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 id="sukte"><source id="sukte"></source></b>
      1. <b id="sukte"></b>
      <b id="sukte"><tbody id="sukte"></tbody></b>
    1. <source id="sukte"><menu id="sukte"></menu></source><b id="sukte"><small id="sukte"></small></b>
      1. <u id="sukte"><address id="sukte"></address></u>
          <source id="sukte"></source>
        1. “踩雷”沒人愿意看到,但基金管理人已經仁至義盡

          近期有人關注到華商、國泰旗下幾只債券型或混合型基金單日凈值大幅下跌的情況,原因為踩雷滬華信所致。

          滬華信共違約了多少債?早就違約了,為什么突然又調估值導致基金凈值大跌?基金公司是坐以待斃還是早已仁至義盡?

          一、上海華信集團違約梳理

          2018年5月21日,上海華信國際集團有限公司發布《上海華信國際集團有限公司2017年度第二期超短期融資券未按期足額兌付本息的公告》。公告稱,“上海華信國際集團有限公司2017年度第二期超短期融資券(債券簡稱:17滬華信SCP002,債券代碼:011754134)應于2018年5月21日兌付本金20億,及利息88767123.29元;截至到期兌付日日終,發行人生產經營發生重大變化,未能按照約定籌措足額償債資金”。

          從此,滬華信開始正式違約,至今共有17只債券違約。

          第一期違約當日(2018.5.21),中債就公告稱暫停對滬華信的中債估值。

          2018年5月21日起,我們暫停對上海華信國際集團有限公司發行債券估值的更新,維持相關債券的中債市場隱含評級-債券債項評級C,并通過中債下載通道和中債綜合業務平臺“特殊證券估值”功能點發布相關債券估值。

          在發行人償債能力未發生變化或公布最新動態前,上海華信國際集團有限公司發行債券中債估值維持不變。

          對16申信01而言,2018年3月2日開始被下調評級,2018年9月10日正式違約。違約原因是無法償付利息違約。


          二、基金公司對滬華信的估值方法

          債券型基金對債券的估值大體上以債券類型劃分,銀行間品種采用中債估值,交易所品種有些采用收盤價估值,有些則采用中證估值。中債和中證是國內較為公允的第三方估值了。

          上海華信國際集團有限公司已實質性違約13期債券,其中銀行間短融中票7只,私募債2只,一般公司債4只。


          以華商回報1號為例,持倉第一大為16申信01,是一期一般公司債,在上交所掛牌上市。但已于2018年3月1日起停牌,至今仍未復牌。

          根據華商回報1號基金合同,基金管理人對16申信01本應采取收盤價估值或第三方估值機構提供的估值凈價估值。

          但是,16申信01長期停牌,收盤價頂格在60元。中債已經停止了對16申信01的估值,萬得顯示的日間估價全價自2018年5月21日起均為47.1369。中證也在2018.5.22日起停止了對16申信01的估值,甚至在2018.5.22將估值全價調整為33.8208后,一度不公布任何估值數據直至2018年11月份。

          在2020年4月9日,中證估值突然下調16申信01估價全價,由33.8208調整至12.4626,調整幅度導致基金凈值大幅下跌。


          這個估值調整來的比較莫名。

          滬華信最新一期公司公告是4月3日和10日公告的,且均屬較為常規(沒啥實質影響)的公告。

          3月12日,上海華信國際集團有限公司公告,上海三中院于2020年2月12日作出(2020)滬03破9號之一《民事裁定書》,裁定受理對中國華信、上海華信、海南華信以及財務公司進行實質合并破產清算。此后滬華信不管是債券違約處置還是破產清算,均無進展。


          三、基金公司已經“仁至義盡”

          “踩雷”是大家都不想看到的結局,但事后的處理方法影響重大。以華商匯報1號為例,華商基金可以說在“保護”散戶的利益上已經仁至義盡。

          通過梳理華商回報1號的定期報告我們發現,在2018年一季報中,機構投資者已經贖回本期基金4個億份額,并且在2018年二季度贖回了全部剩余4億份額。



          2018年半年度報告顯示,華商基金運用固有資金申購了旗下“踩雷”了滬華信的華商回報1號6660份,且至今仍未贖回。

          申購的一個很重要理由是,保殼。

          公募基金清盤條件:1、連續60日基金規模小于5000萬。2、連續60日基金持有人數少于100人。3、基金經理發起清盤,并被證監會同意。基金沒有強制清盤這一說,清盤需召開持有人大會且需經2/3(依據基金合同不同)持有人同意。

          華商回報1號“踩雷”之后,機構投資者贖回了全部份額。個人投資者份額僅4195份,基金規模低于5000萬。

          一個散戶占比超過1/3的公募基金召開持有人大會十分麻煩,且此時滬華信已經開始違約,估值面臨下調,后續還可能存在破產清算等其他事項。基金公司為了“保護”散戶利益“自購”了6660萬份額,從此持倉占比達60%以上,算是先保住了這個殼。

          保住殼,才有可能以時間換空間。



          “踩雷”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結果,但事情發生后,華商基金確實有積極行動“保護”個人投資者利益,已經做到仁至義盡了。


          華商基金注冊資本為1億元,第一大股東為華龍證券,2020Q1全部資產合計298.09億元,總資產排名68/140。

          —————— 分享 ——————

          評論 1

          • 北漂民工的日常 2020-04-12 17:00

            @華商基金 看完之后還挺感動。還好個人投資者持有份額不多。

          熱門股票

          1. <b id="sukte"><source id="sukte"></source></b>
              1. <b id="sukte"></b>
              <b id="sukte"><tbody id="sukte"></tbody></b>
            1. <source id="sukte"><menu id="sukte"></menu></source><b id="sukte"><small id="sukte"></small></b>
              1. <u id="sukte"><address id="sukte"></address></u>
                  <source id="sukte"></source>
                1. 亚洲欧美婬色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