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捷微電公告,公司原定于10月20日披露《2022年第三季度報告》,經向深交所申請,延期至10月26日披露《2022年第三季度報告》。(財聯社)
捷捷微電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暫無Chiplet技術應用到芯片封裝上,這個技術主要是IC類產品2.5D/3D封裝,為解決芯片制造中摩爾定律的極限限制而在芯片及封裝端整合而生的SOC(system on package)/SIC(system in package)等封裝產品形式。對于功率產品,公司也在致力于開發合封產品的技術及集成Mos和IC在同一產品里的封裝技術。
從捷捷微電獲悉,作為國內可控硅領域的優勢廠商,捷捷微電一直致力于為客戶研發出性能更優,性價比更高的產品。目前市場上搭載TO-3P及TO-247封裝,主流的雙向可控硅產品,在參數上基本只能達到40A/800V左右,如果需要更大電流、更高電壓產品,只能選擇封裝體積相對更大的ITO-247或散熱片安裝更復雜的TO-247S產品,甚至是選擇模塊組件這類產品。為填補此空白,捷捷微電在2022年7月成功推出60A/1600V小型化、高壓、大電流雙向可控硅。
捷捷微電漲超9%,晶盛機電、晶晨股份等多股跟漲,芯片ETF(512760)漲超2%,成交額超1.16億元。中信證券表示,2021年全球芯片設備市場規模首破千億美元,中國大陸占約29%,達到全球第一,下游擴產持續拉動設備需求。根據SEMI報告,2021年全球芯片制造設備銷售額同比增加44%達到1026億美元的歷史新高,預計到2022年將擴大到1140億美元。2021年中國大陸芯片設備市場銷售額增長58%,達到296億美元,占全球市場約28.9%,由于晶圓廠擴產加速,國內市場增速顯著高于全球。預計后續國內主流晶圓廠均為擴產主力,多個新廠區項目將繼續拉動國內設備市場需求。(天天基金網)
捷捷微電(300623)4月25日晚間公告,董事會會議同意公司在控股子公司捷捷南通科技建設“高端功率半導體產業化建設項目(二期)”,總投資6.5億元。(證券時報)
捷捷微電(300623)4月8日晚間發布業績快報,2021年營業收入為17.73億元,同比增長75.37%;歸母凈利潤4.97億元,同比增長75.34%;基本每股收益0.68元。報告期,公司無錫和上海Fabless團隊的業務持續上量,同比均有較大幅度的增長。(證券時報)
捷捷微電(300623)1月24日晚間公告,2021年公司預盈4.68億元–5.1億元,同比增長65%-80%。報告期內,公司聚焦主業發展方向,抓住功率半導體國產替代加速的契機,繼續受益于產品結構升級和客戶需求增長等,公司營業收入和歸屬于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較上年同期同比增長,其中報告期內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75%以上。(證券時報)
產能是有彈性的,公司每年都有技改投入,根據市場以及公司產能情況,通過增加一定的設備和人員,調整員工的工作時間,都可以一定程度上提升產能。另外公司還有幾個重點項目。1。公司全資子公司捷捷半導體有限公司“功率半導體6英寸晶圓及器件封測生產線”建設項目,除了可以擴大現有防護器件的產能,我們還會做一些更高端的二極管,二期也會做一些IGBT小信號的模塊。該項目目前還未動工,計劃明年開工建設,項目達產后預計可形成6英寸晶圓100萬片/年及100億只/年功率半導體封測器件的產業化能力。2。公司功率半導體“車規級”封測產業化項目主要從事車規級大功率器件的研發、生產及銷售,本項目建設完成后可達到年產1900kk車規級大功率器件DFN系列產品、120kk車規級大功率器件TOLL系列產品、90kk車規級大功率器件LFPACK系列產品以及60kkWCSP電源器件產品的生產能力。項目達產后預計形成20億的銷售規模。目前進展:環評已經有了,正在能評等手續辦理中,計劃明年開建。3。公司南通“高端功率半導體器件產業化項目”配套無錫和上海MOSF
捷捷微電公告,與紹興中芯集成電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框架作協議,在中低壓SGT MOSFET、高壓IGBT與SJ MOSFET晶圓及IPM、PM等封裝領域展開全面戰略合作。(財聯社)
