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份的暴漲,3月份的暴跌。2020年開年的股市,大起大落實在刺激。
創業板指數走勢(2020/2/3-2020/3/25)
數據來源:Wind
這兩個月的心情
隨著行情坐了一趟過山車后,很多人發自內心地感嘆:還是定投好啊。
01. 追高買入的人
由于擔心疫情的影響,2月份那波行情,很多人“完美”錯過。
然而,比錯過行情更慘的是——追高買入。
這類人的心路歷程大概是這樣的:
行情漲5%,不愿相信
行情漲10%,目瞪口呆
行情漲15%,心里難受
行情漲20%,追高買入
反彈結束,開始回調,卒
錯過行情沒賺到錢,追高買入被套住,止損割肉又舍不得。
相比而言,一直定投的人就要淡定很多。
他們沒有踏空,熊市里忍受虧損、含淚積累的便宜籌碼,在行情上漲時體現了價值;
他們也沒有追高,即使在高點扣款,那也僅僅是這一次的買入成本較高而已;
至于止損割肉,更不是他們需要考慮的問題。
行情上漲,固然高興,如果能達到止盈目標落袋為安更好;
行情跌回去,也不氣餒,把時間拉長,現在不過是一個小浪花。
創業板指數走勢(2010/6/1-2020/3/25)
數據來源:Wind
02. 抄底抄在半山腰的人
隨著股市暴跌,抄底的聲音多了起來。
然而抄底總是嫌早。
股神都做不到的事情,很多人卻一直在為難自己。
抄底唯一的問題是,我們不知道市場什么時候是底。——巴菲特 2014年股東大會
詳見《巴菲特抄底,為什么總抄在半山腰?》
一次次鼓起勇氣抄底,卻一次次無奈地發現抄在半山腰。但如果被恐懼所左右,一味消極等待,只能是白白喪失良機。
定投的人沒有這樣的糾結。
在他們看來,不管底有多深,都只是微笑曲線的左半邊而已。
這樣的抄底心態,好的令人發指。
03. 倉位太重沒錢補倉的人
2月份的快速上漲行情,燃起了很多人對牛市的憧憬。
牛短熊長的回憶,提醒他們要抓住機會。
一把梭,“贏了會所嫩模,輸了下海干活”…
一頓操作猛如虎,跌了全賴特朗普。
想補倉,發現子彈已經打完了。
現在一有風吹草動,他們就如驚弓之鳥一般。每天關注著海外疫情,擔心美股熔斷、擔心A50暴跌……
每天都在跑與不跑之間糾結。
而反觀定投的人,用的是每月入賬的“長錢”,永遠也不會滿倉,還有“彈藥”可以持續補倉。
之前一把梭的人,現在只能看著定投的人在更低的點位“買買買”。
04. 空倉等待趨勢反轉的人
既然不知道何時是底,很多人在想:可以先離開市場,等到利空出盡、牛市起步時再進來,豈不完美?
而歷史經驗表明,這類投資者:
① 可能會在熊市見底前離場了,少挨了最后一刀;
② 無緣參加接下來的牛市,只有市場大漲后,他們才能恢復信心,追高買入…
③ 開始下一個輪回。
右側投資者總以為自己能通過擇時來獲利。但事實證明,這很難。
頂尖財經雜志《巴倫周刊》曾發表過一篇文章,追蹤了2007-2009年美股大熊市中的幾百個實際投資案例,結果發現:
低于1/4的擇時投資者在2009年3月9日熊市時的倉位,高于2007年10月9日高點時的倉位。
僅僅6%的擇時投資者“準確”抓住了2007年-2009年熊市的頂部和底部。
僅僅9%的擇時投資者在隨后牛市中的倉位,要高于2007年-2009年熊市期間的倉位。
股市難以預測,靠水晶球(預測)謀生的人注定要吃碎在地上的玻璃。
但我們可以理解周期,利用周期。
不好的季節,往往是耕種的好時候。
在大家都慌張的時候,定投的人默默埋下了希望的種子。
為什么選擇定投?
有位大神說得好:
與其跟著別人來回跑。
不如自己靜靜地向前跑。
本文首發于公眾號小基快跑(xiaojikuaipao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