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川股份在互動平臺表示,寧德時代推出的“鋰礦返利”計劃,主要針對動力電池,而海基新能源產品銷售目前主要定位于“泛儲能”應用領域,下游應用覆蓋至大型集裝箱式儲能系統、工商業儲能產品、戶用儲能設備以及通信備電等多個應用領域,不涉及動力電池。
百川股份12月25日公告,為進一步發展新能源業務,子公司海基新能源擬通過增資擴股并引入新股東國航遠洋,將海基新能源的注冊資本由12.15億元增加至12.19億元。國航遠洋注冊資本5.55億元,公司主營國際船舶普通貨物運輸;國內沿海及長江中下游普通貨船運輸;船舶技術咨詢服務等。
百川股份(002455)11月11日在互動平臺表示,寧夏新材料公司二期年產1.5萬噸石墨負極材料(1萬噸石墨化)項目及三期年產3萬噸石墨負極材料(8萬噸石墨化)項目尚在建設中,海基二期項目年產1Gwh鋰離子電池生產線裝置已經進入生產階段。
百川股份公告,海基新能源鋰電池二期年產1Gwh鋰離子電池生產線裝置已經完成安裝調試工作,進入生產階段。(財聯社)
①百川股份:公司于近日收到中國證監會批復,核準公司向社會公開發行面值總額 9.78億元可轉換公司債券。②一博科技: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一博電路入選深圳市 2021 年度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名單,并于近日取得了深圳市工信局頒發的《深圳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證書》。
百川股份9月13日公告,2022年9月13日,中國證監會發審委對公司公開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的申請進行了審核。根據會議審核結果,公司本次公開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申請獲得通過。(界面新聞)
百川股份9月13日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一期負極材料項目已經投產,后續擴產項目亦在加緊建設,公司會積極推進項目進度,力爭早日投產。
百川股份8月5日在互動平臺表示,用于制造集成電子芯片的乙酸丁酯合成的工藝研究,目前處于中試階段,公司一直有生產乙酸丁酯產品,該研究是為了進一步提高乙酸丁酯的純度和質量標準。
百川股份7月19日公告,為了在電化學儲能領域廣泛開展合作,加速電化學儲能市場拓展,公司子公司海基新能源與科陸電子下屬全資子公司宜春科陸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合作產品為鋰離子電池單體、電池模組或電池包。(界面新聞)
受益于下游電動汽車、儲能市場、電動工具等多領域對鋰電池的旺盛需求,負極材料近年來一直供不應求。對此記者致電百川股份投資者關系部,該公司工作人員表示,負極材料是5000噸的負極材料,一萬噸石墨化投產的,整個大盤目前不大高。現在負極材料主要用在鋰電池負極材料。公司接下來將積極擴產。(第一財經)
百川股份(002455)7月14日晚間發布業績預告,預計2022年半年度歸母凈利1.06億元-1.36億元,同比增長30.18%-67.02%。2022年上半年,公司前期項目陸續投產,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較上年同期穩定增長。(證券時報)
百川股份(002455)7月4日晚間公告,近日公司子公司寧夏百川科技有限公司實施的“年產3萬噸新戊二醇項目”已完成工程主體建設及設備安裝、調試工作,試生產方案及裝置試生產條件經專家組評審通過,已具備試生產條件。目前,該項目進入試生產階段。(證券時報)
百川股份(002455.SZ)6月13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如果關稅降低,相信會對公司有一定的積極影響。
百川股份5月15日晚間公告,近日,公司孫公司寧夏百川新材料有限公司實施的“20000噸/年鋰電池資源化利用裝置”已完成工程主體建設及設備安裝、調試工作,試生產方案及裝置試生產條件經專家組評審通過,已具備試生產條件。目前,該項目進入試生產階段。(界面新聞)
百川股份(002455)4月27日在互動平臺表示,當前疫情影響,由于物流原因對公司海外出口略有影響,但影響不重大。公司出口業務仍有序開展中。另外近期美元快速升值,有利于公司出口業務。
百川股份4月6日在互動平臺表示,上游原材料供需緊張及其價格上漲,會對新能源產品有一定影響,為此公司已在寧夏基地投資建設了正負極材料項目,隨著項目建成投產,可進一步提高海基新能源的產業鏈配套優勢。
百川股份(002455)3月7日晚間公告,公司擬公開發行可轉債募資不超過9.78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將全部投資于年產3萬噸負極材料(8萬噸石墨化)項目。(證券時報)
百川股份公告,年產5000噸石墨負極材料(1萬噸石墨化)項目投產。(財聯社)
百川股份(002455)2月27日晚間發布2021年年度報告,公司2021年度實現營業收入40.21億元,同比增長83.8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28億元,同比增長243.58%;基本每股收益0.43元。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0.50元(含稅)。(中國證券報)
百川股份(002455)2月9日晚間公告,為優化子公司海基新能源治理結構,進一步發展新能源業務,海基新能源擬通過增資擴股并引入新股東明陽智能(601615)和上海盛聯,將海基新能源的注冊資本由9.5億元增加至12.15億元。(證券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