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路由君 編輯 | 老司機
事涉巨額財務造假,曾經的資本寵兒和明星公司瑞幸咖啡,或將陸續遭遇投資人集體訴訟、巨額賠償、退市風險等一系列的麻煩事,成為這兩天資本市場的輿論風暴眼。
4月2日,瑞幸的財務丑聞,不僅波及同為神州系公司的神州租車、神州優車股價雙雙跳水,對寶沃汽車的發展前景也蒙上了一層陰影。瑞幸的內部造假和商譽失信,更是對中概股培育多年的信譽度的一次暴擊。
人在做、天在看。或許這才是復雜世界本來的面貌,總有人在光明正大、拼命努力,也總有人在蠅營狗茍、大挖墻腳。
然而天道輪回,即便看起來事不關己,暫時可作壁上觀,但是當劣幣驅逐良幣,當信譽集體減值,作為一個更大維度上系統中的參與者,誰也不可能置身事外。于是,面對挑戰與困難的正確姿勢,更應該是舍我其誰的主動擔當,變不可能為可能的想辦法、找打法。
就拿汽車行業為例。全球新冠疫情的加速蔓延,尤其是歐美發達國家的情勢惡化,使得主流汽車品牌大面積停工停產,目前尚未有解禁和復工的確切時間。
上游不掙錢,下游只好省著花錢。伴隨而來的是一波被迫裁員、變相降薪,或者薪水延期支付的操作,這也讓汽車相關從業人員普遍生活在一種悲觀情緒當中:或飯碗難保,或生活無著,或還貸困難,一時愁云慘淡。
不過,從過去這一周的車壇動態來看,表態暫不裁員的吉利是值得點贊的;帶頭減薪或延期領薪水的福特、FCA高管們算是有擔當的;即便直播首秀畫面略尬,讓一眾汽車媒體人最終也沒等來威馬EX5登場的羅永浩,是值得寬容和欣賞的。
因為,一如雷聲大雨點小的車市刺激新政。它們都代表著一種絕不認輸的價值觀,一種逆流而上的行動力,最終都成為提振市場信心、凝聚行業人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下面就來看看,過去這一周有哪些值得我們回顧的汽車要聞。
1、4月3日,奧迪全新A4 L亮相云端發布會。因為疫情姍姍來遲的一代明星車型,以英戈爾施塔特、長春、北京三地連線的方式,正式啟動自己發力中國市場的大幕。
說是連線倒不如說是強強聯動,三座城市分別代表著奧迪品牌研發、制造和銷售的三個支點,意圖全方位高舉高打,從而對緊湊型豪華車市場展開一場降維打擊。
這款車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對于受到特斯拉Model 3強有力挑戰的豪華車入門級市場,對于在華戰略重啟、追趕寶馬、奔馳兩位老對手的奧迪品牌,包括對于走馬上任不久的一汽大眾奧迪銷售事業部副總經理、80后張強來說都是如此。
新的時代總在滾滾而來,機會則總是留給那些逆流而上、有所準備的人和企業。
2、4月2日,由比亞迪與豐田各自出資50%,合資成立的比亞迪豐田電動科技有限公司在深圳坪山區正式成立,距離去年11月雙方簽訂合資協議還不到5個月。
除了速度,這家新公司還有高度,不僅由豐田在華負責技術的二把手岸宏尚出任董事長,從披露的信息來看,新公司包括整車、平臺和零部件的設計、研發等業務,面向中國用戶開發純電動車。
與戴姆勒合資的“騰勢”品牌進展遲緩多年后,雙方此次合作預計有一個更樂觀的前景,基礎有三:一、中日兩國企業在企業文化上的親近感和親和力;二、豐田方面的電動化轉型決心與動力;三、比亞迪在本地市場耕耘多年的經驗,構成開發高度本地化適應性純電動產品的基礎。
3、4月1日,廣汽本田正式完成對旗下全資子公司本田汽車(中國)有限公司的吸收合并。除了保留的整車生產出口業務和全球KD零部件供應業務之外,這座產能5萬輛/年的工廠,也將于本月起投產內銷車型。作為2019年日系車企逆勢增長的代表,廣汽本田的產能利用率一度達到120%的超負荷狀態。一條柔性生產線的加入,有望就近解決產能瓶頸的燃眉之急。
