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2月20日,江蘇徐州。男子吐槽張小泉菜刀拍了一下蒜就斷成兩截。隨后張小泉廠家回應稱,視頻中這個刀硬度比較高,能不能拍蒜看材質,硬度越大越脆越容易斷,后面會提高產品質量。
張小泉公告,股東萬志美擬減持不超0.74%股份。(證券時報)
張小泉8月28日公告,公司2022年上半年營業收入4.39億元,同比增長32.7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428.95萬元,同比下降22.52%;基本每股收益0.38元。(界面新聞)
在著名頂層設計專家、清華大學品牌營銷顧問孫巍看來,張小泉的產品質量問題未必那么嚴重,只是缺乏對產品功能細分的有效宣傳以及危機公關處理能力,此次事件對該公司品牌公信力的傷害較大,短期或會面臨毛利率進一步下降和銷量下滑的風險。(界面新聞)
拍蒜刀斷,余波不斷。從最初的“產品質量”之疑,到隨后的“企業價值”之惑,風口浪尖的張小泉被投擲于輿論的漩渦中百般摔打。原本還是“理直氣壯”的張小泉,在越來越多的“槽點”前,漸漸也就低頭服軟道歉了。得罪消費者本就是“重大事故”,其后又被翻出冒犯國人情感,真真是小事鬧大,越描越黑。
7月18日晚,因客服回應“菜刀不能拍蒜”而引發熱議的張小泉,又一次站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這次的起因,是公司總經理夏乾良在采訪中向網友表示:“你學了幾十年的切菜方法是錯的。”在相關話題登上熱搜后,夏乾良為自身的不當言論對消費者理解造成的錯誤引導表示歉意。多名中餐廚師和材料學專家均向羊城晚報記者表示,無論是拍蒜還是刀法,張小泉要求消費者改變用刀習慣是不合理的。記者注意到,從去年9月登陸資本市場以來,不到一年時間,張小泉的市值較上市首日已蒸發超過26億元,市值蒸發近一半。
張小泉總經理“誠摯道歉”,并稱網傳視頻“并未根據當時的情境和語境進行描述”。7月18日,話題“張小泉總經理稱中國人切菜方法不對”一度沖上微博熱搜第一,刀具品牌張小泉再次引發網友們的熱議。(每日經濟新聞)
7月18日,話題“張小泉總經理稱中國人切菜方法不對”一度沖上微博熱搜第一。夏乾良在回應中表示,張小泉即將發起“斷刀召集令”項目,凡在國內購買的菜刀,若在過去五年內有斷刀事故發生,包括張小泉品牌及指定同行品牌,公司均可按照類似款型、類似價值進行新刀換貨。(澎湃新聞)
在菜刀不能拍蒜引發的客訴事件之后,張小泉在7月18日再次因其總經理此前的言論登上熱搜第一。(界面新聞)
今日,#張小泉總經理稱中國人切菜方法不對#話題引發熱議,登上微博熱搜。據北京商報今日消息,張小泉(301055,股價16.57元,市值25.86億元)總經理稱,所有的米其林廚師都不是中國人這種切菜方法,為什么米其林廚師切的肉片更薄,黃瓜片更透明,是因為前面有個支點。我們把刀前面的頭斜過來,那不是設計感,那是消費者教育。(每日經濟新聞)
14日晚,南都記者就王女士的遭遇曾聯系張小泉相關負責人,獲得回應稱,“在本次的研發戰略周期內,結合消費者的需求,公司可能會研發專門用來拍蒜的刀”。
7月15日晚,張小泉公司就該事件作出情況說明。據查,本次事件中消費者購買的產品名稱為“龍雀斬切兩用刀”,適合普通家庭廚房日用,是一柄性價比較高的家用刀具。“龍雀斬切兩用刀”自2018年上市銷售,截至今年6月底銷量超60000余柄。自上市至今,公司收到消費者正式客訴11起,客訴率約為0.0183%。(上海證券報)
“拍個黃瓜,做個涼皮”,在日常生活中,拍蒜拍黃瓜是菜刀的基本用途,然而,作為老字號的張小泉卻造了一把不能拍蒜的菜刀,從而引發眾多網友議論。(北京商報)
近日,有報道稱,廣州市民王女士用剛買不久的張小泉菜刀拍蒜后,菜刀斷了。記者7月14日與張小泉方面取得聯系,其證券部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公司已經與上述消費者建立聯系,正在協商解決中。在產品銷售過程中,公司給出了產品使用指引,不建議消費者用其購買的這款產品進行橫拍大蒜、黃瓜等操作。
廣州市民王女士用剛買不久的張小泉菜刀拍蒜,菜刀居然斷了。她帶著疑惑去詢問張小泉菜刀售后客服,得到的答復是“菜刀不能拍蒜”。王女士將經歷發到網上后引發網友熱議。7月12日,上游新聞記者以消費者身份向張小泉售后求證,客服告訴記者:“消費者力度掌握不好是會斷的,所以我們刀具不建議橫拍食物。如要拍蒜建議輕壓。”重慶某鋼鐵公司質檢中心技師鄭師傅表示:“硬度較高材質的刀具比較脆,橫拍時刀具不能變形就會發生斷裂。”(上游新聞)
關于上游原材料漲價對成本有何影響?張小泉(301055)表示,公司作為刀剪行業龍頭,在成本端有較強的議價能力。針對上游,公司采取了聯合OEM集采與簽訂長期合約等手段鎖定原材料價格。針對下游對外銷售方面,公司積極進行事先預估,通過產品價格調整及產品結構優化來覆蓋原材料上漲的壓力,最終使毛利率保持相對穩定。(證券時報)
張小泉(301055)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廣東陽江刀剪智能制造基地已于2022年初正式投產,目前仍處于產能爬坡期,收入規模將隨產能的提升逐步增加。另外,公司將圍繞由廚房品牌向品質家居生活品牌升級的總體經營戰略推進業務發展,公司此次章程的修改不是為了進軍食品行業,僅作為公司禮贈品產品的一個配套。
張小泉(SZ 301055)3月14日晚間發布年度業績報告稱,2021年營業收入約7.6億元,同比增加32.8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盈利約7873萬元,同比增加1.96%;基本每股收益盈利0.61元,同比減少7.58%。(每日經濟新聞)
張小泉(301055)2月11日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小家電業務目前在線上和線下渠道已有穩定的銷售,公司針對小家電產品領域,采取細分差異化的產品策略,主打“健康小電”概念,目前處于起步嘗試階段,故尚未形成規模。(證券時報)
張小泉在互動平臺表示,今年1月根據原材料及用工成本的上漲情況,公司對產品進行小幅提價,整體調整幅度在3%左右。未來公司將根據成本等多方面因素綜合考慮合理調整公司產品的銷售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