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 id="sukte"><source id="sukte"></source></b>
      1. <b id="sukte"></b>
      <b id="sukte"><tbody id="sukte"></tbody></b>
    1. <source id="sukte"><menu id="sukte"></menu></source><b id="sukte"><small id="sukte"></small></b>
      1. <u id="sukte"><address id="sukte"></address></u>
          <source id="sukte"></source>
        1. 股市感悟:做時間的朋友

          2018年8月31日盈利6167元,本周盈利22147元。

          周五白電雙雄走勢都不好,特別是格力,開盤大跌3個多點。我已經很久沒有大幅調倉,一則是自己看不懂市場,每一次自認為正確的動作,事后看都是大臉,二則是真的好機會很少出現。但是,格力點了四個多點,在如此出色的業績之下,而且還進行的中期分紅,找不到理由不加倉。然后就開始調動個股,賣出了中國建筑、陽光城,外加現金,一下子加倉到了16萬的格力,收盤時,格力微微盈利中。這樣,美的和格力的倉位就有30萬了,過去也曾經經歷過這樣的加倉,但是那個時候,我不確定自己加倉對不對,可是這一次,我是確定的,接下來就看怎么賺錢了。

          地產業績的靚麗,總讓我忍不住再看看幾家公司的財報。陽光城從16年開始,上半年的營業收入及利潤,大概是下半年的25%左右。按照這個比例,陽光城18年下半年利潤估計在40億,全年50多億的利潤,對比當前市盈率不到6。因為房地產的預售制,銷售結算是滯后的,看18年的銷售情況,19年可以繼續保持快速的增長,實現結算金額到1000億+,利潤100億。這樣的蛋糕太誘人,真的有點迫不及待。

          對于手上的票,越來越熟悉,哪些屬于雞肋,哪些是真正的雪花牛肉。現在只希望手上的江銅能夠走出一波正常的行情然后了結,蘇寧在雙十一前應該會表現一波,希望能降低一半的倉位。江銅屬于傳統行業,雖然銅周期和未來的電動車行業關聯巨大,但是自己也要冷靜的想想,電動車的需求增長,還遠不到銅使用量的1%,兩三年內很難撼動銅價。蘇寧所處的零售業,一直以來,都屬于競爭特別激烈,利潤很薄,即便護城河很大,也無法利用規模優勢帶來巨大的利潤。對于蘇寧,很難斷定它的天花板,多元化投資的它,目前看是成功的,股價在20以內,都是安全的。

          至從某晚開始想轉型做戰略研究后,就一發不可收拾。連續好幾天都在琢磨,自己在研究領域有什么優勢。我是喜歡提問的人,也喜歡研究問題,但是對于問題的理解是否很深刻,是打問號的。我所處的行業,競爭激烈,公司幾萬人,一大堆牛逼的人,隨處可見清華北大的碩博。五六個BU,數十個大團隊,上千個小團隊,這樣的大組織,有價值觀,有明確的KPI,但是卻沒有有效的管理輸出,基本處于一個自由發展的形態。我也呆過了2家上萬人的企業,都屬于行業的絕對第一。這兩家頂級企業,頂級的戰略設計都是優秀的,執行的時候,也基本能到位。可是,細化到每一個具體的部門,特別是三五十人的部門,基本就見不到管理了。部門的管理水平,就是部門領導的管理水平,領導是怎樣的人,組織就變成什么樣的組織。很多優秀的同事,因為管理者水平太差,只能離職。可是,公司多數情況下,都認為離職是因為表現不好,或者未能適應公司的文化。可是多數情況下,離職的原因,除了個人的職業發展,就是領導者的問題。

          我在想,未來公司的競爭力,就是組織的競爭力,就是人才的競爭力。如果一家公司的優秀,僅能在管理層,那么這家公司是無法從優秀到卓越的。絕大多數的公司,都沒有專門的部門去研究公司內部的管理,沒有人去分析各個不同部門的管理形態,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那些業績優秀的部門,是因為運氣好選擇了好的賽道,還是因為管理能力強,還是因為個體能力突出?如何讓一個公司的個體,對公司有更大的價值認同,更依賴公司,讓個體覺得自己的聲音能夠被發聲。公司如何通過對個體的研究,發現出更多的管理問題,提升部門的運作效率?這些事情,在學界有很多人研究,是高大上的管理學,有德魯克這樣的神人。可是,在企業界,卻沒有一家企業,真真正正的把管理當作一個從上到下都要研究,從整體到細節都要分析的事情。貌似只有優秀的管理者,沒有優秀管理的企業。

          我想去做這樣的研究,發現公司內部的優秀管理基因,找出那些可以復制的好的管理方法,也找出那些不對的壞的方法,然后建立企業的管理交流。

          雖然現在的我,還處于公司特別基層的狀態,這樣美好的愿望也很難成功。可是,不嘗試誰都不知道會出現怎樣的蝴蝶效應。特別是我司有幾位真正的管理學大牛,他們熱心腸,并且橫跨企業和學界,我的想法完全可以去和他們溝通。

          過去幾年,我因為注重個人的知識積累,看了很多互聯網的書籍,也學了很多管理學的書。雖然我日常的工作,這些積累沒有產生直接的效果,但是這些知識擴展了我的眼界,改變了我看待問題的方式,提升了我的談吐。最終,讓我的薪水漲的比同齡人快。

          接下來,我要把之前的學習,繼續深化,并且落地下來,變成文字,變成表格,變成可以和別人交流的產出。兩周一篇,給我40周的時間,20篇優秀的產出,我想那一天,我會因為這些管理學的研究,更上一個臺階。

          我們要和時間做朋友,不管是炒股還是工作,只要在正確的方向上,不斷的努力,實時的反饋,一定會獲得超額的回報!(作者:獨上昔樓)

          —————— 分享 ——————

          熱門股票

          1. <b id="sukte"><source id="sukte"></source></b>
              1. <b id="sukte"></b>
              <b id="sukte"><tbody id="sukte"></tbody></b>
            1. <source id="sukte"><menu id="sukte"></menu></source><b id="sukte"><small id="sukte"></small></b>
              1. <u id="sukte"><address id="sukte"></address></u>
                  <source id="sukte"></source>
                1. 亚洲欧美婬色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