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的投資,時間看得到,讓我們做長跑者而非搶跑者!)
去年4季度的時候,我們在公開的文章中說過,2020年買A股,大概率不會虧錢,買美股,大概率賺不了錢,并建議投資美股的朋友多注意風險,應該關注A股機會!
誰曾想新冠疫情到來,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大受影響,美股連續創歷史熔斷次數,從高位大跌接近30%下來,A股雖然較為堅挺,但也回調接近15%幅度,自媒體與媒體的各種信息傳播,喜歡的是造神話人物。
比如橋水基金達里歐去年四季度在美股高位買了巨量的看跌期權,然而媒體卻不知道進入2020年,橋水基金強烈看多股市,認為經濟周期失效,這個看法轉變也造成橋水基金近期凈值不能獨善其身,跌了20%,資本市場沒有神話。
但是強悍如巴菲特,去年依然持有50%倉位的權益資產,并非全部現金比例,要知道巴菲特過往造就他的是兩次大危機前的獲利了結,這點我們在高預期差體系有詳細說明。
那么這說明一件事,巴菲特去年認為美股有回調需求,但不會導致大熊市,因此半倉現金等待抄底。
從巴菲特的投資記錄可以看到,他對危機與股市泡沫判斷經得起市場的驗證,某種意義來說,正是這些難以避免的危機成就了巴菲特的投資收益。
如果回顧歷史,近百年美股最大的危機時刻,不是08年次貸危機,也不是今年的新冠疫情,而是30年代大通縮帶來的歷史最長熊市,1929年10月24日,人類歷史上迄今最慘烈的股災來了,史稱“黑色星期四”。
從1929年9月到1932年大蕭條的谷底,道瓊斯工業指數大約縮水了90%!
這個特殊宏觀時期,政府無宏觀調控的理論指導,隨后又爆發一次熊市,從1937年3月10日開始,一直到1942年4月28日才結束,歷經:1875天左右(約合61個月),美股跌幅超過50%。
價值投資者鼻祖格雷厄姆,在29年的熊市中,加杠桿抄底抄破產,這個時期可以說是美股最黑暗的時期。
但是大家所不知道的是,如果從1926年到1967年,1967年到2009年分為兩個階段,前者包括美股最黑暗兩個熊市,后者包括1970年的小熊市,石油戰爭,00年互聯網泡沫與08年次貸危機等。
無論是美股大公司股票組合還是小公司股票組合,收益率都是黑暗時期占優,數據顯示:
26年到67年,大公司股票組合年平均收益率為12.38%,小公司組合為21.39%;
68年到09年,大公司股票組合年平均收益率為10.89%,小公司組合為13.47%。
為何有這樣的差別?
最主要就是資本市場是講究預期的市場,當大危機發生后,悲觀預期會把估值打到極限低位,以至于后面一段時期,預期只會向好不會更差!
那么,這一次新冠疫情,或者對于A股來說,反彈途中一次壓力測試,后續反彈能走得更加穩健!
以上觀點僅供學習,不作為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