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豬疫苗的行業的高毛利與競爭格局的關系比較大,以海利生物為例,2012年、2013年毛利高達85%,2018年后僅為55%。其中原由主要因為豬用疫苗競爭格局一直在變化,以豬圓環產品為例,海利生物2011~2014年豬圓環收入增長率為313.39%、55.90%、23.17%,而單價增長率則分別為22.47%、5.55%、-1.76%。其中緣由2013年瑞普生物、中牧股份涉足,2014年大華農、天邦股份涉足。天邦產品上市僅3月便將12元/頭份調至6元,理由是為了爭奪市場份額。
生物股份的最大主營為口蹄疫,近幾年的凈利潤來源占具93%以上。以下主要分析口蹄疫的競爭格局變化對生物股份未來的看法。以及其他疫苗方面生物股份的機會分析。
口蹄疫:
按我國生豬出欄量68000萬頭計算,能繁3000萬頭計算,口蹄疫的豬用市場空間約為14.80億針,按6元/針滲透率90%計算空間為80億左右。我國牛羊口蹄疫約為豬用市場的35%左右,空間27億左右。整個口蹄疫市場空間約107億左右。
口蹄疫為疫苗市場中規模最大的品類,占比超過25%,18年豬用市場空間約35億。其中政采苗0.5元/ml,市場銷量約26億ml,空間約13億,滲透率為13/14.80=87%。市場苗6元/頭份空間,市場銷量約為7.4億ml,空間約22.4億,滲透率為22.4/80=28%。相對其他豬用疫苗而言,口蹄疫疫苗因為強制性疫苗的關系,整體市場滲透率相對較高!政采苗的滲透率已經接近飽和,市場苗的滲透率正在逐步擴大。
口蹄疫市場苗價格方面從數據看呈現了一個下降趨勢。政采苗的價格是穩中有漲的,其中2020年對政采苗新增P3要求,價格增幅50%左右。生物股份的政采、市場苗的銷售量都在增長,但是凈利潤的增速卻并不匹配,在2018年甚至銷量增長的情況下,凈利潤負增長。價格變動與行業競爭格局有關。
截至目前全國共有8家企業具備生產資質,其中包括生物股份、中牧股份、天康生物、中農威特、申聯生物、必威安泰、海利生物、中普生物,競爭格局相對穩定。也僅僅是相對,口蹄疫的競爭格局發展演變如下,預計后續的口蹄疫可能發生更加激烈的價格戰爭。
2017年以前,在口蹄疫市場中,生物股份,中農威特市占率高企,呈現2+M競爭格局,其中,生物股份市占率保持60%以上。
2017年,海利生物及中牧股份、天康生物工藝改進逐漸落地,中牧股份市場苗質量提升顯著,躋身第一梯隊,口蹄疫疫苗市場呈現3+M競爭格局,受之影響,2018年上半年生物股份口蹄疫疫苗市占率降至50%左右。其中,中牧股份率先降價,爭奪市場份額。這也導致生物股份的毛利潤、凈利潤率出現了下行的情況。
2018年2月23日,中農威特率先獲得豬口蹄疫OA苗生產文號,同年6月1日首次簽發;2018年7月5日,生物股份產品獲得生產文號,7月11日首次簽發。盡管生產批文時間上,公司落后中農威特約5個月,然而中農威特由于產能等諸多原因豬OA苗并未量產。8月底生物股份產品正式面世,終端銷售火爆。根據草根調研,大型規模場幾乎全線換用豬OA二價苗,這使口蹄疫疫苗市場重現2+M競爭格局,也使生物股份市占率回升至60%左右,再次領先。2018年全年,生物股份口蹄疫疫苗市場份額位居國內動物疫苗行業第一。
OA苗的出現,直接幫助生物股份搶奪回了口蹄疫的市場份額,一方面是中農威特的產能沒跟上,另一方面,我國之前沒有單獨的A型口蹄疫疫苗,只有O、A、亞洲1型三價苗,亞洲1型我國自2013年觀察以來國內鮮有發生,幾乎為0,2018年取消亞洲1型口蹄疫疫苗的政采。A型的口蹄疫疫情在我國2017年開始陸續發生,并上報了口蹄疫疫苗防不住的情況,后來確診為A型口蹄疫疫病。生物股份的OA苗既符合技術要求,也能量產。才在2018年3季度開始重新奪回市場份額。OA苗的價格在剛面市時網上數據為11元左右,現在8元附近。
