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業的兩派:
講到在A股上市的銀行,市場肯定出現截然不同態度的兩派,一個所謂的銀粉,一個銀黑。
銀粉:這一類都是鼓吹銀行有多好,買的大部分都是銀行的股票,自詡“價投派”,在近10年大部分時間都是跑不贏大盤,所以一直被笑,直到去年,銀行股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大幅度跑贏大盤,以$招商銀行(SH600036)為代表,翻了幾番。
銀黑:這一類就是相當看不起銀行股,完全不會配置,自詡“成長派”,都是買一些小股票,期待是10倍股,牛市相當風光,卻很容易在熊市中倒下。
顯然,上面的兩類人都是比較極端的,我本身既不是銀粉、更不是銀黑,但我想說銀行股是相當適合大部分人投資的,為什么我可以這么確定,一個圖就可以解析了。
低估的銀行業:整個銀行業PE6.13,相當于年化17,PB0.81,相當于80塊買了100塊的東西,分紅4%,每年還給你4塊(以后肯定會越來越多),實話講,在其他國家根本就不可能存在這種情況的,為什么會造成中國銀行業這個“低估”呢?
低估的“原因”:
1、銀行報表造假,真實壞帳率很高。(這也是造成低估的主要原因)
2、經濟不景氣、下行,肯定讓銀行業壞賬率提高。
3、互聯網金融發展,肯定對傳統金融打擊(P2P,小貸、螞蟻等)。
4、外資銀行大規模進入,國資銀行競爭不過。
大概就是上面4方面原因造成銀行長期的“低估”。
一 一反駁:
作為在銀行監管機構上班和從事過互聯網金融行業的人,我了解還是比較全面的,上面的幾大點都是不成立的,甚至有點搞笑。
1、銀行業造假,你把銀行業想得如此的有實力,還是覺得國家法律是形同虛設,銀行業能凌駕于法律?再者銀行財務造假是我們作為投資者關心的?那你也可以認為所有企業都是財務造假,那你沒必要投資股票了。
2、中國經濟不行,喊了多少年了,那應該崩了幾十年了,事實是怎么樣,中國經濟還是個高速發展,包括現在的貿易戰,我絲毫不擔心,畢竟中國經濟每年都會崩個幾次的。
3、互聯網金融可以威脅到傳統金融,有一個事實打臉,P2P最近的大爆炸就是最好的證明,其實螞蟻發展再好,也很難真正威脅到銀行,他們必須跟銀行合作,你看支付寶的每日的轉賬額度(最多兩萬),你就知道被卡得多死,最終還是要回到兩個一起合作的,完全沒必要互聯網金融威脅到傳統金融(我相當肯定,就不細講了).。
4、其實外資銀行早就在中國經營了,起了多大風波?可能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它的存在,不要把中國的企業想的那么差,亞馬遜被阿里打敗,Ubei被滴滴打敗,我想說中國地盤中國企業做主。
5、每天都跟銀行的打交道,其實知道他們其實混得雖然沒有前一些年好,但是再差也不會差,畢竟中國最大的中產階級應該就是銀行的從業者,相信國家不會虧待他們的,最重要的群體,相信國家,對國家有信心。
結論:
聊了這么多,我不是銀粉,但我卻想為銀行業說幾句,銀行股真的適合大部分投資者,只要你不追求高收益(適合零錢、養老錢),至少比買銀行的理財要好,可以做銀行的股東、老板,為啥存錢讓銀行拿你錢去賺錢,想想是不是,如果你再投一些比較優秀的銀行股,像招商、$建設銀行(SH601939) 都是相當不錯的,長期看,收益肯定杠桿的,實在不行,可以買個銀行業指數(不建議,如果有選股能力,還是買個股好點)。(作者:ship_簡單思維)
評論 6
睡覺的小魚兒 2018-09-08 23:59
不一定,地產風險巨大,可能會拖累
顧sir15 2018-09-08 21:10
我就是個忠實的銀粉,拿銀行股每年賺個10%~30%不成問題,但你得長期持有,然后紅利再投資。大部分人都被黑專家洗腦了
抄底黃金正當時 2018-09-08 20:29
中國人民很行
琴音朗朗 2018-09-08 19:54
還是銀行股穩
天邊的云64760945 2018-09-08 17:34
不急功近利炒股沒那么容易賠錢
期貨人生44482391 2018-09-08 17:23
有道理,銀行長期來看都是跑贏大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