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間,金融危機就已經來了?
最近疫情不斷蔓延,加上沙特和俄羅斯兄弟在原油上沒法達成一致,股市受到的影響極大。
截止北京時間今天早上,道瓊斯指數已經從高點下跌超20%,NBA因停擺。今天中午,納指期貨再次熔斷!
巴菲特老爺子都說,這陣仗,我之前也沒見過。顯然,巴菲特是謙虛了,現在他手握1300億美金,正等著跌到位的時候出手呢。
按照統計學和市場的經驗法則,股指大跌20%,就算是熊市了。美股連續熔斷,就連黃金都開始下跌了。
如果這都不是金融危機,什么是?畢竟,連葉檀財經都說到了”金融危機”!
我們《首席大事件》之前,有一位老師,看到股指年內會到2500點,那時候股市有機會。當時正是A股節后奮力上沖,3100點在望,前景看起來一片大好,還不是小好。這位老師也被粉絲戲稱“踏空界”的李大霄。
現在再說年內到2500,看起來就不那么天方夜譚了。有句話說,領先一步是先知,領先兩步,搞不好就成了先烈。
這也和我們今天的主題有關:時間差。
A股和美股的時間差
最近,美股不斷拖累A股下跌,上周二,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A股大漲,當晚,美股也大漲。看起來,好像是中國的股市帶動了美股,而不是美股帶動了A股。
于是有可愛的股民說,這次終于出口氣了,輪到A股影響美股了。
這話呢,我們還是要分清楚,畢竟美國如今還是世界經濟的老大。美股市值是中國股市的5倍,一顆行星和一顆衛星,誰繞著誰轉?
雖然,我們都希望A股帶動美股,但可能還需要一些時間。
美股和A股的時間差,還不止這一點。這次,就算美國真的有金融危機,對中國說實話也沒啥影響。為啥呢?因為我們已經經歷過一次了。
2018年的“強力去杠桿”,疊加貿易談判因素,讓A股跌了整整一年,算是一個0.5倍速的經濟危機了。
如果按照坊間的說法,中國的房市和美國的樓市在賭,因為都聚集了杠桿和居民儲蓄。
現在,中國的樓市被凍,金融行業的杠桿也去掉大半。
現在,就輪到美國的表演了。
疫情時間差
目前中國的疫情已經得到了控制。高層親自到訪疫情重點區域,就已經向世界宣告,我們的疫情已經控制住了。國際上的疫情還剛剛開始,而且目前還沒有要減速的趨勢。
很多人在此次疫情中強調兩國制度的差異,外國人更強調個人權利,不可能被按在家里,那是要上街的。中國呢,有些體制特別適合戰時需求。
把疫情作為一場仗來打,其實并不是比喻。物資配給制,各路媒體動員和每天關注傷亡人數,這和戰爭極其類似。
制度當然是一方面。還有一個因素,那就是中國曾經經歷過“非典”,對公共疾病,和歐美相比,中國人有著切膚的理解。
現在進入某一座大樓,84消毒水的味道,那也是2003年非典的味道。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中國人知道,疫情會來,會擴散,但終究也會被控制住。
這個時間差,決定了中國和美國大不同。
國運時間差
既然中國幾年內可能就要趕超美國,是不是可以馬上入手A股了?國運是好的,大方向沒錯,但股市和國運有時間差,說實話,兩者的關系不是很大。
中國從改革開放以來,一直是上升趨勢,自有股市到今年,也30年了。A股也沒見長牛,兩者總體方向一致,但并不是強相關。總體來看,股市跟GDP,也是跟跌不跟漲。
股市短期的方向,相信已經很明確了。想要抄底的朋友們,可能需要點耐心。
很多股民可能沒有時間每天去翻,《首席大事件》每天也會挑選公告中值得關注的消息,給大家做一些信息匯總和解讀,歡迎大家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