2019年中牧股份股份也具備了OA苗的生產資格,同時普萊柯與中牧股份、中信農業合資成立中普生物,切入口蹄疫市場。未來口蹄疫的競爭格局將比現在的更加嚴峻一些。從歷史看,豬用疫苗只要參與生產研發企業增加,價格都是下降趨勢。按照OA二價苗路徑,除非有競爭優勢的新品疫苗會是強大的核心競爭力。
新政策《關于獸用生物制品經營管理辦法》,口蹄疫疫苗開放了銷售渠道,有進一步取締掉政采苗的預期。口蹄疫疫苗的價格將進一步市場化,未來的毛利率、凈利潤率可能有下行風險。
豬圓環:
2016年豬圓環疫苗的市場空間為16億元,我國豬圓環疫苗的市場是由勃林格率先在2010年初打開,并幾乎實現了對國內豬圓環疫苗市場的壟斷對國內豬圓環疫苗市場的壟斷。隨后,國產豬圓環疫苗生產單位不斷加強研發投入和技術突破,2010年下半年開始,國產豬圓環疫苗陸續上市,至2018年國內豬圓環疫苗品種共有11種,39家國內企業獲得生產批文,國產疫苗市場份額占比已經超過50%,由于豬圓環疫苗生產企業眾多,導致了目前國產豬圓環疫苗市場競爭激烈,產品同質化嚴重。
市場空間,按一針10元計算,空間約74億(剔除勃林格高價影響)。按2017年生物股份的銷售量2035.91ml,市占率約7.08%,市場滲透率約為17.60%。
市場空間,按一針10元計算,空間約74億(剔除勃林格高價影響)。按2017年生物股份的銷售量2035.91ml,市占率約7.08%,市場滲透率約為17.60%。
我國豬圓環的滲透率相對較低,2018年我按數據推算,我國滲透率在20%左右。歐美國家的滲透率高達80%以上。從豬圓環、口蹄疫市場苗2019年與2018年的銷量占比大致可以推測,生物股份頭部的客戶占營收40%左右。但是,豬圓環行業競爭格局實在有點爛,預計未來價格也是繼續下降趨勢。
豬藍耳:
高致病豬藍耳疫苗的生產企業目前有20家左右,以政府招標為主,目前市場空間不到10億元。由于高致病型豬藍耳病的防治目前還存在較大爭議,業內不少專家和養殖企業并不贊成注射豬藍耳病疫苗,因為藍耳滅活苗對預防藍耳無效,還可能加重病情。而藍耳弱毒疫苗確實有效,但是藍耳病毒極易變異,且容易反毒。所以17年退出強制免疫。
藍耳病天花板約55.5億!價格方面29家企業33種產品跨度較大從2元到16元不等。但是市場的實際空間很小,因為滲透率非常低,市場選擇打藍兒疫苗的豬場不到20%。主要因為臨床上很多養豬戶因為免疫了藍耳病毒,反而發生了感染或混合感染現象。需要在專業獸醫的指導下,及規范化養管理的背景下免疫接種,可能會有效果。
豬瘟:
豬瘟是由豬瘟熱病毒(HCV)引起的,以豬高熱、出血和高死亡率為特征的一種傳染性強和致死率高病毒。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將豬瘟列為A類16種法定傳染病之一。2007年豬瘟被納入強制免疫體系之后,滲透率急劇增加,目前可能達到95%。雖然2017年退出了強制免疫,但是由于其對生豬養殖行業危害很大,滲透率還將維持在較高的水平。國內目前有將近50家企業生產銷售豬瘟疫苗,市場規模在10億元左右,市場競爭激烈。
疫苗切入切出分析:
藍耳疫苗從2015年的1451.22萬毫升降至2019年289.70萬毫升,僅剩百萬頭份的量。
豬瘟疫苗從2017年徹底退出。
2016年開始切入豬圓環市場。
2017年開始切入禽流感市場。
2018年開始切入偽狂犬市場。
預計2021年切入寵物疫苗市場。
公司在疫苗的方向上,感覺做的非常具有前瞻性。是一家具有相當魅力的管理層。
行業格局分析:
豬用市場疫苗市場化,口蹄疫往市場化發展,未來市場交易總額被擴大。但是也將進入完全競爭階段。目前口蹄疫OA苗生產商開始增加,2017~2018因為口蹄疫疫苗生產商的增加,生物股份市占率下降至50%的情況。現在OA苗再次進入多家競爭格局的情況。價格戰可能發生,企業毛利、凈利潤可能受到沖擊。
