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治信息(300571)7月17日晚間公告,公司子公司深圳兆能為2023年弘智公司光口智能網關項目的包組1的第一中標候選人之一,中標含稅金額共計約為2851萬元。
平治信息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這個內容業務做了好多年了,有一定規模,沒必要踩紅線。我們自己都有審核的體系,監管部門也會抽查監管。當然,吸引眼球的話題肯定不合適,是我們把關不嚴,所以我們在反思,‘優質內容’的說法沒有經過監管部門界定,是我們同事定義的,實際上我們有非常多的作品,不都是這種內容。”
平治信息(300571)4月12日晚間公告,近日子公司深圳兆能與中國移動通信集團終端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簽訂了《中國移動通信集團終端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采購框架合同(終端類)》,采購內容為家庭安防設備(型號:兆能ZNVD-296C-IR產品),本次簽訂的采購合同含稅金額上限為3300萬元。
平治信息(300571)12月5日晚間公告,公司擬向不特定對象發行可轉債募資不超過8.14億元,用于FTTR設備研發及產業化項目、10GPON設備升級、產業化及50GPON設備研發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證券時報)
平治信息(300571)11月14日晚間公告,公司已與中國移動簽訂總框架合同《中國移動2022年至2023年擴展型皮站設備集中采購框架協議》,目前正陸續與中國移動各省市公司簽訂具體的框架合同。(證券時報)
平治信息(300571)10月20日晚間公告,子公司深圳兆能為中國電信天翼網關4.0(無頻無語音及無頻型)集中采購項目(2022年度)遴選(第一次)項目的中標候選人之一,公司為標包1及標包2中標候選人,兩個標包中標含稅金額共計約為6400萬元。(證券時報)
平治信息9月21日公告,公司與中國移動簽訂2022年至2023年擴展型皮站設備集中采購框架協議,含稅金額約為6713.38萬元。(界面新聞)
平治信息7月20日公告,第二大股東福建齊智興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擬減持不超過2%的公司股份。截至公告披露日,福建齊智興持有公司股份1925.1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3.79%。(界面新聞)
平治信息(300571)7月18日晚間公告,公司子公司深圳兆能為中國移動視頻會議服務項目標包1的第一中標候選人,中標含稅金額約為3904.75萬元。(證券時報)
7月7日晚,平治信息(300571.SZ)公告,公司與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浙江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以下簡稱“浙江移動杭州分公司”)本著自愿、平等、互利的原則簽署了《關于虛擬數字人的合作協議》。協議有效期為三年。
平治信息(300571)7月7日晚間公告,公司與浙江移動杭州分公司簽訂虛擬數字人合作協議,公司為浙江移動杭州分公司提供“小胖說云”虛擬數字人服務,浙江移動杭州分公司可使用虛擬數字人小胖向客戶講解云服務內容。(證券時報)
平治信息公告,與聯通靈境視訊、快手簽訂《關于共同推動元宇宙產業的合作協議》,計劃圍繞元宇宙產業展開全面、深入的合作。(第一財經)
近日,平治信息(300571)發布公告稱,中金公司、中信證券、時代浙商、錦煒基金、君弘資產等52家機構到公司調研。
平治信息(SZ 300571)4月25日晚間發布公告稱,公司子公司深圳市兆能訊通科技有限公司預中標2022年全省一網通接入設備(第一批)項目。預中標金額6895.7萬元。(每日經濟新聞)
3月17日,平治信息發布公告稱,公司于近日與聯通在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新華網股份有限公司簽署《關于共建元宇宙聯合實驗室的戰略合作協議》,計劃成立元宇宙聯合實驗室。(中國證券報)
平治信息:近日與聯通在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新華網股份有限公司簽署《關于共建元宇宙聯合實驗室的戰略合作協議》,計劃成立元宇宙聯合實驗室,聯合推動元宇宙產業制度建設和產業落地。恒星科技:子公司恒星化學年產12萬噸高性能有機硅聚合物項目試產成功;龍佰集團:年產20萬噸鋰離子電池材料產業化項目一期目前具備投產條件。
平治信息(300571)3月14日晚間公告,公司目前經營狀況良好,2022年1-2月份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長40%以上。1-2月,智慧家庭業務新增中標合計約8.81億元(含稅)。(證券時報)
平治信息(300571)1月6日晚間公告,子公司深圳兆能為中國移動2022年至2023年智能家庭網關產品緊急集中采購項目的中選候選人之一,預計合計中選金額為6.53億元(含稅)。(證券時報)
平治信息(SZ 300571)12月1日晚間發布公告稱,持有公司首次公開發行前股份的股東陳國才先生,擬在本減持計劃公告之日起3個交易日后的六個月內以大宗交易方式或集中競價方式,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約128萬股,即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1.0307%。(每日經濟新聞)
平治信息回復關注函,目前各個企業在元宇宙領域尚處于合作和共同探索階段,中國移動則以其5G網絡和云端建設為依托構建元宇宙生態,公司是中國移動元宇宙生態的一部分。公司研發的VR眼鏡于2020年10月完成中國移動的入庫,目前實現的收入規模較小,該款VR眼鏡較行業內頭部AR/VR/MR硬件設備等仍存在較大差距,該款產品未來的市場需求、市場拓展及競爭情況仍具有不確定性。(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