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軟科技晚間公告,公司持股13.19%的股東南京瑞聯新興產業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簡稱瑞聯新產業)擬通過集中競價方式,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812萬股,即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2%。
《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正式發布。數字經濟方面,《規劃》明確,示范區要大力發展數字產業,布局元宇宙、北斗導航、量子通信及下一代移動通信等技術研發及產業化。
據深物業集團微信公眾號,近日深汕國貿公司中標深汕工業互聯網制造業創新產業園物業管理服務項目,為其提供綜合性物業管理服務。該項目服務面積約33萬平方米,是深汕特別合作區首個超大體量的“產城融合”時代標桿。
新產業公告,公司實際控制人翁先定計劃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2%;紅杉聚業計劃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3%。
新產業(300832)5月26日晚間公告,近日公司收到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頒發的1項醫療器械注冊證,獲證產品為降鈣素原測定試劑盒(磁微粒化學發光法)。
韓聯社5月17日消息,第55屆韓日經濟人會議17日在首爾中區的樂天酒店成功閉幕,雙方發表題為“商業環境激變,攜手共創新未來”的聯合聲明。
數據顯示,下周(5月8日-5月12日)共有53家公司限售股陸續解禁,合計解禁31.07億股,按5月5日收盤價計算,解禁總市值為642.96億元。
長江傳媒發布股票交易異動公告,公司主業經營不涉及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
內蒙新華(603230)4月26日晚間發布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稱,公司主業經營未涉及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
上海市經濟信息化委副主任劉平指出,上海具備發展合成生物的先發優勢、人才團隊優勢與市場優勢。未來3到5年,上海將在強化基礎研究、加強技術轉化、拓展空間布局、優化產業生態等方面重點發力,加大重大基礎設施、重點實驗室等創新資源整合力度,重點推進合成生物學在生物醫藥、先進材料和能源環保、消費品等領域發展與應用,努力打造世界級合成生物學創新產業集群。
教育部等五部門印發《普通高等教育學科專業設置調整優化改革方案》,學科專業設置調整優化改革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引導高校在各自領域爭創一流,走好人才自主培養之路。到2025年,優化調整高校20%左右學科專業布點,新設一批適應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學科專業,淘汰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學科專業。
韓國財長表示,將與日本在相互投資、供應鏈、新產業方面積極合作。
新產業(300832)3月17日晚間公告,近日,公司收到了廣東省藥監局頒發的1項地高辛測定試劑盒(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法)《醫療器械注冊證》。
記者今日從北京銀保監局獲悉,到2022年末,北京共有11家保險公司推出了12款專屬商業養老保險產品,累計投保人次達5.73萬人次,保費規模約7.54億元,人均保費約1.32萬元。
2月22日,2023楊浦數字經濟與數據安全創新沙龍“浦江論數”首期活動暨啟動儀式在長陽創谷舉行。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上海理工大學等高校專家與20家數字經濟頭部企業的代表齊聚,以“人工智能新技術與新應用”為主題,關注AIGC、ChatGPT等近期熱點話題,重點探討人工智能技術的未來發展趨勢,以及產業化應用和創新生態構建。
最近,對于ChatGPT 的關注和議論達到了很高熱度,非專業人士可以理解為,這是AI技術的一個突破性創新,將對產業進步和人類經濟生活產生顛覆性的影響。一些曾經對高技術產業發展做出過杰出貢獻的科技專家和實業家,都給予ChatGPT以很高評價和估量。那么,ChatGPT究竟有何力量而產生如此強烈的影響,使AI技術的內行外行們都倍感激動?(經濟日報)
寧德時代:擬由控股子公司廣東邦普在廣東省佛山市佛北戰新產業園大塘新材料產業園投資建設一體化新材料產業項目,項目投資總金額不超過人民幣238億元。
深圳市統計局今日公布2022年全市經濟運行情況。2022年,全市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20個產業集群)增加值攀上1.3萬億元臺階,達13324.02億元;占GDP比重突破四成,達41.1%;同比增長6.9%,高于GDP增速3.6個百分點。
江西省委書記尹弘接受央視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江西作為傳統制造業大省,將搶抓科技和產業變革機遇,深入實施工業強省戰略,持續開展重大創新平臺攻堅行動,在鋰電、稀土、VR以及新材料、新能源等新興領域取得更多先發優勢,積極構建具有江西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12月28日上午,廣東數字金融創新產業園(起步區)正式掛牌運營。(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