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退的一個顯著指標,就是失業率。”
研究員:零號
出品:涂鴉研究所
這段時期美股的走勢一直備受市場的關注,在我此前的分析中曾闡明這一次美股泡沫炸裂后所引發的經濟衰退會比華爾街預測的要嚴重得多,現在我仍然維持這一觀點。
在本篇分析中,我將通過列舉美股歷史熊市的名單并按其嚴重程度進行分類,以作為更加簡要的參照測試即將到來的經濟衰退表現。
熊市的定義
參照過往數據,我們通常將標準普爾500指數連續兩個月下跌這一現象作為熊市的定義,這段時期S&P 500會從最高點下跌20%或者更多至最低點。
依據下跌程度,我們將過往的熊市劃分為輕度、中度、重度以及極度嚴重。
數據:Bloomberg,制表:涂鴉研究所
值得大家關注的是最后一列的“類比當前指數“,截止到當前分析,S&P 500的指數為2584.59,落入”輕度熊市“的區間。
熟悉經濟史的人會注意到“輕度熊市“中所列出的時間點大多數都能對應上美國經濟放緩的時期。而”重度熊市“與美國歷史上最嚴重的五次經濟收縮有關。
而到目前為止唯一的一次“極度嚴重熊市“則發生在1930年的4月至1932年的6月,這段大蕭條時期的特殊,無需贅言。
美國經濟深度收縮
當前經濟學家普遍認為,美國GDP將在2020年第二季度以每年15%-25%的速度收縮,我們對這一數字的預估更加激進一些——收幅達到35%-45%之間,但即使是前面的數字,也將是一次美國歷史上顯著的峰值輸出損耗。
高盛和瑞銀認為,美國經濟盡管在第三季度將恢復季度環比增長,但在2020全年美國經濟很可能仍將處于同比深度收縮狀態。
參考高盛電話會議中對于COVID-19得到控制的預期——12至18個月,在這種背景下我們有把握認為,即將到來的衰退會引發的累計產出損失,而相對于基準產出水平(2019)而言,這一損失將會是美國自大蕭條時期以來最為嚴重的一次。
而這樣的衰退的一個顯著指標,就是失業率。按照預測,失業率的峰值可能超過20%。同樣,從生產時間損失的角度類比,除大蕭條時期以外,也沒有任何一次經濟衰退造成的工時損失能與這一次相比。
“你可以反駁。但……”
可能有許多反駁,主要反駁的論點會是美國的貨幣以及財政雙管齊下的刺激作用。
確實,我們以上的推論并沒有將美國政府為應對危機而采取的反周期貨幣和財政刺激力度列入重要考量,所涉及的機制與結構十分復雜,但是我可能簡要列出一些原因:
1、沒有“銀彈“,財政和貨幣的刺激無法完全彌補這場危機造成的產出損失和收入損失。
2、“救助“與”期望“之間的差值,盡管美國許多行業無疑將得到”紓困“,但投資者們不太可能得到全面”紓困“。目前美國國會的救助計劃只要是為了幫助中小企業,任何S&P 500成分股公司要想得到紓困,都極有可能涉及重組或資本重組,在重組中普通股股東的權益價值要么被抹去,要么就是被大幅稀釋。救助的意義在于保護就業和生產,這與救助股東有本質上的區別。
3、老話說得好,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美聯儲掏空底袋的后果,就是公共和個人債務的大幅增加,加上與當前和即將出臺的紓困計劃相關的貨幣貶值,直接導致巨大的經濟成本正在孵化,這也將極大地損害美國未來的經濟增長。長期收益增長將受到影響,用于折現未來收益的風險溢價將上升。
這樣的風險幾率正在迅速增加中,如果我們研究大蕭條時期的股票市場會發現,從峰頂到谷底市場主要經歷了兩個主要價格周期。第一個熊市周期起始于1929年9月,隨著10月崩盤加速,在彼時12月觸底。隨后自12月開始,形成了一場大規模的牛市(當時機構們的對危機的普遍預測是短期的),然后到了1930年4月,更可怕的雪崩來了,股市下跌幅度超過80%。
對于美國股市下一輪的表現,我的預期是它會在接下來的兩個月中的某個時機建立一個中間低谷,落在“重度熊市”的區間。這樣的預期是基于一個重要的前提,便是疫情、經濟和金融的解決方案可以在8月以前到位,在這種情況下,S&P 500不會落入更下層的“極度嚴重熊市”區間之中。
綜上,市場對于美股走勢的測試方法很多,得到的結論也各有所長。我也同樣使用了包括估值測算在內的多種手段進行預測,得到的結論都與上述相差無幾,甚至我所描述的是多種結論中較為樂觀的了。
何時“觸底”,何時“紓困”,時間會為我們很好的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