未來3年,口蹄疫的價格,按保守的價格5元計算,滲透率隨著養殖集中度提升到70%,生物股份市占率40%,凈利潤9.12億。
豬圓環是效益苗,預計滲透率很快會突破50%,進入60%~70%的階段,從而進入一個競爭更加激烈的環境。
未來3年以保守數據估計,市場規模將為35.91億,生物股份占15%市場份額計算,營收5.39億。凈利潤按30%計算,約為1.60億。
偽狂犬生物股份目前市占率非常小,假設未來3年能達到10%市占率,7000萬頭豬的市場份額,營收2.1億,凈利潤0.8億左右。禽苗銷量3年后銷量翻倍,60億羽,營收4億,凈利潤0.4億左右。
不考慮新業務的情況下,生物股份未來三年保守凈利潤11.93億,偏樂觀一些情況是15.11億。給予30PE,估值這塊估值區間357~453億。
-------------------------------------------------------------------------------------------
未來增量市場,寵物疫苗:
目前市面上的寵物疫苗主要進口疫苗,國產疫苗產品非常有限。出口廠商顯示國內寵物疫苗規模大致在5億左右,其中犬苗4億元,50%為英威特,30%~40%為碩騰。進口苗主導市場。國內目前可探知的寵物數量在1.5億只左右,實際打疫苗的數量不超過4000萬。
生物股份的年報顯示已經在研發寵物疫苗四聯苗、狂犬疫苗,2021年問世。市面價格按兩者組合的中位數80元計算,1.5億只的寵物,空間可達120億。假設未來3年生物股份可以獲得5%市場份額,帶動6億營收,毛利不詳,按40%計算,帶動2.4億凈利潤。
未來隱形可預期市場,非洲豬瘟疫苗:
非洲豬瘟是個復雜的疫病,但是簡單來看,非洲豬瘟其實不如口蹄疫來的惡心,口蹄疫的并發癥對豬的外形有明顯的改變,其次,口蹄疫具備傳染人的可能。假如口蹄疫沒有疫苗,因為具備傳染人的可能,豬肉需求會大幅下降,類似禽流感。非洲豬瘟疫病,因為對人沒有危害,所以大家對他的恐慌并沒有禽流感、五號病的大。
從疫苗的角度,非洲豬瘟目前能產能抗體的主要是弱病毒疫苗,這點與藍耳病相似。在能用物理防御防治或者說控制好非洲豬瘟感染的情況,疫苗本身就不是最好的選擇。這話不是廢話,口蹄疫、豬圓環隨著養殖密度、大小豬混養就容易得這些病。非洲豬瘟需要外界病毒傳染到豬身上。從疫苗反毒的情況考慮,未來一定是規模化養殖方向是絕對的,想不改造老舊豬場,依靠疫苗來完全防治非洲豬瘟疫苗是一個下下策。關于這方面,我對溫氏股份是持一個衰退看法,未來3年,我都不會看好溫氏股份。
非洲豬瘟疫苗即便問世,可能跟藍耳病一樣,會是個偽疫苗,隨著市場的進化,還是會逐漸退出舞臺的疫苗。對生物股份來說,肯定具備估值提升的作用,但是也可能帶來高估值后長期的估值消化作用。市場普遍預計能有起碼50億的市場空間,P3大概率是門檻,市場份額先集中在頭部企業。目前市場只有生物股份完成了P3,中牧、瑞普都在趕進度。假如3年內可面世,生物股份潛在市占率按30%計算,帶動營收15億,凈利潤6億,估值可以拔高180億左右。
非洲豬瘟下的豬用疫苗行業也變向的做了一次供給側改革,暫時沒有數據,但是豬用疫苗的企業未來可能會有陸續退出,頭部更加集中。不過細想之下,原本的頭部養殖企業用的本來也都是高質量的品牌疫苗,市場的競爭環境影響不是很大。
綜合來看,未來3年(不考慮非洲豬瘟疫苗,含寵物疫苗的預測),生物股份的估值空間在429億~525億,對應現在278億,空間54%~88%,年復合收益率15.48%~23.42%。如果不含寵物疫苗,空間為28%~62%,年復合增速8.58%~17.45%。
取保守的空間計算,沒有寵物疫苗的情況下,該票3年收益空間比較有限。不值得期待!觀察期應該在寵物疫苗面世之后。
作者:索羅君