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萬得通訊社報道,8月1日,現券期貨小幅回暖,國債期貨全線小幅收漲,銀行間主要利率債收益率普遍小幅下行;銀行間資金面寬松無虞,主要回購利率明顯下行,隔夜回購加權平均利率大幅下行逾32bp至1.55%附近;地產債漲跌不一,“21碧地03”漲超16%,“21旭輝03”跌超9%。
交易員表示,市場對穩增長政策落地效果仍存疑,國內主要股指再度轉弱,債市情緒小幅回暖;此外,中國7月財新制造業PMI時隔兩月再度落入收縮區間,跨月后資金寬松無虞,也提振債市情緒。
國債期貨全線收漲,30年期主力合約漲0.11%,10年期主力合約漲0.05%,5年期主力合約漲0.04%,2年期主力合約漲0.02%。銀行間主要利率債收益率普遍小幅下行,截至發稿,10年期國開活躍券“23國開10”收益率下行0.75bp,10年期國債活躍券“23附息國債12”收益率下行0.25bp,5年期國開活躍券“23國開03”收益率下行0.25bp,1年期國開活躍券“23國開06”收益率下行1bp。
信用債方面,交易所債券市場收盤,地產債漲跌不一,“21旭輝03”跌超9%,“22旭輝01”跌超6%,“15遠洋03”和“21碧地01”跌超5%,“20碧地03”跌超4%,“21碧地02”跌超3%;“21碧地03”漲超16%,“19遠洋02”漲超4%,“16金地02”漲超3%,“21金地03”、“20旭輝03”和“21金地01”漲超2%。
公開市場方面,央行公告稱,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8月1日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8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1.9%。Wind數據顯示,當日440億元逆回購到期,因此單日凈回籠360億元。
資金面方面,8月首個交易日,央行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降至百億規模之下且單日轉為凈回籠,銀行間市場周二資金面寬松無虞,主要回購利率明顯下行,各期限資金供給充裕,隔夜回購加權平均利率大幅下行逾32bp至1.55%附近。長期資金方面,全國和主要股份制銀行一年期同業存單一級市場因到期日為休息日,尚無有效帶量報價;同期限同類型存單二級最新成交在2.31%附近。
宏觀數據方面,隨著中國經濟修復動能持續減弱,7月中國制造業景氣結束此前兩個月的擴張,再度落入收縮區間。7月財新中國制造業PMI錄得49.2,低于6月1.3個百分點,時隔兩月再次收縮。
一級市場方面,國開行三期固息增發債中標收益率均低于中債估值。據交易員透露,國開行1年、3年、5年期固息增發債中標收益率分別為1.8052%、2.2894%、2.4658%,全場倍數分別為3.95、4.05、5.16,邊際倍數分別為1.37、1.46、1.08。
農發行上清所托管兩期固息增發債中標收益率均低于中債估值。據交易員透露,農發行上清所托管2年、7年期固息增發債中標收益率分別為2.2276%、2.6996%,全場倍數分別為3.40、4.54,邊際倍數分別為2.2、1.55。
國內股市方面,A股市場縮量整理,盤面熱點相對散亂,資金面并不集中。上證指數收盤微跌0.09點,報3290.95點;創業板指跌0.58%,萬得全A跌0.19%。市場成交額9577.8億元,北向資金實際凈買入48.54億元。
消息面方面,據媒體報道,近期監管部門通知地方,要求2023年新增專項債需于9月底前發行完畢,原則上在10月底前使用完畢。
宏觀政策方面,國家發改委等八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實施促進民營經濟發展近期若干舉措的通知》。其中提出,在國家重大工程和補短板項目中,選取具有一定收益水平、條件相對成熟的項目,形成鼓勵民間資本參與的重大項目清單。擴大基礎設施領域REITs發行規模,推動符合條件的民間投資項目發行基礎設施REITs。修訂出臺新版市場準入負面清單,推動各類經營主體依法平等進入清單之外的行業、領域、業務。將民營企業債券央地合作增信新模式擴大至全部符合發行條件的各類民營企業,盡快形成更多示范案例。
《求是》發表中共國家統計局黨組署名文章指出,隨著經濟內生增長動力增強,宏觀政策顯效發力,經濟穩步恢復不斷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態勢將進一步鞏固。下階段,要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加大宏觀政策調控力度,著力擴大內需、提振信心、防范風險,不斷推動經濟運行持續好轉、內生動力持續增強、社會預期持續改善、風險隱患持續化解,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繼續鞏固房地產市場企穩回升態勢”喊話后,一線城市北京、深圳、廣州、上海紛紛表態,要更好滿足居民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抓好貫徹落實或盡快推出有關政策措施。
關于債券市場走勢,中信證券發布8月債市展望稱,政治局會議對穩增長政策發力表述積極,8-9月預計是穩增長、寬地產政策密集落地階段;另一方面,貨幣政策總量與結構工具箱空間打開,8月流動性缺口較大環境下不排除降準落地的可能性。總體而言,市場情緒不穩環境下,8月市場可能對利空因素的敏感度抬升,長債利率可能面臨波動加大的格局。
華創固收稱,盡管8月債市面臨一定擾動,但收益率上行風險可控,若10年期國債上行至2.7%左右或是較好布局窗口。在市場調整過程中,仍需對高頻數據(基本面和債券供給)、風險偏好(權益市場)、贖回壓力(理財凈值)進行密切跟蹤,擇機操作。整體而言,后續交易機會可根據“寬信用”節奏擇機布局,但窄幅震蕩行情中波段交易難度偏大、資本利得有限,仍需以票息策略打底。
華泰固收利率債策略周報稱,重要會議精神打破債市均衡,后續政策落地是關鍵。其中,地產、資本市場政策對債偏不利,地方化債方案變數仍多,貨幣政策大概率穩中偏松。我們前期判斷債市持有中需提升反脆弱能力,上周建議兌現交易頭寸。目前建議靜待政策落地,交易盤持短觀望為主,欠配資金在調整中增持。利率突破2.6%的概率大減,上破2.7-2.8%的概率還不高。超長+超短啞鈴型組合與3、5年組合相差不大,但前者邏輯更順暢,二永債若繼續調整考慮適度增持,提防低資質+長久期城投債估值風險。年底階段需要提防小庫存周期、CPI等擾動。尾部風險仍在于投資者行為,提防債市調整和城投風險帶來贖回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