基于在華成功的“雙車策略”布局,消費者們買不到UR-V可以買冠道,買不到XR-V可以買繽智。年初以來,受疫情影響復工緩慢的東風本田,或許還會給兄弟公司帶來一些增量機會。乘勝追擊,這是廣汽本田“游弋族”線上發布會一舉推出三款年型款SUV的好時機,或許,也是不便明言的小心思和潛臺詞。
4、當裁員、降薪成為行業主旋律。曾經經歷過2008年破產危機的北美三大車企,成為如何穩妥處置的風向標。
這次企業集體降薪、延期支付的行動中,數FCA的力度最大。CEO麥明愷降薪一半,董事長約翰?埃爾坎和其他董事會成員,將在未來9個月停止發放薪水,等于是義務為公司服務。和通用汽車推遲支付員工20%的工資做法不同,同一天公布降薪計劃的福特,只是將薪水延期發放限于公司前300名高管,包括董事長比爾?福特、CEO、COO和CFO在內的最高管理層,延期發放的比例達到50%-100%。
這筆延期支付、數額不菲的薪水,能幫助企業們渡過停產停工的難關嗎?要我說,相比具體金額,高管們拿自己開刀的勇氣與擔當,這一舉動更大的效用在立表率和聚人心,也是重新銳化和重振以人為本企業文化的機會。
5、繼地方政府陸續出臺汽車消費刺激政策后,3月31日,另一只靴子落地。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了國家層面的三項促進汽車消費的刺激新政。
劃黑板,敲重點。宏觀刺激政策核心有三:一是繼續鼓勵和支持新能源汽車消費,相關購置稅優惠政策延長2年;二是以獎代補加大低排放標準柴油貨車的淘汰力度,京津冀重點地區先行;三是鼓勵二手車市場交易,通過減稅為二手車經銷企業減負。
宏觀政策從來是微言大義,對于行業與市場后續走向的結構性影響要多于短期效果。從力度上看,兩個層面的政策別無二致,都是雷聲大雨點小。對低迷多時的新能源和二手車市場,本次政策料想對于實際銷量的效果不大。車企當自強,等著被救,不如自救。
6、3月30日,在2019財報發布會上,吉利控股集團總裁,吉利汽車集團CEO、總裁安聰慧表示:吉利長遠的規劃沒有發生任何變化,對年初設定的141萬輛的目標目前不作調整,對全年的目標還是充滿信心。
同時,他鄭重申明,吉利在疫情期間,做到目前不裁員,不減薪,不延期支付員工的薪酬。而是要通過內部的組織變革,員工效能的提升,以及全新項目的布局合理地使用員工。
值得指出的是,吉利的表態建立在對目前整個全球經濟形勢的評估基礎之上,不排除根據形勢變化作出相應調整的可能性。其意義在于,作為中國品牌一哥,吉利做出了很好的表率,既拿出了態度,又提出了應對方案,對穩定內部軍心,提振市場信心,善莫大焉。
最后,說幾句個人的體會。
因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經濟破壞和金融震蕩,被視為比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更大的一次災難。由此引發的恐慌,仍在四處蔓延。
有人說過,“恐慌是一種自我實現的預言”。尤其是當恐慌變成一種普遍的行動與結果,比如裁員、降薪、失業,恐慌就會變成瘟疫一樣的存在,具有高度的傳染性和破壞性。于是怎樣主動控制它,防范它向更壞的方向發展,其實和每個人息息相關。
關乎國計民生的汽車行業,說難確實很難。所幸的是,相比數據造假、商譽失信的瑞幸,我們這個行業充滿了正能量,更多的企業還是在擼起袖子加油干。
克服恐慌,提振信心,人人有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