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拿地金額268億元、拿地面積283萬平米。”
本文為財經涂鴉原創
作者|蒼穹
據公司情報專家《財經涂鴉》消息,3月23日綠城中國控股有限公司(簡稱“綠城”,03900.HK)公布截至2019年12月31日的全年業績,這是創始人宋衛平退出管理層后的首份年報。
綠城2019年業績摘要(資料來源:2019年年報)
財報數據顯示:2019年綠城取得總合同銷售2018億元,較上一年增長29%;新增54個項目約合建筑面積1236萬平米,預計可售貨值2057億元;取得收入615.93億元,股東應占利潤24.8億元,分別增長2.1%、147.3%;于2019年末綠城的銀行存款及現金為518.94億元,凈資產負債率為63.2%;每股基本盈利增長205.6%至0.55元,擬每股派息0.3元。
2019年綠城定下1800億的考核目標、2000億的爭取目標,在上半年僅實現銷售額743億元約37%目標進度的不利情況下,最終完成了銷售目標。
加速擴規模
綠城的歷史充滿戲劇性,或多或少帶有前掌門人宋衛平的烙印。2019年7月宋衛平卸任,標志中交集團全面接手綠城。目前,中交持有綠城24.18%的股份,為第一大股東。
綠城股權結構(資料來源:同花順)
綠城近年來在全國兇猛擴張。于2019年,綠城獲取并購項目17個,包括上海新湖明珠城、西安桂語蘭庭等項目,收購項目同比增長332%;同年綠城斥資691億元拿地,其中集團支付523億元,創下歷史新增投資貨值之最。
從地域分布看,2019年綠城的新增土儲主要集中于杭州、寧波、蘇州、西安、合肥、廣州等一二線核心城市,可售貨值占比達76%;從區域分布看,長三角作為戰略重點區域,可售貨值占比60%。
截至2019年12月31日,綠城共有土地儲備項目142個(包含在建及待建),總建筑面積約3873萬平米,其中按權益計算約為2240萬平米;總可售面積約為2648萬平米,權益可售面積約為1521萬平米。一二線城市的土地儲備總可售貨值占比達73%。
2020年開年,疫情并沒能阻擋綠城拿地步伐。1-2月綠城以268億元的拿地金額、283萬平米的拿地面積雙雙位列房企第二,前者僅次于香港置地的318億元,后者僅次于新城控股的296萬平米;地塊涉及北京、天津、大連、成都等多個城市,僅2月綠城就在北京拿地4宗耗資163億元。
綠城透露2020年的投資目標為“新增貨值2500億元、權益投資金額不低于600億元”,其對規模的訴求可想而知。
代建貢獻率超三成
在積極拓展傳統開發項目外,綠城還在大力開展特色業務,代建則是其特色業務的強勢板塊。2019年綠城銷售額為664億元,同比增長20.29%,遜于合約銷售整體增速,但已占到當年銷售總額比重的32.9%。
綠城2019年分部收入情況(資料來源:2019年年報)
2019年.綠城代建業務規模加速擴展,全年新增項目72個。截至當年年底,綠城代建管理項目合計達260個,總建筑面積約6754萬平,預計總可售金額約3689億元。
需要一提的是,綠城承擔代建的子公司主體為綠城管理,其已于2020年2月末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一旦成功上市,綠城管理將成為中國首家以代建為主業的上市公司,也將成為綠城旗下繼綠城中國和綠城服務(02869.HK)之后的第三家上市公司。
綠城中國執行總裁郭嘉峰表示,綠城管理上市可以確立綠城代建業務的龍頭地位,受到資本加持后,融資渠道和資本代建業務也會進一步發展。由于業績并到綠城,這將對綠城規模和凈利潤的支撐產生有力影響。不過,綠城管理上市的推進進度將根據香港聯交所規定和資本市場認知度進行,具體還沒有完全明確的時間。
五年破5000億
近日,綠城啟動未來五年發展規劃,即重點圍繞重資產、輕資產和“綠城+”三大板塊進行布局。
其中,輕資產板塊即代建板塊,“綠城+”板塊則圍繞前兩個板塊的上游下游展開,上游主要是綠城科技集團,下游主要是綠城理想生活集團。
按照綠城的設想,2025年三大板塊總共實現銷售規模5000億元。
拆分來看,傳統的房地產開發重資產部分通過鞏固全國布局、提升盈利水平、優化業務結構等措施實現3500億元;輕資產部分通過梳理代建品牌、發展資本代建、完善管理機制等措施實現1500億元;另外,“綠城+”內涵將繼續豐富,通過加長產業鏈、加粗產業束,來賦能增值能力。
這是綠城5年的長線目標,單論2020年目標,則是擬達成新增投資貨值、銷售金額各2500億元的目標。如果該目標達成,2020年綠城的銷售增速將達到近25%。
綠城表示,疫情對上半年影響比較大,以1-2月拿地600億貨值的速度計算,全年將有約3600億貨值。比照2019年68%的去化率,2500億目標不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