公司嚴格按照信息披露規則履行信披義務,堅持真實、準確、完整、及時地開展信息披露工作,公司不存在應披露而未披露的信息。公司已發布的關于董事、高管股份減持的預披露公告里明確披露,減持方式是“集中競價”而非“大宗交易”,目前未有公司董監高通過大宗交易的方式進行減持。
捷捷微電公告,公司與無錫芯路、天津環鑫三方共同出資人民幣2000萬元成立“江蘇易矽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出資人民幣900萬元,占易矽科技注冊資本的45%。公司擬投資經營IGBT等新型功率器件產業化項目。IGBT作為能源轉換與傳輸的核心器件,在白色家電、工業及新能源等領域具有廣闊的市場。(第一財經)
捷捷微電(300623.SZ)11月1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現保持著較高的產能利用率,訂單已排到今年年底。(每日經濟新聞)
捷捷微電(300623)10月19日晚間披露三季報,公司第三季度凈利潤為1.49億元,同比增長94.11%。前三季度凈利潤為3.89億元,同比增長100.8%。(e公司)
上海貝嶺、捷捷微電、長川科技、全志科技漲超6%,賽微電子、立昂微、至純科技等多股跟漲;芯片ETF(512760)漲超2%。成交額超3億元。消息面上,海納國際集團的最新研究數據稱,8月芯片的平均交貨周期(即訂購至交貨的時間)相比7月增加了6天,已延長至約21 周,創下新記錄,凸顯全球芯片荒仍在加劇。東亞前海證券認為,以汽車芯片為首的中高端芯片供不應求,東南亞疫情反復導致汽車芯片供應持續受阻,產能端依舊維持緊缺。(天天基金網)
8月26日晚,捷捷微電公告,子公司捷捷微電(南通)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捷捷南通科技”)擬引入外部投資者上海利恬,后者將增資不超過2億元,獲得捷捷南通科技13.25%股權。捷捷微電持股比例將從增資前的61.07%降至52.98%。捷捷微電主要從事功率半導體芯片和器件的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2021年上半年,捷捷微電實現凈利潤2.4億元,同比增長105.21%。但是,此次擬引入外部投資者的子公司卻毫無業績可言。公告稱,截至2021年6月末,捷捷南通科技尚未營業。2020年、2021年上半年,公司凈利潤分別為36.59萬元、-297.43萬元;資產總額分別為2.01億元、5.09億元。(上海證券報)
捷捷微電(300623)8月26日晚間公告,擬引入外部投資者上海利恬向子公司捷捷南通科技增資,增資金額不超過2億元。本次增資事項完成后,公司持有捷捷南通科技52.98%的股權,捷捷南通科技為公司控股子公司。(e公司)
捷捷微電(300623)最新披露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8月20日獲淡水泉、大摩華鑫、天弘基金等數十家機構參與電話會議。公司表示,公司現保持著較高的產能利用率,訂單飽滿已排到今年年底。受疫情影響海外工廠的產能不足與交期延后的原因,以及下游需求端(包括進口替代)增長等因素的影響,就功率半導體產業而言,整個半導體產業的趨勢應該是不錯的,預計可以延續到明年。(證券時報)
捷捷微電(300623)8月19日晚間披露半年報,公司2021年半年度實現營業收入8.52億元,同比增長109.03%;凈利潤2.4億元,同比增長105.21%;基本每股收益0.33元。(e公司)
捷捷微電(300623)30日晚間公告,公司擬引入外部投資者向全資子公司捷捷微電(南通)科技有限公司增資5.1億元,增資后,捷捷南通注冊資本增至13.1億元,公司持股61.07%。投資方包括南通蘇通集成電路重大產業項目投資基金合伙企業、南通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南通科技創業投資合伙企業、南通眾禾股權投資合伙企業、南通蘇通科技產業園控股發展有限公司、深圳峰澤一號投資合伙企業、南通摯琦智能產業投資中心。(e公司)
捷捷微電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目前訂單飽滿,已排產至今年年底。(界面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