技、飛天誠信等個股均紛紛拉升。
6月29日,深交所向恒寶股份有限公司發監管函。監管函稱,公司未在規定期限內披露業績預告。并稱,因公司自查發現部分業務不符合全額確認收入條件需采取凈額法核算,公司對2020年第一季度報告、2020年半年度報告及2020年第三季度報告進行會計差錯更正,各期營業收入和營業成本分別同時調減8,662.26萬元、34,869.22 萬元和43,606.73萬元,營業收入變動幅度分別為48.38%、76.75%和 60.79%,營業成本變動幅度分別為45.01%、113.39%和62.80%。(界面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